孟子

雷冥-avatar-img
發佈於孟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生平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孟子是孔子之後儒家思想的繼承者與發展者。他曾拜孔子的孫子子思的門人學習,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並加以系統闡述和推廣。孟子一生遊說各國諸侯,力主實行仁政,減輕賦稅、關心民生,但因時局動盪、諸侯多崇尚霸道,未能被廣泛接納。 二、著作:《孟子》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所著的書,收錄了孟子與諸侯辯論、與門人問答的言論,全書共七篇,分為上下兩卷,共十四篇,包括: 1. 梁惠王(上、下) 2. 公孫丑(上、下) 3. 滕文公(上、下) 4. 離婁(上、下) 5. 萬章(上、下) 6. 告子(上、下) 7. 盡心(上、下) 書中內容豐富,涵蓋政治、倫理、教育、哲學等各方面,語言辯證精煉,風格生動有力,是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重要結晶。它與《論語》《大學》《中庸》並列為「四書」,成為宋代以後科舉取士的核心經典。 三、孟子思想重點 1. 性善論 孟子提出「性善」學說,主張人的本性本來是善良的,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即仁、義、禮、智)。他認為,只要透過後天的教育與修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有道德的人。 2. 仁政思想 孟子主張統治者應實行「仁政」,重視人民的生活與福祉,施行寬政減稅,重農養民,並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認為君主應以民為本,若君不仁,可廢黜之。 3. 王道政治 vs 霸道政治 孟子主張「王道」,即以道德與仁義治理國家,而不是依靠武力與詐術。他反對戰爭、兼併與剝削,認為只有王道才能真正使天下太平。 4. 教育思想 他強調因材施教、啟發性教學,並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本人便是一位熱衷於講學與游說的教育實踐者。 5. 浩然之氣 孟子提出「養浩然之氣」,是一種內在的道德力量與正氣,是堅定道義、正直不屈的體現。他強調君子應內修德性,保持內心的充實與光明。 6. 人政與天命的結合 孟子承接儒家「天命」思想,但更強調人道的實踐。他認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統治者若失德,即失去天命,人民有權反抗暴君,這成為儒家中比較激進的政治主張。 四、影響與地位 孟子的思想對中國文化與政治制度影響深遠,尤其在宋代之後,其學說被程朱理學發揚光大,與孔子共同成為儒家學派的雙璧。他的性善論成為儒家教育倫理的根基,而仁政與民本思想也為後世政治家所推崇。 《孟子》作為儒家四書之一,千百年來為士子必讀之書,其辯證思維、語言表達與道德主張,對中國傳統思想與語文教育影響至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9會員
544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四七、 1.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 公孫丑問曰:「何謂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2. 注釋 1. 不仁:不具仁德,
2025/04/13
四七、 1.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 公孫丑問曰:「何謂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2. 注釋 1. 不仁:不具仁德,
2025/04/12
一、 1. 原文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2. 注釋 1. 盡其心:竭盡自己的內心本善之性。 2. 性:人的本性。 3. 天:天命、天道。 4. 存其心:保全、
2025/04/12
一、 1. 原文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2. 注釋 1. 盡其心:竭盡自己的內心本善之性。 2. 性:人的本性。 3. 天:天命、天道。 4. 存其心:保全、
2025/04/11
二一、 1. 原文 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 「色與禮孰重?」曰:「禮重。」 曰:「以禮食,則飢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則不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 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
2025/04/11
二一、 1. 原文 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 「色與禮孰重?」曰:「禮重。」 曰:「以禮食,則飢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則不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 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先秦時代 (春秋、戰國) 九流十家之代表人物: 1、儒家—孔丘、孟軻、荀況。 2、道家— 李耳 (老子) 。 楊朱。 列禦寇 (列子,愚公移山之作者) 。 莊周 (莊子) 。 3、「名」家 (辯論) — 惠施 (學富五車) 。
Thumbnail
◎先秦時代 (春秋、戰國) 九流十家之代表人物: 1、儒家—孔丘、孟軻、荀況。 2、道家— 李耳 (老子) 。 楊朱。 列禦寇 (列子,愚公移山之作者) 。 莊周 (莊子) 。 3、「名」家 (辯論) — 惠施 (學富五車) 。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傅佩榮:「《易傳》很明顯是屬於儒家思想,尤其當中出現的「君子」概念,完全符合儒家的要求。」
Thumbnail
傅佩榮:「《易傳》很明顯是屬於儒家思想,尤其當中出現的「君子」概念,完全符合儒家的要求。」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