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其實都會為自己設定上一個課程,不管是拓展不同職類的專業、自我探索、商業邏輯、人性心理學…也因為人資&營運的身分,更關注企業制度與個人職涯,藉由跟不同主管合作、關注市場動態消息、聘僱關係的變化等,從雜誌、書籍、podcast、電子報也都可以得到一些反思的機會。
近三年有點瘋:一個文組中年人,跑去寫程式、學財務、跑業務、看行銷的不務正業,最後認清自己不擅長、擅長到乖乖回歸。這些時間也不覺得浪費,藉由身體力行的實踐並體驗人生,更可以知道每個職務會遭遇的困難、與什麼特質的人可以做得心應手。在與他人討論某些事情時,比較有概念和知道怎麼談,就是這段時間最大的收穫,未來也可以用在諮詢上。
這次在4/23完成線上分享『現在開始復盤,為自己打造更好的職涯決策』,也是將近一年來蒐集到的資訊,結合我個人喜歡用的工具STAR面談法+關注內在情緒SR,有邏輯組織的規劃內容,希望達成讓上過課程的夥伴,可以不依賴他人的指導,自己也可以好上手。
選擇習慣且擅長工具,發揮到極致,就是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

不奢求每位夥伴都可以使用的好,畢竟很多市場上的復盤工具,我自己使用起來也很彆扭或持續性不佳,最終才找到自己喜歡的模式。除了發生事後的復盤,也可以慢慢訓練到,遇到事情的當下,可以感知道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行動與行為、了解他人的反應,就可以比較達到課題分離,用第三方的角度看事件與看自己,心境就可以稍微比較穩。可以從生氣難過一周變成二天,知道自己能用何種方式排解情緒、消除不快樂感。
『拒絕精神內耗,有事直接發瘋』
也是一個好方法,但避免無差別攻擊或翻舊帳,發瘋完就要回歸正常。
線上課程感想:對於一個習慣看臉互動的人,還是喜歡實體課程,可以依據學員的反應來調整。希望大家找到自己合適的復盤工具,打造自己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