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要教行政人員 AI,這一套 Prompt Flow 太神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romptFlow #教學心得 #AI自動化流程設計 #行政升級術

最近接了幾家公司針對行政同仁的企業內訓課程,主題是 AI 在日常工作的應用。說真的,這類課程最難的不是內容太難,而是要讓大家「有感」、「有用」、「有成就感」。

你不能講太抽象(困難)的技術(例如,n8n),也不能只秀操作技巧,更不能只丟幾個ChatGPT指令讓他們「自己回去玩玩看」——我知道回去之後他們根本不會開 😅。

我這次會帶入訓練課程的關鍵工具:「Prompt Flow」。

💡為什麼我推薦 Prompt Flow?

先說結論:Prompt Flow 是一個讓你重新學會思考的 AI 工具。不只幫你自動化對話流程,更讓你看見自己的邏輯漏洞與分析習慣。

A. 重學分析思維的好工具

很多人其實學過分析方法——五力分析、SWOT、顧客旅程地圖……但問他們最近一次「實際用在哪裡」?多半答不上來。

建立 Prompt Flow 的過程,就像是一場「自己的思考訓練營」。你要逐步拆解問題、思考輸入輸出、界定指令邏輯……不知不覺,你會發現:原來我以前的分析,是這麼模糊、這麼不嚴謹。

B. 打磨你跟 AI 溝通的方式

自己在 ChatGPT 下的 prompt,有沒有符合邏輯?是否能引導出有效輸出?當你寫出自己的 Prompt Flow,這些問題全都赤裸裸地浮現出來。

它會迫使你思考:「我想要 AI 給我什麼?我要怎麼一步步引導它?我需要在哪一步做選擇?」

這個過程,就是你在跟自己的邏輯交手。

C. 為什麼我還是建議打造「自己的 Flow-based Agent」?

很多人說,現在 ChatGPT、Claude、Gemini 都越來越像 Agent,會主動給你接下來的建議、下一步行動,聽起來很方便對吧?

但我反而想提醒你:

👉 當 AI 自己跳出選項告訴你「接下來可以做什麼」時,很可能會打斷你原本的思考節奏。

👉 它聰明沒錯,但它不認識你的任務背景、不懂你的優先順序,也不了解你的策略觀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 agenda,與其一直跟著預設選項跑,不如打造自己的 Prompt Flow,讓 Agent 是你自己設計出來的。

🔧Prompt Flow 是怎麼運作的?

我整理了一下 Prompt Flow 開發者劉家宏(https://www.facebook.com/freewalker.tw/)的觀點:

1️⃣不是一次寫到底,而是逐層拆解提示(prompt)

不要丟一句「寫一份台積電報告」,這樣太模糊。要拆解成:

是產品報告?財務分析?創新策略?

想要文章格式?簡報格式?還是表格? 每層都清楚了,AI 才能給你「你要的」,不是「它覺得你要的」。

2️⃣可以把常用的提示寫成模板

把固定邏輯化成模組。日後只要更換變數內容,不用每次都重寫指令,效率超高。

3️⃣利用內建Library 功能,六大類 Prompt Flow 可直接套用

包含圖像生成、單頁網站、深度搜尋、學習計畫等。點一下就能 clone 到自己的列表中,快速上手。

你可以把整個流程放進網站上執行或分享到 ChatGPT 上操作。非常適合教學分享或團隊共用。

📘我的實作成果分享

我以《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為底,設計了一套分析導向的 Prompt Flow:

👉 這是我設計的 Prompt Flow 操作邏輯:

https://prmflow.com/pb/UHQ23LzKRnOUw4UR8hK0Iw/XQVNS4MJS8KeWu-zHlHKRA

👉 這是實際在 ChatGPT 上的執行畫面:

https://chatgpt.com/share/68038ae5-ad50-8006-a4dc-dda5ee4f434e

這份 Flow 可以當作我之後設計分析報告、策略架構的「起手式」——每次都用它開場,幫我重新釐清邏輯、找回節奏。

🧩學習點小結

✅ 建 Prompt Flow 就像是在設計「你自己與 AI 互動的儀式」。

✅ 你不用寫程式,也不需要懂技術,只要把「自己怎麼想問題」寫成一個一個 Prompt。

✅ 這不是 AI 教你思考,而是你教 AI 怎麼跟你思考。


📌相關資源快速入口:Prompt Flow 擴充套件下載(Chrome)

avatar-img
吳相勳的沙龍
11會員
30內容數
用強大的基於個案的培訓在你的企業中激發變革性的思考。學習成功的應用,並掌握創作自己的個案的技巧,以培養成長和持續學習的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相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AI Agent市場競局下,AGENTS.inc突顯多Agent協作、Domain Know-how與隱私合規優勢。然而OpenAI、微軟等大廠虎視眈眈,到底市場是否贏家通吃?生命週期又處於萌芽或起飛之交?該專注專案還是平台模式?要開源嗎?這些抉擇不只新創面臨,大企業在巨頭陰影下也頗似同病相憐。
利用GenAI(例如ChatGPT和Claude)進行深度研究,建立知識圖譜,並有效彙整資訊,解決例如因應國際貿易關稅等議題。我分享了利用GenAI進行資訊收集、分析、圖表製作的工作流程,並展望未來透過自動化手段提升效率的可能性。
一家企業能走多遠,看中階主管能否突破部門壁壘、拉抬策略視野。在「市場定位、顧客旅程、敏捷團隊、情境分析與策略形成」主軸引導下,透過行動學習法,讓中階幹部速找出關鍵痛點,並將解決方案回扣企業大方向。半年訓練後,跨部門合作加紮實,許多構想獲高層採納。透過建立共同語言與策略思維,中階主管能為組織帶成長。
AI Agent市場競局下,AGENTS.inc突顯多Agent協作、Domain Know-how與隱私合規優勢。然而OpenAI、微軟等大廠虎視眈眈,到底市場是否贏家通吃?生命週期又處於萌芽或起飛之交?該專注專案還是平台模式?要開源嗎?這些抉擇不只新創面臨,大企業在巨頭陰影下也頗似同病相憐。
利用GenAI(例如ChatGPT和Claude)進行深度研究,建立知識圖譜,並有效彙整資訊,解決例如因應國際貿易關稅等議題。我分享了利用GenAI進行資訊收集、分析、圖表製作的工作流程,並展望未來透過自動化手段提升效率的可能性。
一家企業能走多遠,看中階主管能否突破部門壁壘、拉抬策略視野。在「市場定位、顧客旅程、敏捷團隊、情境分析與策略形成」主軸引導下,透過行動學習法,讓中階幹部速找出關鍵痛點,並將解決方案回扣企業大方向。半年訓練後,跨部門合作加紮實,許多構想獲高層採納。透過建立共同語言與策略思維,中階主管能為組織帶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與已建立的軟體工程領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種並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跨越了一個範圍:它涉及人工智慧科學家和工程師掌握的複雜技術;另一方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大型語言模型(LLM)中Prompt的原理及實踐,並提供了撰寫Prompt的基本框架邏輯PREP,以及加強Prompt撰寫的幾個方向:加強說明背景、角色描述和呈現風格,加強背景說明,角色描述,呈現風格以及目標受眾(TA)。同時推薦了幾個Prompt相關的參考網站。最後解答了一些快問快答。
Thumbnail
給出好的指令也是一門學問! 我們在業界稱為「指令工程」(Prompt Engineering),OpenAI 官方也有公布指令工程的操作資訊,但是今天我們只要學會這樣的操作方式,你可以贏過現在多數的AI使用者。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與已建立的軟體工程領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種並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跨越了一個範圍:它涉及人工智慧科學家和工程師掌握的複雜技術;另一方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大型語言模型(LLM)中Prompt的原理及實踐,並提供了撰寫Prompt的基本框架邏輯PREP,以及加強Prompt撰寫的幾個方向:加強說明背景、角色描述和呈現風格,加強背景說明,角色描述,呈現風格以及目標受眾(TA)。同時推薦了幾個Prompt相關的參考網站。最後解答了一些快問快答。
Thumbnail
給出好的指令也是一門學問! 我們在業界稱為「指令工程」(Prompt Engineering),OpenAI 官方也有公布指令工程的操作資訊,但是今天我們只要學會這樣的操作方式,你可以贏過現在多數的AI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