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閱讀傾聽走路看劇旅行

#冥想閱讀傾聽走路看劇旅行 與時俱進的「唯我讀」,就是有意識地結合自己的生活一起讀😍(六張卡,六種生活讀,可以親自「走讀」)

作者(怡慧老師)是自律極高的時間控啊!(我喜歡💕)

善用片段時光,就是掌握大腦張弛節奏,完全贊同🤗🤗
一筆入魂
Part1:冥想日常,讓靈魂擺放在閱讀裡
寫文章,一份是靠天才, 9分是靠壓迫。~冰心
寫日記, 1分走感知, 3分靠毅力,6分在實踐(生活中,我們處處皆有感知,但決定要寫的當下,內心是否有份堅決,因人而異;有所堅持,又得面臨是否能逐步實踐,就是大考驗)想成為時間的守門員,就得先建立時間走計劃表,找到原子時間溜走的空隙,重啟效率的節奏。~原子時間
日常瑣碎事多,睡前的盤整確認明日要做的事,起床後聆聽Podcast,是每日資訊的來源處,到學校後花最多時間在聯絡簿上,中間參雜必要事物的處理,時刻迭代事件的優先順序,找到原子時間溜走的空隙,重啟效率的節奏。(其中還包含了同事的貼心協助,讓奔走在時空的自己,保有喘息深呼吸的機會。)
一個好的人生必須結合享樂(pleasure )與意義(meaning)。~正向心理學者塔爾·班夏哈
平日和假日工作不斷線的自己,其實是在尋找生活的意義,完成後的那個當下,再找時間空檔去享樂休閒,樂趣中就會莫名的有更多的發想,這是目前對於自己很享受的雙贏人生。(附註:當然也是因為孩子長大,自主性高,我才能擁有這樣的幸福時光感恩陪伴我的家人)
/大腦在高度集中時,時間價值就會提高/
✩࿐✩࿐✩࿐✩࿐✩࿐✩࿐✩࿐✩࿐✩࿐✩࿐✩࿐✩࿐✩࿐勇敢讀劇
響座劇場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zonetheatre?mibextid=9R9pXO

#響座劇場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zonetheatre?mibextid=9R9pXO
Part2
|看劇-啟動書寫儀式,成了最美的書寫手勢|
|傾聽-擴大自己的事件,捕捉生活中微小的感悟|
今天的閱讀,從書中出走,來到在地獨立書店「剛好販賣所」看劇,也讀劇。剛好販賣所邀請響座劇場的黃琦勝先生進行第一場讀劇活動,體驗滿滿,互動精彩,分享幾個今天有趣的節點與收穫(*☻-☻*)
分享故事
人生就是劇,看戲者也是演戲者
劇與劇之間的連結,來自彼此用聲音創作發想交流的戲裡人生。
→→→→→
1.是什麼情況下決定參加這個工作坊?
2.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呢?
3.希望在今天的工作坊得到什麼呢?
→→→→→
生活裡一念之間的選擇,就是自造回憶的開始印象深刻的是夥伴分享她從手機看到訊息自帶的聲音畫面,瞬間地將聆聽者帶回她當時的生活環境,共鳴出很多類似時刻,也影響著我們做出許多的選擇呢
我們的故事
→→→→→
1.學生時代的好朋友是誰?印象最深刻的事?
2. 教室中最在意的人事物
3.如果有兩萬元,你會怎麼花?
→→→→→
交流10分鐘,共享2-3分鐘
兩人一組的聆聽分享,再進一步相互介紹彼此,仿若對方不在現場。或有故事呈現,或有形成獨白,不論故事或獨白,情境畫面皆不可缺,因爲那是建構讀劇的造景設計
❥萌弟弟的故事
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可愛小孩,喜歡閱讀書籍,常流連在圖書館內,對於教室的學習因為某人而常常發生狀況的生活情境感到無奈,但因為擁有好朋友的陪伴,讓他喜歡上學,也提到有$20,000的他,馬上要存起來,因為他以後要買好房好車過好日子
小小的故事串聯,交流了彼此的生活,情感更加親密了,之後的讀劇也就更加順暢
串讀故事
劇本真的好重要,寫出好劇本,在讀劇的過程中,特別有FU♬
1依序用標點讀
2依序不用標點讀
3回程圓圈用眼神丟讀
4三人一組讀劇-分享
小結:讀劇有機性—節奏變化、快慢輕重、語言轉換,凸顯角色形象。

讀劇的笑容,趣味橫生🤗

市場內的分手場面,別有一番滋味(悶出一道湯麵的愁)

完全入戲~超專注😅

我懷孕了,你也離開了,你要我跟你說什麼😩😩(當事人「全力以赴」地讀出那位「孕婦」的「憂」)
戲劇是生活的切面
角色的厚度和深度,讓有弧線的聲音呈現讀者想劇、設劇、讀劇時,自行解讀的劇情張力。換言之,處理聲音就能看到情緒,透過注音符號的練習,嘴型的開合斜正,向左向右,都將成為讀劇者與聽劇者能否心靈感應的共頻基礎
對戲
劇本持續對話中,每一組都有自己選擇表現的方式,透過黃老師的提點,一場讀劇的心思細膩處,獨具風格的展示,從◤空間運用/顏色情緒/角色面具/速度設計/空間移動/動作轉換/身體姿態 ◢都會讓戲更出色!
結語:
讀劇,不僅可以讓我們意識自我慣性,也能觀察他人慣性。最後,若能有勇氣上台一演,即刻就能化為珍藏的美麗回憶了感恩 羅健福所長的用心,安排這麼好的互動小劇場給前來體驗的夥伴們,也感恩剛好販賣所的協助人員,因為你們的辛苦,我們擁有了這份喜悅
今日,從書中出走,捕捉生活中微小的感悟,啟動書寫儀式,找到為何而寫的意義:重溫且重現哪一個曾經歷的當下ᕕ( ᐛ )ᕗ
(我與孩子共讀一齣分手劇,自覺超嗨超精彩,但最後一碼,我們終究沒為自己出走,書寫彼此的生活回憶,只能說遺憾當下沒有勇氣,錯過也就無法再找回,就好好寫篇日記吧!XD)

今天有二場,二樓兔兔場,很萌的一個小聚會🥰🥰
販賣夢想
實現理想
生活在岡山,我好奇岡山在地人引以為榮的生活是什麼?
是我煮出來的這一鍋羊肉爐嗎?

一鍋羊肉爐,是岡山人在桃園地製作宅配來的美味
還是我讀到的這一本白糖粿呢?

岡山限定美味款,我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抑或是我駐足的岡山販賣所呢?
然後,我更好奇的是,從遠方來到岡山的旅者們,真正想要在岡山看到的風景又是什麼呢?
今天和販賣所所長健福,有機會多聊聊,未來岡山可以有的風貌以及現在可以為未來籌備的樣態,我驚喜且佩服他早已在其他城市走過的風景,也非常期待這樣的風景可以在岡山在地以不同的姿態在日常岡山市井巷弄裡,完善在地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身份認同
如果我們都不認同自己,那別人又怎麼能夠在乎我們呢?
Part3
旅行-改變慣常的學習
真實的足踏,以文字慢慢用情填滿。
掃描自己的寫作熱區,找到心裡的火。
如何讓孩子們在社團行旅在地時,找到自己心裡的話和眼裡的光,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足踏街道,成為路上觀察者,那麼書寫自己喜歡的在地題材也就不難了
行動的背後是一個信念的系統-原子習慣
|不是寫一篇文章,而是建立身分認同,強化寫作身分,讓身分具體化,成為一位寫作的人|
共鳴於身分認同,對於生活在島嶼每一塊土地上的我們,若能建立身分認同,讓身分具體融入在地的各項發展活動,這或許就是找到讓我們引以為榮在地生活的方式吧
旅行裡的閱讀感悟
閱讀中的旅者渴望

假日,是改變學習方式的契機🥰

讀到這裡,我也正在尋找如何找到我和社團孩子們,那眼裡的光以及心裡的火🧐

發現,在某個領域裡有相當成就的人,對自我的身分認同多是清楚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