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最好的 10 個人生建議:掌握未來的關鍵武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是否覺得時間越來越緊湊,未來又充滿不確定,如何在 2025 年站穩腳步並迎接更多可能?掌握最實用的建議,讓你在日常與長期目標中找到平衡,走得更遠更穩。 

一、當個刺蝟:化繁為簡的智慧 

沒有明確目標,就像在迷霧中摸索。2025 年,先問自己最在意的一件事是什麼,把它定為「唯一的大原則」,避免被枝微末節帶跑偏。 

刺蝟與狐狸的寓言: 

狐狸是狡猾的動物,能想出無數複雜的策略來偷襲刺蝟;狐狸每天繞著刺蝟的巢穴走來走去,伺機偷襲,乍看之下,行動敏捷、外表迷人、油腔滑調而又詭計多端的狐狸顯然一定占上風。 

從另一個角度看,刺蝟是懶惰的動物,其貌不揚,長得好像豪豬和犰狳的混種。刺蝟搖搖擺擺地展開單純的一天,四處尋覓午餐,忙著照顧家裡。 

每天,狐狸都狡猾地在小徑路口靜靜等候。刺蝟腦子裡想著自己的事情,漫不經心地逛著逛著,走到了狐狸埋伏的小徑上。「啊哈!這下可逮到你了!」狐狸想,然後迅雷不及掩耳,一躍而上。 

小刺蝟意識到危險逼近,抬頭往上看,心裡想著:「又來了,牠怎麼老是執迷不悟?」然後立刻蜷縮成一個長滿尖刺的小球。 

狐狸正要往獵物撲過去時,看到刺蝟嚴陣以待,趕忙打消念頭,撤回森林,開始策畫另一波的攻擊。每一天,狐狸和刺蝟之間都上演著相同的戰役,儘管狐狸比較詭計多端,刺蝟卻總是獲勝。 

 

刺蝟哲學說到底只有一句:鎖定唯一的大事。 

 

應用建議: 

  • 週末花半小時,寫下你最核心的「刺蝟原則」──可能是一個價值觀、一個長期願景或一條判斷標準。
  • 持續檢視:每月初回顧,問自己:「這件事還值得我投入嗎?」
    raw-image
     

《從A到A+》: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5587 

二、持續學習:擁抱變革的節奏 

世界更新的速度愈來愈快,唯有不斷學習,才能從浪頭上站穩。挑選一到兩項你最感興趣的新領域,深耕並做出成品。 

開掛式學習: 

  • 設定學習路徑:先訂出「三個月內要達到的小目標」(如完成線上課程、寫一篇學習心得)。
  • 社群互動:加入相關 Discord、Telegram 群組,每週在群裡分享一點心得,強迫自己輸出。
  • 實戰驗證:學完後立刻落地──架一個簡單網站、製作一支小程式、發表一篇部落格文章。
    raw-image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英國管理大師韓第寫給你的21封信》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2692?sloc=main 

三、財務自由:先存第一桶金,再買第二桶炸雞 

財務自由並非一夜暴富,而是持續累積與風險控管的結果。 

 

理財的順序是:收入 → 存款 → 投資 → 想吃再吃、想買再買。 

  • 4% 法則:理解「退休後每年可提領的安全比例」,搭配你的資產總額,推算理想的累積目標。
  • 定期定額:指數型基金、債券、比特幣…分散布局,每月固定投入,不盯盤、不情緒交易。
  • 現金流思維:「被動收入 ≥ 固定支出」是長期目標,短期可從減少非必要訂閱、設定「開支信封」開始。  

勤儉是一種美德 

原則性的「最低消費水準」,讓你不被一時的慾望牽著走,也能更快達成儲蓄目標。 

四、善用科技工具:把拖延症外包給機器人 

科技是放大效能的杠杆,選對工具,才能把時間用在「最需要人腦思考」的地方。 

  • 人生管理:用 Notion 撰寫年度、月度、週日計畫,並搭配看板(Kanban)模式追蹤進度。
  • 內容創作:結合 AI 自動化框架(如 n8n + Telegram 的 TIFA),把重複性任務交給機器人。
  • 知識庫:把靈感丟 Telegram,機器人自動整理到 Notion。  

延伸閱讀: 

五、深度旅行:出走三天,靈魂還在排隊過海關 

2025 年,除了在城市裡拼搏,更要走出舒適圈,在不同的城市短居,這不是旅行,而是另一種生活的方式。 

花蓮,人們說這裡山清水秀卻又過於平靜無趣。但靠著中央山脈遠眺太平洋的獨特地理,我還是想要嘗試看看,去年,我決定來這裡短居三個月,結果愛上了這裡的生活,不知不覺中延長了一年。 

遇上了那 4 月 3 日的大地震、跌倒骨折。一連串的事件,每一次都讓我更加珍惜生命的不可預測,同時也感慨於我們對生活掌控的有限。 

身為一名數位遊牧者,我在不同的城市中尋找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的平衡,享受自由,卻也時常被生命的偶發事件提醒,都深刻地提醒我,要對生命保持敬畏,珍惜每一刻的平凡與不平凡。 

 

「生命 SOP 永遠缺最後一頁」 

 

短居實驗: 

  • 選擇目的地:不必國外,選一座自己不熟悉的城市或小鎮,長住 1–3 個月。
  • 在地生活:到傳統市場買菜、嘗試當地小吃、加入社區活動。
  • 紀錄反思:每天寫旅行日記,幾個星期後讀一讀,觀察自己和原生環境的「對比效應」。

六、活得夠久 × 不做蠢事 = 指數級複利 

查理‧芒格的雙重智慧 

 

  1. 活得夠久:只要活得足夠長,複利效應與經驗累積才能真正發揮。
  2. 不做蠢事:避免極端飲食、危險行為與過度投機,才能確保「活著」這件最基本前提。  

今天就做: 

  • 運動習慣:每週三練深蹲、硬舉、推。
  • 飲食規劃:遵循地中海飲食或全食物原則,少加工、多蔬果。
  • 正念練習:每天 5–10 分鐘靜坐或簡易冥想,學習與內在不安和平共處。
    raw-image
     

《蒙格之道+蒙格智慧》: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5805?sloc=main 

七、社交煉金術:把讚變成真朋友 

人脈不只是「能幫你的人」,更是「你能給予的人」。 

  • 線上:寫高含金量貼文,邀 3 人留言深聊。
  • 線下:每季辦微型讀書會,人數 ≤ 6,保證人人開口。
  • 長期經營:每季安排一次咖啡/茶會,哪怕是線上,也要讓人脈不斷暖起來。

八、學習幸福與滿足的智慧 

「愛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 (love is wise hatred is foolish)」  

 

羅素給世界的留言: 

一、知識的啟示 

當我們面對任何學問或哲學問題時,應始終追求事實與真相: 

  • 堅持事實:無論我們內心希望相信什麼,或者期待它能產生正面的社會效應,都不應偏離事實。
  • 理性求知:所有的思考和判斷都必須基於真實的證據,而非主觀願望或臆測。 二、道德的呼籲 

在道德層面上,羅素強調: 

  • 愛的力量:愛是智慧的選擇,只有以愛相待才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和諧。
  • 遠離仇恨:仇恨不僅無益,反而使人陷入愚昧和隔閡。
  • 寬容共處:在這個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我們必須學會容忍與接納不同的聲音和觀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類的共同生存和發展。  

羅素的箴言 

  • 堅持事實:不為偏見或自利而扭曲現實。
  • 以愛為本:愛是智慧的選擇,仇恨只會讓人陷入盲目。
  • 寬容共存:在多元世界中,唯有包容才能和諧共生。  

請這樣做: 

  • 感恩日記:每天寫下 3 件值得感激的小事,培養正向思維。
  • 簡樸生活:減少物質慾望,專注於關係、學習與體驗。

九、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你比工作更重要 

比工作更重要的是關係、團隊,找到一個好的團隊,一起朝着目標前進。互相幫助、互相鼓勵,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請這樣做: 

  • 界線設立:下班後關掉工作通知,保留至少 2 小時「無干擾時間」。
  • 團隊協作:找到願意互相成長、互相支持的夥伴,比「個人英雄主義」更能達成長期目標。
  • 多元身分:工作以外,別忘了你還是朋友、家人、志工、學習者──豐富的身分讓人生更立體。

十、勇於嘗試與犯錯:擁抱不確定性 

失敗是學習最有效的催化劑。 

甄嬛傳的啟示:「世間的陰差陽錯,從來沒有停歇,都是尋常。」 

 

  • 小步快跑:用「最小可行實驗」(MVP)先驗證想法,再決定要不要大規模投入。
  • 錯誤筆記:把失敗經驗寫下來,分析原因、調整策略,成為下一次的助力。
  • 放下完美主義:完美往往是拖延的藉口,先做再說,才有機會快速迭代。

結語 

2025 年的挑戰與機遇並存:簡化思考、持續學習、掌握資源、關注健康、並在不斷嘗試中調整方向。用這十把「關鍵武器」,讓自己的步伐更穩、更遠,也更自在。未來屬於行動派,從今天開始,邁出第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桑
149會員
116內容數
文字創作者、幹話大叔、擼貓大師 📒Notion 數位筆記 #NotionSO爹斯 📮 support@lashiblog.com
So桑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當 AI 已經能替你寫簡報、開會、甚至幫你加班,最關鍵的一步卻要你親手落筆。本文透過最新數據、腦科學實驗與 2050 年的職場想像,揭示為何「寫得一手好字」可能成為深偽年代裡最難被複製的人類底牌。
Thumbnail
2025/04/22
當 AI 已經能替你寫簡報、開會、甚至幫你加班,最關鍵的一步卻要你親手落筆。本文透過最新數據、腦科學實驗與 2050 年的職場想像,揭示為何「寫得一手好字」可能成為深偽年代裡最難被複製的人類底牌。
Thumbnail
2025/04/08
在生活的旅途中,我們常會遇到各種挑戰與困難。此時,一句簡單而深刻的人生語錄,往往能給予我們前行的力量與方向。本篇文章精選多則觸動人心的語錄,並深入解析其背後的意涵,期望能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提供啟發與鼓勵。
2025/04/08
在生活的旅途中,我們常會遇到各種挑戰與困難。此時,一句簡單而深刻的人生語錄,往往能給予我們前行的力量與方向。本篇文章精選多則觸動人心的語錄,並深入解析其背後的意涵,期望能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提供啟發與鼓勵。
2025/02/25
當失業來臨,為何不將它視為一次重新啟程的機會?失業也許讓我們得以停下腳步,反省未來的方向,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路。
Thumbnail
2025/02/25
當失業來臨,為何不將它視為一次重新啟程的機會?失業也許讓我們得以停下腳步,反省未來的方向,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4年只剩不到一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年初設立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呢?如果現在把那些目標拿出來檢視,有幾條已經實現了呢? 如果你發現目標沒有達成,想想自己在這一年裡為這些目標付出了什麼,如果想升職卻沒有在工作上更努力,想瘦的人沒有戒掉吃宵夜的習慣,想換輛車的人也沒有存下需要的錢……
Thumbnail
2024年只剩不到一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年初設立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呢?如果現在把那些目標拿出來檢視,有幾條已經實現了呢? 如果你發現目標沒有達成,想想自己在這一年裡為這些目標付出了什麼,如果想升職卻沒有在工作上更努力,想瘦的人沒有戒掉吃宵夜的習慣,想換輛車的人也沒有存下需要的錢……
Thumbnail
順勢而為並不表示就是隨波逐流,而是要看準趨勢,以花費最小的力氣,達到最大的成效。沒有必要故意耗費太多力氣,來完成一件事,做計畫也是如此,在一開始制定計畫時,就該先設想好如何增加成功機率,這樣一來,對於每年的新計劃就不會僅淪於說說而已。像是目標要具體,並且限制時間確認成果等等,都是能讓這
Thumbnail
順勢而為並不表示就是隨波逐流,而是要看準趨勢,以花費最小的力氣,達到最大的成效。沒有必要故意耗費太多力氣,來完成一件事,做計畫也是如此,在一開始制定計畫時,就該先設想好如何增加成功機率,這樣一來,對於每年的新計劃就不會僅淪於說說而已。像是目標要具體,並且限制時間確認成果等等,都是能讓這
Thumbnail
試著每天為自己留下一點紀錄及微小的進步,反思自我,工作、家庭生活、個人一定有可以讓自己人生獲得一些乾貨,量變引起質變,漸入佳境。紀錄了作者日常心得、健康目標與工作反思,分享了尋找人生宣言的方法,以及過好日子的想法。
Thumbnail
試著每天為自己留下一點紀錄及微小的進步,反思自我,工作、家庭生活、個人一定有可以讓自己人生獲得一些乾貨,量變引起質變,漸入佳境。紀錄了作者日常心得、健康目標與工作反思,分享了尋找人生宣言的方法,以及過好日子的想法。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既沒領先,也未落後」。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既沒領先,也未落後」。
Thumbnail
理解目標的分類:分辨不同層次和類型的目標。建立個人目標體系:如何組織和優化你的目標結構。實際探索和設定目標:有效找出和設定個人目標的策略。
Thumbnail
理解目標的分類:分辨不同層次和類型的目標。建立個人目標體系:如何組織和優化你的目標結構。實際探索和設定目標:有效找出和設定個人目標的策略。
Thumbnail
好久不見!一轉眼就到了五月,想和大家介紹一個很棒的自我覺察方法🧚‍♀️ 「我未來要做甚麼啊?要找出一個最正確、最好的選擇好難喔......」 在做人生規劃時,你也會不小心被無形的框架綁住,不知不覺局限了自己的選擇嗎? 奧德賽計畫,正是一個將腦中想法具體化的工具,透過三個階段的人生設計,來幫助
Thumbnail
好久不見!一轉眼就到了五月,想和大家介紹一個很棒的自我覺察方法🧚‍♀️ 「我未來要做甚麼啊?要找出一個最正確、最好的選擇好難喔......」 在做人生規劃時,你也會不小心被無形的框架綁住,不知不覺局限了自己的選擇嗎? 奧德賽計畫,正是一個將腦中想法具體化的工具,透過三個階段的人生設計,來幫助
Thumbnail
不要把麻煩丟給未來的自己。現在做努力,也是為了未來的自己好。既然都要累,不如現在累,後面累會累上加累。 這些都是未來才可見的效益,要有耐心及放眼未來的眼界,才有可能收穫美妙的結果。 時常會焦慮自己的能力不足,業界一定有比自己能力更好的人,我們所能做到的只是努力去做,世界一定有自己的容身之處,只是不知
Thumbnail
不要把麻煩丟給未來的自己。現在做努力,也是為了未來的自己好。既然都要累,不如現在累,後面累會累上加累。 這些都是未來才可見的效益,要有耐心及放眼未來的眼界,才有可能收穫美妙的結果。 時常會焦慮自己的能力不足,業界一定有比自己能力更好的人,我們所能做到的只是努力去做,世界一定有自己的容身之處,只是不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