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時間能訴說未來

sunnielei-avatar-img
發佈於往內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 (com-passion)」也就是與別人「共苦 (suffers with)」。或許,靈魂會希望遠離受苦者,以便停止自己的痛苦記憶。但是,到了較成熟的階段,靈魂學習伸出援手,去減輕或解除苦難。


人類的苦難還有許多目的

raw-image

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最明顯的方式,示現人類胸膛裡所燃燒的憤怒和仇恨。確實有許多溫和仁慈且愛好和平的人投生於地球。但是,同時也有無數殘忍、懷恨、殘暴、和激進的人投生於地球。

如果我們把人類家族視為一個聚集而成的個體,我們會看到許多非常黑暗的區塊遍佈其中,偶有少數的光點。而既然 (從宇宙觀點來看)人類是一個單一的生命,因此,任何部分的黑暗必定以某種方式影響所有其他部分。

地球就像一座舞台,這聚集的人類「生命」可以在它上面展現內在的特質,這樣人類就可以察覺自己內在的特質!因此,地球就像一面鏡子,忠實的反映出其居民的內在狀態。進入嶄新黎明的轉化過程可以是經由人們本身的內在改變而達成,不需要被迫經歷重大的苦難、毀壞、和損失的艱困時期。但只有時間能訴說未來。


預言頂多能描述「未來發展的最大可能曲線

如果我們試圖去做任何預言,正確性也是有限的。當我們被要求預言時,我們頂多能描述「未來發展的最大可能曲線」。所有預言家都是這樣做的,包括聖經所提及的先知。

回到所謂的「大災難時期」,在接下來幾年裡,混亂與毀壞會造成強大的影響,我們想要討論它們更深層的兩個目的。 其中一個目的與「思想和情感的負面性」有關,人類把它像是漆黑濕黏的膏藥貼在地球上。事實上,思想和情感也是「物質(things)」。這表示,在精細的層次上,它們持續存在,即使後來它們的創造者已不再抱有這些思想和情感了。

舉例來說,有許多敏感的人,當他們走進一個房間,可以分辨得出來,那個房間裡曾經發生過打鬥或爭吵的情境,他們感受到那情境。事實上,他們是感應到那爭吵所產生和留下的負面「雲」。那纏繞著地球的負面思想和情緒的巨大烏雲,必須被驅散。

其中一個最快的方法是,讓那能量在地球上引發與其性質相同的毀壞活動。如果有足夠的人,能學會以正確的方式使用思維的力量,負面雲可以被轉化為無害的能量,並且可以被正確的運用。 但是,在負面雲開始激發猛烈的活動毀壞地球之前,我們並不預期足夠多的人數能正確的使用思維的力量

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


牧羊人將綿羊與山羊分開

約翰福音 10:14「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

在靈性層面,將光明的部分與黑暗的部分區分開來。那些致力於改善、學習、和成長的人們,不該無限期的受到那些不想在靈性上進化的更廣大群眾拖累。靈界必須讓後者循著比較黑暗和漫長的進化途徑,是比較適合教導他們必須學習的事,但是,在地球即將創建新的靈性國度期間,靈界不能容許他們投生於地球。

馬太福音25:31-46 的末世話語中,耶穌說,當人子榮耀地到來時,他會將人們彼此區分開來,就像牧羊人將綿羊與山羊分開一樣,並且那些不能幫助「弟兄中一個最小者」的人會被投進永火中。

馬太福音25:41-43 『你們這被詛咒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里去!因為我餓了,你們不給我吃;渴了,你們不給我喝;我做客旅,你們不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不給我穿;我病了,我在監里,你們不來看顧我。』

啟示錄 21:8 但那些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所有說謊的人,他們的份就在燃燒著烈火和硫磺的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亡。那些在苦難中因信耶穌而死的人將會復活,進入千禧年並與他一起生活。


千禧年

千禧年

千禧年

新約聖經中的啟示錄是引起最多有關「末日」爭論的一卷書。事實上,「千禧年說」的理論就是根據對啟示錄一書的字面解釋(視之為預言)產生的。這個理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千年「無盡福祉」的時期,這個千禧年耶穌的第二次再臨有密切的關係。

舊約聖經中的禧年一詞所蘊含的自由、安息、赦免、資源重新分配等信念,應該讓我們在面對新的千禧年時有所警惕。這些帶有深刻信仰反省意涵的觀念,對生活在現今各種經濟不公義(economic injustice)處境中的現代人來說,特別有意義。

基督信仰(不管是個人或是團體)的終極命運並不受現世生命所限制,反而應該在現今生活中表現出「超越現世」的生命意義和尊嚴。這種末世觀所塑造的生命態度,不應該是消極的「等候」或「忍耐」,而應該是積極的信仰勇氣

上帝國的遠景(vision)應該會讓我們從一個超越現實世界的觀點來衡量我們所處的實況,以積極的信仰態度來挑戰現存體制中不公義、不合理的現象,並為「此時此地」的世界帶來解放和改造的行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熵妮的沙龍☆
100會員
788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熵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 政治隱喻解析:紅脖子射殺兩隻近親繁殖動物 這個比喻需要謹慎解讀,可能涉及對美國政治生態的隱喻。以下是可能的分析方向: 一、文化符號解碼 「紅脖子」 在美國語境中特指南方保守派白人勞動階層,隱含對民粹主義支持者的指涉。此群體常被視為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的核心票倉
Thumbnail
2025/04/01
# 政治隱喻解析:紅脖子射殺兩隻近親繁殖動物 這個比喻需要謹慎解讀,可能涉及對美國政治生態的隱喻。以下是可能的分析方向: 一、文化符號解碼 「紅脖子」 在美國語境中特指南方保守派白人勞動階層,隱含對民粹主義支持者的指涉。此群體常被視為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的核心票倉
Thumbnail
2025/03/17
我意識到自己是靛藍人 因為我與一些文章或視頻產生了共鳴。 走到這一世最後這一程 原來只是讓我發現我自己"我是誰?" 過去的我是誰? 今世的我是誰? 將來我又會是誰? 我如同在鏡子的遊戲中 , 知道那影像不是生命 , 因為影像不具有跳動的心, 我是穿越時間旅行的靈魂。
Thumbnail
2025/03/17
我意識到自己是靛藍人 因為我與一些文章或視頻產生了共鳴。 走到這一世最後這一程 原來只是讓我發現我自己"我是誰?" 過去的我是誰? 今世的我是誰? 將來我又會是誰? 我如同在鏡子的遊戲中 , 知道那影像不是生命 , 因為影像不具有跳動的心, 我是穿越時間旅行的靈魂。
Thumbnail
2025/03/14
現代社會最大的幻覺是,自由純粹是個人主義的,而實際上,我們的自由與每個人的福祉密切相關 「一體」即「除非所有人都自由,否則沒有人自由」 觀察我們的世界以及整個人生中所「接觸」的人類存在(無論是透過「真實」生活、電視、歷史書籍、電影、廣播、記憶、圖片等各種形式)——我們會發現對於不同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3/14
現代社會最大的幻覺是,自由純粹是個人主義的,而實際上,我們的自由與每個人的福祉密切相關 「一體」即「除非所有人都自由,否則沒有人自由」 觀察我們的世界以及整個人生中所「接觸」的人類存在(無論是透過「真實」生活、電視、歷史書籍、電影、廣播、記憶、圖片等各種形式)——我們會發現對於不同的存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痛苦是改變的最大催化劑之一,它有助於每個人的覺醒。 痛苦是一種因選擇和觀點而返回的情緒。在每種情況下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難以忍受的臨界點,這因人而異。總是有辦法擺脫痛苦的。現成的工具就在那裡,你只需要知道它們。 讓人格與靈魂對齊是停止一切痛苦的方法。真相是:此刻是完美的!如果你認為並相
Thumbnail
痛苦是改變的最大催化劑之一,它有助於每個人的覺醒。 痛苦是一種因選擇和觀點而返回的情緒。在每種情況下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難以忍受的臨界點,這因人而異。總是有辦法擺脫痛苦的。現成的工具就在那裡,你只需要知道它們。 讓人格與靈魂對齊是停止一切痛苦的方法。真相是:此刻是完美的!如果你認為並相
Thumbnail
引言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靈魂的傷痛。
Thumbnail
引言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靈魂的傷痛。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 (com-passion)」也就是與別人「共苦 (suffers with)」。
Thumbnail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 (com-passion)」也就是與別人「共苦 (suffers with)」。
Thumbnail
情感的心乃於情緒上感受的美好 所衍生出來的內心歡喜 一份感情從來無法計算誰花的心思多與少 費盡心力的付出若僅只是消耗精神 那累的往往已經無從計算 人生在世所碰到的每份緣 都是經年累世因果相隨所締結的緣份 每份情感也都會是真心相待 每個階段自是課題 人要往前看不斷的學習與成長 從來不是停止在原地而回
Thumbnail
情感的心乃於情緒上感受的美好 所衍生出來的內心歡喜 一份感情從來無法計算誰花的心思多與少 費盡心力的付出若僅只是消耗精神 那累的往往已經無從計算 人生在世所碰到的每份緣 都是經年累世因果相隨所締結的緣份 每份情感也都會是真心相待 每個階段自是課題 人要往前看不斷的學習與成長 從來不是停止在原地而回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今生今世以前,我們不知流轉在這個世界幾百幾千次,直到今天一刻才有終於醒來的感覺,不斷咀嚼的人生,好像有那麼一點點苦的滋味。 我們自己吃苦受罪,也看別人受苦受難,那種苦是會相應的,相應之後就會產生覺,覺知、覺悟、覺人。自己在苦境中受到啟發轉念,於是急著把法介紹給別人,讓別人也受益離苦,這種行為就
Thumbnail
今生今世以前,我們不知流轉在這個世界幾百幾千次,直到今天一刻才有終於醒來的感覺,不斷咀嚼的人生,好像有那麼一點點苦的滋味。 我們自己吃苦受罪,也看別人受苦受難,那種苦是會相應的,相應之後就會產生覺,覺知、覺悟、覺人。自己在苦境中受到啟發轉念,於是急著把法介紹給別人,讓別人也受益離苦,這種行為就
Thumbnail
「我們都相信愛,直到受傷之後。」 我們心裡可能都有一句:「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這樣的一句話。 然而,你認為真的能重來嗎?
Thumbnail
「我們都相信愛,直到受傷之後。」 我們心裡可能都有一句:「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這樣的一句話。 然而,你認為真的能重來嗎?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