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工作室經營者如何經營客人?五個貼心又實用的做法》
avatar-img
komori

《個人工作室經營者如何經營客人?五個貼心又實用的做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經營工作室幾年下來,慢慢發現「服務」只是第一步
真正讓客人回流,其中細節也是很重要的。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我一路累積下來的心得,希望對你也有幫助 💛


一、了解自己的理想客群

不是所有人都是「適合的客人」,這句話一開始可能聽起來有點現實,

但經營久了你就會發現—當你什麼都接,其實會越做越累,也很難累積穩定客群。

raw-image


與其讓自己變成「萬能型」不如回到初心思考:

「你最想服務的,是怎樣的人?」



🧭 明確自己的風格定位,可以幫助你吸引「對的人」:

  • 風格:多發你擅長的作品、設計過程、靈感來源,慢慢讓人知道你擅長什麼
  • 價位:不要怕透明,公開價目表反而可以先篩掉不合適的客人,減少雙方溝通成本
  • 預約流程:愈清楚愈好,讓她一看就知道「要怎麼找你、該準備什麼、流程會怎麼走」

理想的客人,不是最貴的那一位,而是能理解你價值、尊重你專業、讓你做得開心的人。找到這群人,你的工作會快樂很多。


二、預約前就開始經營關係

資訊如果不夠清楚,客人會覺得霧煞煞、心裡沒底,很容易就滑走了。但如果你的頁面一目了然,她甚至會自己默默存起來,等她有空、想預約時就回來找你。

幾個我覺得蠻重要的重點:

  • 工作室資訊要明確:例如區域位置(不必公開詳細地址)、營業時間
  • 流程說明簡潔但該有的都有:不用一次丟出超多規定,但像是付款方式、遲到規則等要點可以清楚列出


建議這些資訊可以整理在 IG 的精選動態中,比如:

「🔗 預約流程」、「💬 常見問題」、「💰 價格參考」,分類清楚讓人一眼就能找到。

當一個潛在客人願意點開、花時間看這些資訊,其實就代表她對你有興趣了,

在那個瞬間,就是你開始經營這段關係的起點。


三、服務過程中的「心思」

很多人以為客人來,是為了「做指甲/做臉/拍照」,但其實我們提供的,
是一整段舒服的體驗。細節藏在魔鬼裡,越貼心的環節,越能讓人記得你。

這邊分享幾個我自己的習慣,讓客人一進門就感受到「被好好對待」:

💬 傾聽,比推薦更重要

聊款式時,我不急著推設計,而是先問:「這次有想搭什麼風格嗎?有活動要參加嗎?」

了解她的需求,比直接秀作品更有用。有時候她本來只想做素色,

聊一聊反而願意嘗試新東西,這種互動很有成就感。

🛋️ 讓她自在,才是最好的氛圍

有些人一來就想放空,我就安靜陪她;想聊天的,我就當朋友陪她聊。

不是空間多美,而是能不能「照顧到她當下的狀態」

📒 記得她,是最溫柔的用心

我會記下客人的喜好,還有她提過的小事(像是要搬家、要去旅行)。

下次見面時說一句:「你上次不是要去京都?好玩嗎?」她會很驚喜你還記得。這種感覺,是回頭的關鍵。



四、服務完之後的延續

服務結束,不代表關係結束。讓客人覺得「被記得」,才是她回流的關鍵。

💌 售後關心,讓她感受到在乎

服務後 2~3 天,簡單私訊問候:「請問目前狀況都還好嗎?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唷!」

不需要太長,一句貼心的問候就夠,尤其對新客人來說,這一步常常會直接讓她變熟客。

📱 IG 小互動,建立熟悉感

平常可以用限動投票、選色小互動,讓客人參與設計過程。

下次見面時說:「欸妳上次不是投霧面~我有記得喔!」

她會超驚喜,這就是被放在心上的感覺。


五、讓好客人帶來更多好客人

📸 客人變成品牌的一部分

每次服務完的作品照,如果有拍得好看,可以順手 tag 客人、寫一句可愛的話:

「今天是柔柔來補色~這款奶茶色真的超適合她 🤎」

她看到一定會開心轉發,默默就幫你曝光了。

而且當妳的作品活在別人的生活裡,妳的品牌也會變得更立體、更有感覺。


結語

每一位客人都是一段關係的開始,只要願意多花一點心思,她們會用行動回報你的用心。希望這些經驗也能幫助你,把工作室經營得越來越穩、越來越像你想要的樣子 ✨


avatar-img
komori
0會員
2內容數
一些心得、一些想法、一些好用的工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