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朋友,傳了一張相給我,是書店的一本書,她說看到這本書就想起我。這本書我是有在書店到看過,因為裡面有漫畫成份,自己喜歡看字多過漫畫,所以我就沒有看,但是因為朋友傳給我相片,我又有好奇的心,又去再次去書局,好好的看完整一次,再次提醒了我。
平時追求自己的事物,都會一邊追尋一邊迷惘,不斷計劃進行,不斷去改變,在中途要穩定自己的情緒時,就會不斷去找答案。除了少部分會問朋友意見之外,自己大多會在網絡上找,社交平台找,書本上找,看看有沒有別人有一樣的煩惱,是怎樣理解事情,也會找找看有沒有鼓勵自己的句子,幫自己打強心針。自己的性格第一時間會想這裡有問題,要怎麼辦之類,然後去找答案,但會愈想有點負面,所以要令自己正面,就會不斷去找方法解決,不知道為何心裡總覺得是可以解決到。
在事件中,會發覺自己一步一步,踏實的去做事,其他人或許可以更輕鬆抄捷徑,自己卻選擇一級一級的樓梯,慢慢走上去的長路,別人都覺得太慢,會覺得明明自己有資源,卻不會運作。我自己比較注重自己的心理狀態,情緒等等⋯一步一步做事,會令我心裡比較踏實,我有時也會想一步升天,當然好!但一升一跌的感受,其實不太好,那個壓力真的需要很強大,升的時候就很夢幻,跌的時候很無力。
書裏說「工作是為了服務他人」,最初有買賣的時候,開店是為了更多人受惠,而付錢這個動作是為了感謝別人。大部分人一開始都認為,為了錢才去工作,為了生活才去賺錢,這樣的話,會隨便找一份認為自己能做到的工作,賺錢過活,成為無限的輪迴。在裡裏逐漸把自己的靈魂消失,沒有創作的能力,沒有了動力,精神匱乏。就只有活着,很多人活着,卻覺得又好像少了些什麼,我可以告訴給你知,就是少了自己。
「工作≠金錢」
「金錢擁有多少≠厲不厲害」
「工作 = 找尋自己的價值」,價值有了就自然有金錢和物質。
為什麼要學習?就是要找出自己喜愛的事,讓興趣和喜愛的事物成為工作,再產生價值,去服務他人。「先為了自己的愛好,再去服務他人。」「先整理好自己,再去幫助別人。」先去嘗試自己喜愛的事物和活動,去體驗,去上課,從而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和創意,把想像變成實體。這樣不但能認識真正的自己,還可以創造自己的價值。
要做什麼的工作?小時候,老師會問大家,長大後會想做什麼工作?大家的答案又是什麼呢?現在又是否如當初的自己所講的一樣呢?書中提到,「時代的轉變,會有未來的新職業。」所以小時後想不到,讀書厲不厲害就沒什麼關係,或許你就是那個成為新職業的其中之一。有些家長會為小孩設計好一條路線,讓小孩成為家長想要的模樣。其實現在有的職業將來也沒必穩,沒有一個職業可以不轉變,或一條路走到永遠。「路永遠都是屬於自己的,自己在生活,自己在體驗,又有何人可以永遠倚賴到老呢?」所以自己的事要自己選擇和負責,自己做的任何事要有自主權,這人生才不辜負自己,不後悔。
工作是可以為自己成長,找到自己喜歡及所需的事物,更了解自己性格。例如: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成為帶領者,是否更真誠的對待別人,工作上所需的事物是否自己真的喜歡,自己在生活中真正需要些什麼等等⋯這些成長,可以更完整的找到自己。
如果中年的你,為轉行而煩惱,其實是很正常的,因為有些職業會式微,有些時代更新會淘汰,還有些人為自己的成長而轉換工作。我的方法是,先找一個你喜歡的職業,或者是喜歡做的事,然後從中研究,去學習或者需要考取證書之類,時機成熟後,工作就會到來。「喜歡的工作是要自己去主動的。」
我認為工作類型,不要局限於地區,或許你喜歡的事物,在另一個國家,好好的發掘自己喜愛的事,學習不同類型的知識,搜尋資料,再向自己喜愛的職業進發。例如日本的煙火設計師和付着師,又或者是外國的雜草整理師,現在新興的職業還有YouTube、收納師、心靈占卜師和照顧寵物散步行業。等等⋯當時從前沒有又或者是因為地區不一樣而沒有的行業。所以不要灰心,覺得自己找不到工作,可能是因為你喜愛的工作就在未來,還沒有開啟。或者看看其他地方,有沒有自己喜愛的職業,或者可以令自己大展拳腳。每個人的花期也不一樣,先為了自己隨心生活,時候到了,就會找到自己需要的。
最後關於工不工作,其實人活着又不是只有工作,工作只是想找到自己的價值,想冒險,看看自己創造的事能走多遠,好奇又愛冒險的追夢人,很適合找尋自己的工作,但不工作的人,只要能照顧好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工作也是一種選擇,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工作,有些人想要休息,有些人想要玩樂,有些人喜愛平淡生活。「用自己喜愛的方式生活,就是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休息時就全力去休息,玩樂時就盡力去玩樂。用盡全力去體驗生活也是其中之一的方法。
2025年4月23日 妤然Yu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