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健康|同理與同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其實有時候,我們不需要這些同情欸。


同理與同情是不一樣的。

同理是理解他人情感並共情,同情是對他人困境表示憐憫。


有些時候聽到...

「哎呀,你想太多了吧!」

「人生要開心一點!」

「不要去管這些啦!」

可能沒辦法真正幫助我們脫離困境。

也沒辦法讓我們心裡好受一些。


是啊。

你很「同情」,卻沒有「同理」。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意義卻完全不同,



若我們,

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與立場想一想,

可以陪著對方感受他的想法與情緒,

可以擁抱對方所有的所有。

或許就是一種很棒的陪伴與同理。


最後放上講解同理與同情的可愛動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比比-avatar-img
2024/07/09
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
弱魚先生-avatar-img
2024/07/09
跟每個人都講同一套安慰的話,那不叫「同情」,叫「爛情」。而…
七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09
弱魚先生 說得太好了~~~!正確的同理不是一件隨便的事情,…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7/09
這就是為什麼諮商師不會被取代的原因,心理方面的問題是專業的。
七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09
李英華 是啊~諮商真的是一門專業!
avatar-img
下著雨
106會員
100內容數
紀錄作者的日常和覺察。
下著雨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十年憂鬱症歷程,從傷痛到溫柔與勇敢。紀念一個與憂鬱共存的十年,以及曉在療癒與成長之路上的點滴體悟。
Thumbnail
2025/03/19
十年憂鬱症歷程,從傷痛到溫柔與勇敢。紀念一個與憂鬱共存的十年,以及曉在療癒與成長之路上的點滴體悟。
Thumbnail
2024/08/26
每年的6月29日是國際白疤日,象徵著每道疤痕背後都隱藏著一段辛苦的歷程和勇敢的故事。這篇文章思考疤痕對個人的影響,是否能夠抹去過去的傷痛,以及帶著傷痕生活的美麗與勇氣。透過對曉的故事,我們能更深刻理解傷痛與復癒的過程。
Thumbnail
2024/08/26
每年的6月29日是國際白疤日,象徵著每道疤痕背後都隱藏著一段辛苦的歷程和勇敢的故事。這篇文章思考疤痕對個人的影響,是否能夠抹去過去的傷痛,以及帶著傷痕生活的美麗與勇氣。透過對曉的故事,我們能更深刻理解傷痛與復癒的過程。
Thumbnail
2024/07/25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即將迎來獨立生活的日子,練習著靠自己完成每日任務和工作,努力適應新環境。儘管有些緊張,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難,感受到世界的溫柔與善良。這段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成長的一部分。放心去嘗試,迎接新的生活與挑戰。
Thumbnail
2024/07/25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即將迎來獨立生活的日子,練習著靠自己完成每日任務和工作,努力適應新環境。儘管有些緊張,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難,感受到世界的溫柔與善良。這段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成長的一部分。放心去嘗試,迎接新的生活與挑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同理與同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同理是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感,而同情則是對他人的困境表示憐憫。簡單的安慰話語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對方脫離困境,反而需要用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並陪伴其情感,才能提供真正的支持。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同理與同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同理是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感,而同情則是對他人的困境表示憐憫。簡單的安慰話語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對方脫離困境,反而需要用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並陪伴其情感,才能提供真正的支持。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如果你正處於一段困難的關係中,或許正在經歷心碎,你可以嘗試通過感恩來轉變它。感恩能夠像魔法一樣改變任何困難的關係,無論對方是你的配偶、兄弟姐妹、父母、岳父母、同事、老闆,還是你的鄰居。當我們面臨困難的關係或挑戰時,我們通常不會感到感激,反而忙於指責問題的存在,這意味著我們缺乏感恩之心。
Thumbnail
如果你正處於一段困難的關係中,或許正在經歷心碎,你可以嘗試通過感恩來轉變它。感恩能夠像魔法一樣改變任何困難的關係,無論對方是你的配偶、兄弟姐妹、父母、岳父母、同事、老闆,還是你的鄰居。當我們面臨困難的關係或挑戰時,我們通常不會感到感激,反而忙於指責問題的存在,這意味著我們缺乏感恩之心。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