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最近,讀了一本書,裡面提到了同理心。

這幾天,我貌似可以體會到。即便我並不是他人,可是卻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和焦慮。或許,我現在也處在焦慮狀態,所以才更能感同身受吧?

那種共鳴感很神奇,彷彿置身在他人的境地一般,他的各種想法的可能性在腦海裡浮現出來,那些想法所對應的情緒也會跟著出現。

雖然我不太懂,我這樣的體會是不是所謂的同理心,不過,我腦海會不停浮現出他人此時的情緒可能性,以及可能對應的想法。

這樣的模式讓我感到蠻疲倦的。

周圍的人貌似無法去同理他人,他們好像都想到自己的情緒,如果不是的話,或許也不會一直說著同樣的話。同樣的毫無建設性的話。同樣的毫無意義的話。

從以前就大概知道了。

想要改變大概是不可能的。

只希望,可以撐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腳下有魔法陣的沙龍
5會員
47內容數
2025/03/25
塵封已久的記憶被那些流言蜚語給打開了。原本可以糊弄過去了,但為什麼卻要再次提出來呢?我很緊張,很痛苦,也很害怕。 當初的事情是我的錯,要是沒有做那種事情就好了。我是這樣想的,同時也很恨當時的我,也恨現在害怕的我。 那些情緒跟三個人拿著刀子抵在我的咽喉,時時刻刻都要了我的命,讓我無法呼吸。當初想著
2025/03/25
塵封已久的記憶被那些流言蜚語給打開了。原本可以糊弄過去了,但為什麼卻要再次提出來呢?我很緊張,很痛苦,也很害怕。 當初的事情是我的錯,要是沒有做那種事情就好了。我是這樣想的,同時也很恨當時的我,也恨現在害怕的我。 那些情緒跟三個人拿著刀子抵在我的咽喉,時時刻刻都要了我的命,讓我無法呼吸。當初想著
2025/03/15
好久沒上方格子打文章了。 並不是因為在現實中有什麼大事要做......(這樣說的話是不是讓人覺得我很閒? 總之,這陣子並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要說有的話大概是最近的網紅圈發生的事情讓我感覺到很氣憤,儘管我沒有相關經驗,但看見自己的心血付諸流水,是相當感到悲傷的。 說起來大家來路不明的電話不要
2025/03/15
好久沒上方格子打文章了。 並不是因為在現實中有什麼大事要做......(這樣說的話是不是讓人覺得我很閒? 總之,這陣子並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要說有的話大概是最近的網紅圈發生的事情讓我感覺到很氣憤,儘管我沒有相關經驗,但看見自己的心血付諸流水,是相當感到悲傷的。 說起來大家來路不明的電話不要
2025/02/26
從出生以來,我就是個腳無法行走的殘障人,出門在外屁股都無法離開輪椅。 不過為了融入跟兩隻腳可以走的普通人,我努力的把這項殘缺用樂觀外向給頂替了。 在旁人看來,我是樂向開朗的人,但其實那不過是在外面需要這樣做……不,或許是因為我不想承認我自己跟你們不同。 身體上的殘缺擺在哪裡,所以難免會收到其他
2025/02/26
從出生以來,我就是個腳無法行走的殘障人,出門在外屁股都無法離開輪椅。 不過為了融入跟兩隻腳可以走的普通人,我努力的把這項殘缺用樂觀外向給頂替了。 在旁人看來,我是樂向開朗的人,但其實那不過是在外面需要這樣做……不,或許是因為我不想承認我自己跟你們不同。 身體上的殘缺擺在哪裡,所以難免會收到其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同理與同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同理是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感,而同情則是對他人的困境表示憐憫。簡單的安慰話語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對方脫離困境,反而需要用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並陪伴其情感,才能提供真正的支持。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同理與同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同理是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感,而同情則是對他人的困境表示憐憫。簡單的安慰話語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對方脫離困境,反而需要用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並陪伴其情感,才能提供真正的支持。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 (com-passion)」也就是與別人「共苦 (suffers with)」。
Thumbnail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 (com-passion)」也就是與別人「共苦 (suffers with)」。
Thumbnail
(續上篇) 📍聽聽別人故事,想想哲學自身 我的另一個體悟是,對於一件事情,不能只就某個人的行為,即輕易斷言、急於歸類貼標籤說他就是如何如何。根據哲學家海德格提出的【horizon 視域】, 我們不能忽視的是,他腳下所踩的土壤、背景、環境; 我們不能怠忽的是,他每一個行動背後,形構的時間
Thumbnail
(續上篇) 📍聽聽別人故事,想想哲學自身 我的另一個體悟是,對於一件事情,不能只就某個人的行為,即輕易斷言、急於歸類貼標籤說他就是如何如何。根據哲學家海德格提出的【horizon 視域】, 我們不能忽視的是,他腳下所踩的土壤、背景、環境; 我們不能怠忽的是,他每一個行動背後,形構的時間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