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學歷,真的還有那麼重要嗎?年輕人不這麼想了。
現在去問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你覺得念大學值得嗎?」很大機率你會聽到一個搖頭。
根據求職平台 Indeed 的調查,
41% 的千禧世代、51% 的 Z 世代,
都後悔花那麼多時間跟錢去拿個大學學位。
他們的理由很直接:
如果不是公司硬性要求學歷,根本不想讀。
反過來看,嬰兒潮世代的人只有 20% 有這種後悔感。
這個落差很明顯。
年輕一輩,越來越不把學歷當成職場的門票了。
不只這份調查,美國的皮尤研究中心也有類似的結果。
他們訪問了超過 5,000 個成年人,
發現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一定要有大學學位才能找到好工作」。
接近一半的人甚至覺得:
「現在的學歷根本不值錢,跟 20 年前比差遠了。」
過去「有學位=保證好工作」這套邏輯,已經不適用了。
那年輕人為什麼這麼不買帳?
主要有三個原因:
1. 念完也沒比較賺,還欠一屁股債
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台灣學生畢業後,
平均學貸金額大約落在 30 萬到 50 萬新台幣之間。
對於剛出社會、起薪普遍落在 3 萬到 3 萬 5 的年輕人來說,
每個月還學貸、又要生活,壓力一點都不小。
更別說,台灣大學畢業生的薪資成長,
這幾年基本上是原地踏步。
根據 1111 人力銀行資料,
新鮮人起薪十年來漲幅不到 10%,連物價漲幅都追不上。
所以很多年輕人心裡很清楚:
「讀了四年大學,不但沒比較賺,還多背了一筆債。」
2. 公司不再只看學歷,看的是你到底會什麼
台灣也有越來越多企業在轉變,
尤其是科技、數位、設計相關產業。
像是 AppWorks、KKCompany(KKBOX 集團)、Shopee、Pinkoi 這些公司,
在招募上都越來越強調「實作經驗」、「專案作品」或「技能證照」,
而不是單純問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連台積電這樣的大公司,
近年也慢慢重視起軟實力面試,
例如:溝通協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而不只是硬學歷。
特別是在 AI、軟體工程、數據分析這些領域,
只要你有實戰能力,有作品、有證照,完全可以彎道超車。
目前企業在招募新人時,想法逐漸改變成:
「我們要的,是能解決問題的人,不是會考試的人。」
3. 學校教的跟市場要的,早就脫節了
科技變化速度太快,很多大學課程跟不上業界需求,
這是全球共通的現象,台灣也是如此。
很多學生到了職場,
才發現自己大學四年學的東西根本派不上用場,
還得自己花錢去補修線上課程、拿專業證照。
根據 104 人力銀行的調查,
有超過 60% 的上班族認為「持續進修才能保住競爭力」。
而且現在有越來越多人利用 Hahow、pressplay等這些線上平台,
邊工作邊學新技能。
更很多 Z 世代年輕人心裡早就有底:
「靠大學學到的東西混一輩子?別鬧了,還是自己要不斷升級才行。」
特別是 AI 技術崛起後,影響更明顯。
像 ChatGPT、Midjourney、Notion AI 這些工具,
已經讓「懂AI的人」在職場上拉開明顯差距。
如果大學教育模式不改變,未來學歷的貶值速度只會更快。
那到底還要不要念大學?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答案,但有一個共識是:
如果你想走醫師、律師、會計師,
這種需要專業執照的路,大學+研究所是必經之路。
但如果你是想走科技、創業、行銷、設計這類產業,
技能跟作品會比學歷更重要。
所以,不是說學歷沒用,
只是現在,光有學歷,絕對不夠。
大學文憑,就像是一張入場券。
要能留在場上、打得漂亮,
靠的是你的實力、你的適應速度,
還有不斷升級自己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