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
接觸健身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曾經有上過教練課,
教練在課表安排上是非常簡單粗暴,主要推、拉、腿。
全身的部位都可以鍛煉到,一周三練(那時是新手),
之後又換成一周四練,分別是胸、背、肩和腿。
隨著課表的執行,我發現上肢不管是力量和肌肉都比下肢弱,
尤其是手臂的肌肉發展,讓我看起來沒有訓練痕跡可言。
臥推表現也陷入卡關的狀態(45公斤QQ)。
隔壁有打拳擊的學姐,她的二頭肌看起來還跟我一樣大!
復盤
經過反思及搜尋網絡上的資料,
我意識到自己忽略了對手臂的訓練。
並且任何的上肢訓練都必須透過手臂來傳遞力量。
透過審視自己的課表安排及訓練優先順序,
我察覺到手臂的訓練,是處於收尾或者輔助的階段才進行(練完胸後才練三頭、練完背後才練二頭)。
那時手臂的能量已經用完了,重量就算已經降到個位數,也還是沒辦法舉起來。
痛定思痛
為了讓學姐刮目相看提升自己手臂肌肉的圍度及追求上肢力量的提升。
我決定更換手臂訓練的順序及課表,決定一周五練。
分別是三頭、二頭、胸肌、背肌、三頭。
兩個禮拜前,我透過這個手臂强化課表來瘋狂地操我的手臂,
特別注重三頭肌的訓練,重量也放得很大。
有次練完三頭肌回家,要洗澡脫衣服時,
手臂舉起來,發現手臂無法升直把衣服脫掉,
最後只好把手縮進衣服,像烏龜脫殼般從衣服裏面脫身。
效果
經過兩個禮拜的課表訓練,
開始看到手臂隱藏的青筋若隱若現。
在做臥推自由重量時,發現之前很吃力的40公斤重量,
在舉起杠鈴的時候感覺很輕鬆。
手臂肌肉力量的提升,讓動作執行起來變得更穩定及容易控制,
不止在做臥推方面有進步,
在做練背的動作也有不錯的效果,
由於不斷地操練手臂,代表著握力有所提升。
不會因為握力因素而降低背部的訓練强度。
犧牲
每個決定都有必須付出的代價,這個課表對於上肢力量有不錯的提升,
相對地讓我跳過練腿的動作,我也清楚自己沒有多餘的力量去練腿,
但這個課表只是暫定,大概會執行個三個月再回復成有練腿的課表。
目的是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加强。
至少以現在的我來説我很清楚自己要什麽(不是學姐)。
我願意暫時犧牲下肢的强度,
來換取上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