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小兵父母到將軍父母:現代教養戰場的突圍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你曾經在育兒過程中感到自己像是疲於奔命的「小兵」嗎?每天面對孩子帶來的挑戰和選擇,使出渾身解數、卻仍難以掌控局面?或者,你是個看清全局的「將軍」,指揮有方、臨危不亂,引領家庭生活走向正確的方向?

親子教養就像家庭版三國():諸侯並起,各說各話,媽媽是蜀漢,爸爸是魏國,長輩是東吳,老師是張飛,網路專家是諸葛亮。

如今的親子教養環境堪稱亂世。

當你努力成為一個亦父亦友的父親,孩子總能適時給你當頭一棒,讓你理智斷線;當妳傾盡所有的支持孩子,卻發現孩子像黑洞般讓妳力不從心;當你試圖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來自周遭環境的gank永遠準時抵達戰場……

來吧!想要優雅的縱橫於教養戰場上,你得先搞懂你是小兵還是將軍。


詭詐多變的教養戰場

親子教養根本就是「育兒元宇宙」:你身邊的每個人都在開直播教你怎麼當父母,而你自己還沒創好角色。

拜社群媒體之賜,如今我們正在身體力行邊沁的圓形監獄(Panopticon)。*[1]

Social media Panopticon

Social media Panopticon




社群媒體儼然成為一座新型監獄,「協助」人們時時刻刻自我審查資訊是否落後。





相較過去的「落後的」教養環境,這猶如人肉撞坦克,衝擊可想而知。社群媒體全面的改變了人生活和交往的方式,從阿公阿嬤、父母到孩子無一倖免於FB坦克、IG戰機和TIKTOK導彈的瘋狂掃蕩。

此後,倖存者們皆患上了「社群壓力症候群」,簡稱SMSD。

社群壓力症候群的患者的主要特徵是大腦容易受到驚嚇,社群軟體的提示音對其而言,不僅是嗎啡,也是電擊。持續的訊息提醒就像觸電一樣惱人,但是久久不來一口,就渾身難受。

社會彷彿成了一座大型 SMSD 收容所——我們不是居民,而是「病患」。為什麼說是收容所?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彼此開藥方:今天你推薦一個焦慮舒緩冥想 App,明天我分享一篇心靈大師的貼文。這邊像是病友互助會,那邊則是自我療癒小組。結果處方越開越多,病情也越聊越像。

在內憂(社會傳染,Social Contagion)與外患(數位殖民,Digital Colonization)的夾擊下,我們的孩子並不會成為Clara Unfollow,活出真實健康的自我;他們更願意做一個無憂無慮的Jaden Algorithmson。*[2]

如果你還沒有在電影院看過4D的殭屍大片,你再也不必擔心越來越貴的電影票了。因為未來的社會將為您24小時免費重複播放這部大概沒有結局的末日災難電影——每個孩子都是演算法實驗室裡的倖存者,在無盡的短影片中迷失方向,最後變成一隻只會拍短影音挑戰的殭屍。

也許,我們都同意教養的困難是我們腦袋裡的小宇宙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霹靂階段。

為了教養而焦頭爛額的父母或許將越來越多。


戰場迷路的「小兵」父母——父母的困境

有一天,一隻麋鹿迷路了,牠打給長頸鹿說:「我迷路啦!」長頸鹿回:「喂~我長頸鹿啦!」 麋鹿急了:「我是說我真的迷路了!」 長頸鹿也急了:「拎杯長頸鹿啦!」

親愛的父母們——你是那隻迷途的麋鹿?還是迷糊的長頸鹿?

且聽我娓娓道來。麋鹿 × 迷路 × 長頸鹿,這不只是個諧音梗,更是一場認知危機。

麋鹿卡在兩層困境中:

一是 「區分自我和處境」,二是 「如何看待外部訊息」

無法區別自身(麋鹿)和處境(迷路)容易誤判—那些應該主動承擔並透過自身去採取行動,以及,那些客觀(本質)和當下(時間性)所產生的問題。

某些父母在育兒時,無論是兒童或乃至青少年子女,常常因為承攬過多責任或過於強奪主動權,或者錯失主動出擊、強化親子關係的機會,導致親子教養變成一場爛仗。尤其在網路資訊舖天蓋地的當今社會,父母把自己演成了一個滿腦OS的小兵:「我是誰?我在哪裡?」



整個人都不好了⋯⋯





現在讓我們將視線移到麋鹿和長頸鹿上。你認為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你也許會說:「嘿!他們就是在各說各話,牛頭不對馬嘴!」

沒錯,但牛和馬都有問題

小兵父母往往和麋鹿一樣,容易陷入眼前的「迷路」狀況,錯以為是最該解決的問題。當遇到困難時,他們可能會急於尋找解決方案,像是上網Google:「上國中的兒子愛頂嘴,父母該怎辦?急,在線等!」這導致他們常常忽視了真正的問題所在,而沒法對症下藥。

期待長頸鹿(社群或專家)的幫助容易得到錯置的解答



他人永遠不會比父母更能對焦在孩子身上。




所謂的「專家」真的能夠理解每一個父母和不同孩子個別的處境嗎?就如同長頸鹿回答麋鹿:「拎杯就是長頸鹿阿!」長頸鹿給出了「他認為的」正確答案,或對或錯,父母也不一定能正確理解專家的說法。過於聽信專家或社群上的路人,有如迷失在戰場迷霧中,只能且戰且退,這場育兒迷鹿行動註定以一場戲劇式的滑鐵盧作結,這是小兵父母的典型特徵之一。

如果孫子來評論現在的教養現場,他大概會搖著羽扇說: 「不察家庭之勢,不知孩子之性,家道想興,難吶!」

《孫子兵法》開篇提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3]

親子關係,莫不是家庭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現代的教養戰場風雲詭譎,資訊轟炸、價值碰撞,誰是敵友都分不清,我們這些新手爸媽宛如菜雞小兵,一腳踏進戰場,只能被砲聲趕著走。

那麼,當小兵搞不定戰局,是不是該換個視角——成為有謀略、有目標的「將軍父母」,也許,才是突圍之道。


運籌帷幄的「將軍」父母

媽媽:「功課寫了沒?」爸爸:「妳講嘛嘸效啦,伊咧讀國中咧,早就當咱無存在矣啦!」 兒子在一旁全程充耳不聞,仍靜靜坐在那用手機和朋友聊天......

看看上面這個家庭日常副本,是不是似曾相識、畫面感十足?

你是否總是著急處理問題,當下就出手把「問題」給解決了?

你是否給「問題」留下延展的空間,去仔細想一想:我此刻的敵人是誰?是作業?耳機?幫倒忙的豬隊友?還是——過去犯下錯誤的殘留?而又該如何下手能做到「庖丁解牛」那般絲滑,減少未來可能要付出更多修補的心力。

想必孫子會同意「將軍思維」正是透徹思考教養問題的關鍵。



曹公不僅善戰,也是無與倫比的政治家;教養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思想問題。





《孫子兵法》以「道、天、地、將、法」五事來判斷戰局成敗。若我們以此觀點反觀家庭,也許能為現代父母打開一條更有遠見的教養之路。


一、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

簡單說,道的精神就在於上下一心

父母建立的道決定了教養的層次以及未來親子關係有多大的發展潛力,將軍父母對於自身與孩子的關係有清晰的願景,為了這個願景,父母必須盡其所能鋪就這條家庭生存的「道」。

「道」不僅代表親子同心的意志,也代表著彼此間的紐帶,更代表著家庭一同前進的道路。

將軍父母心中期盼的,並非僅僅是孩子的安靜順服和懂事體貼,而是讓孩子明白道的意義,讓孩子在未來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道。所謂教養,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作戰,是父母理念的生存和延續。積極建立家庭之道的父母,已經開始教養孩子的精神了。


二、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天,是天時、時機與自然規律,彰顯一種時序

將軍父母懂得將此運用在孩子與自我的成長上,其意義是:「孩子的成長要順應每個階段的自然發展,父母能學習尊重時間的節奏,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絕不在錯的時間強求更多。」

「揠苗助長」這句話我們都聽過,但這句話的難處在如何判斷我們是否正在揠苗

老實說,對我而言這也是最難的一關。我常常熱切地做一些我自認對孩子很重要的事,譬如:緊湊的課後活動、過多的知識灌輸。

為孩子的初心無庸置疑,但若考慮孩子成長的階段,也許我能多問一句:「現在,孩子需要這個嗎?」

父母若懂得遵循天時,當然就能利用天時。對於孩子的壞習慣或叛逆,自然願意給予更多的嘗試和犯錯空間,並「將錯就錯」,利用孩子當前的行為傾向或情緒去做適合的活動。

舉例來說:8歲的孩子貪玩,那我就將規則置入遊戲裡;國中兒子叛逆,那就放寬規則,在生活中加入更多嘗試和犯錯的機會,甚至加入他的探索行動裡。

如果父母「知天」,教養更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地,是我們以所處的生活環境為標準,為不同環境建立參照關係的生活環境總集合。

也就是說,因為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認知地形的方式也有不同。

多年以前,我當兵時有個朋友,從小就住在嘉義深山,四處都是矮房民宅。所以當他第一次來到台北時,見到許多社區高樓,他瞠目結舌的說「房子能蓋這麼高的嗎?」

父母和孩子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但父母的生活經驗、家庭和社會中的位置,也與孩子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親子間所處的「地形」是不同的。

建立親子關係,其實就是時時刻刻觀察所處的地形,及其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再思考如何向孩子進軍(教養行動)。

要看清地形並不容易:

社群媒體架構出的新時空將親子關係之間的地形變得像座迷宮,其中可能有轉生數次的親子專家、懷揣著勇者夢的路人鄉民、顛倒現實與網路的傳送裝置、為自己角色買了大人皮膚的小孩、無差別PVP的伺服器……說是異世界迷宮也不為過。



現代社會的育兒處境




已經在異世界轉職成將軍的父母自然深諳破局的關鍵。

孫子:「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不能得地利。」*[4]

懂得留心觀察孩子和自身的生活大致分為哪幾種地形,例如家庭、學校、社群、工作……等。

比較不同地形帶來的影響,該如何利用該地形好的部分,並避開壞的部分,甚至有必要的話,可以潛入「敵營」提高勝算。如果能做到這些,父母攻克教養戰場是指日可待。


四、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一場偉大的勝利,從不脫離一位優秀將領的領導;而一次成功的教養,也必然有賴父母如將軍般的智慧與擔當。

(1)一切始於「聞道而後發」的智慧。

唯有不斷提升自我理念,才能於家庭中奠定深遠而可傳承的價值信念。教養之路,要有「上兵伐謀」*[5]的遠見與策略,懂得避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兩敗局面,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走得長久而舒坦。

家庭有道,就如人民有法可循,孩子有一個可依循的思考標準。

(2)其次是父母信和仁的彰顯。

昔有商鞅徙木立信,今有父母一諾千金

父母若能立信,便是為家庭立下「誠信」的大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然更願意建立對人的信賴、對世界的安全感,以信待人。

仁是理解孩子,就像阿拉丁的神燈,你去搓他、讓他感受到你的溫度,小精靈就會出來完成你的願望。父母之仁,是一種願意放下權威、蹲下身傾聽的姿態。讓父母建立的道更有靈魂與人情味,使孩子在愛中前進,而非在恐懼中學會順從。

然而有時候,孩子是個「硬碴」,最難搞的那種,父母已經「仁至義盡」了,該怎麼辦?

(3)你需要凝視深淵(自我)的勇氣。

當你覺得自己已經到了極限,江郎才盡的時候,就是你突破、蛻變的最佳時機。

為人父母,最難的勇氣,莫過於承認自己也會錯。當怒火中燒時能有意識的「按兵不動」,當指責出口後能向孩子道歉,這種「敢於示弱」的勇氣,讓你在往後的教養戰場上更具彈性和韌性。

當你容易因為外界的聲音感到動搖,害怕孩子「跟不上」,害怕自己「少做了什麼」,這是你認真審視自己的時機。

必須承認,人容易對不熟悉的事物感到恐懼,可偏偏在孩子的成長,充滿無數未知的狀況。有時我們得問自己:「究竟在擔心什麼?」

直面內心的恐懼,成為有勇氣的父母,也會減少很多惱羞暴怒的場面。

(4)再加點「嚴」就完美了。

如果父母具備了智、信、仁、勇的將軍特質,如同一鍋好菜,再加點「嚴」就完美了

嚴不是父母高壓的管理,而是清晰一致的原則;嚴不是鐵幕,而是倒塌的圍牆*[6]

相比於小兵父母,將軍父母擅長「堅持對的事」。就是這份堅持,使父母能在教養戰場中存活,正如DOTA玩家常說的「不死就是賺」,父母只要「穩穩地農」,等你農出神裝,15投不是分分鐘的事嗎?


五、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戰爭終歸是涉及人力、物力的持續性行為,誰能確保相關的調度穩定進行, 才有資格爭取勝利。教養亦如是,家庭需要明確的組織劃分、人員責任分配、足夠的後勤支援,這艘「家庭戰艦」才能永續航行、無堅不摧。

想當然爾,孫子絕對反對純粹的「用愛發電」,這是對現實生活的無知。

清晰、穩固的家庭生活,再加上愛的教育,才可謂是「如虎添翼」。換句話說,裝備不足、後勤不足的父母,自然容易在生活中陷入疲於奔命的狀態;而將軍父母,清楚知道「為何而戰」、「在哪裡戰」、「如何去戰」,再以此為基礎建立相應的家庭規模、任務分配、適當的後勤補給,基本上,已經做到了「先為不可勝」*[7],贏一半啦!


教養的將軍型思維——道天地將法

教養的將軍型思維——道天地將法



結語

這篇父母的將軍之道,是我在與孩子、家庭、生活,經歷無數次的周旋後,所寫下的自我反省。

做為一個父母,我明白那份內心的悸動,那份像是重生般的感受,那份純潔自然的生命力。

所以,我們想參與其中,想用我們的手,捧起這個宛如聖火般的生命。只是,聖火有其美麗的一面,也有熾熱的一面,讓我們學習用正確的方式,捧起她,直到她應該為之綻放的舞台上。




註1:圓形監獄是18世紀哲學家邊沁提出的監獄設計,中央監視塔能讓守衛隨時監控囚  犯,而囚犯無法確定自己是否被觀察,進而自我約束。這一理念不僅影響監獄設計,也象徵著現代社會中的隱形監控,尤其在社群媒體時代尤為突出。

註2:Clara Unfollow(克拉拉.取消追蹤),名字的含意為選擇「不追蹤」來換回自己的目光,清醒、自主,不被演算法綁架。Jaden Algorithmson(傑登.演算法森)  則代表從出生就活在推薦演算法控制下的孩子。

註3:出自《孫子兵法》始計篇

註4:出自《孫子兵法》九地篇

註5: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

註6:倒塌的柏林圍牆,指向自由的方向

註7:出自《孫子兵法》軍形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烽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0
For Azeroth!父母的第一場仗:建立「無敵」思維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教養沉思錄
3會員
3內容數
意識到「活著」就是人與世界建立「關係」,從意識、知識、語言、人際關係、行動、情緒...這裡是為了梳理我與世界的關係而存在的日記...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兄弟姊妹是我們人生無法選擇的血緣關係,但此種手足的親情關係,有時候是會隨著父母態度或人際關係的互動而受到影響;另從紫微斗數角度來看,兄弟姊妹是否彼此友愛,也會隨著個人的流年、大運的吉凶變化而有所改變;此外一個人此生是否與父母有緣,也能從命理看得出來。
Thumbnail
兄弟姊妹是我們人生無法選擇的血緣關係,但此種手足的親情關係,有時候是會隨著父母態度或人際關係的互動而受到影響;另從紫微斗數角度來看,兄弟姊妹是否彼此友愛,也會隨著個人的流年、大運的吉凶變化而有所改變;此外一個人此生是否與父母有緣,也能從命理看得出來。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毛的親子關係,我對孩子有恩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毛的親子關係,我對孩子有恩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權力的遊戲》裡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少狼王舉兵南下為父報仇的時候,遭到埋伏被害,他的母親哭求:「求你放過他,這是我頭生的孩子啊!」 當時我看到這段劇情,還沒有生小孩,並沒有很強烈的感受。但後來我接連生了兩個孩子,我開始思索,為什麼他的母親會說出這句話?「頭生的孩子」真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嗎?如果是次
Thumbnail
《權力的遊戲》裡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少狼王舉兵南下為父報仇的時候,遭到埋伏被害,他的母親哭求:「求你放過他,這是我頭生的孩子啊!」 當時我看到這段劇情,還沒有生小孩,並沒有很強烈的感受。但後來我接連生了兩個孩子,我開始思索,為什麼他的母親會說出這句話?「頭生的孩子」真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嗎?如果是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和教練在孩子運動生涯中的角色轉換,以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的橋段為例。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雙重關係的可能性,並提供了父母身兼數職的情況下,如何適應不同角色和關係的建議。文章關鍵字:父母、教練、雙重關係、運動生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和教練在孩子運動生涯中的角色轉換,以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的橋段為例。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雙重關係的可能性,並提供了父母身兼數職的情況下,如何適應不同角色和關係的建議。文章關鍵字:父母、教練、雙重關係、運動生涯。
Thumbnail
今生,我媽媽很健康,不過和上輩子不是同一個媽媽(我清楚的記得自己是公主的那個世代的所有事情)...
Thumbnail
今生,我媽媽很健康,不過和上輩子不是同一個媽媽(我清楚的記得自己是公主的那個世代的所有事情)...
Thumbnail
個案是位媽媽 有兩位可愛的兒女 #投射者 #顯示生產者 #人生角色 3_5、4_6、5_1。 外加前夫2_4 #純生產者。 媽咪知道自己是軍師的角色之後,協助他尊重兩位孩子成長,並且也有跟我重複確認才藝班的選擇是否正確📷 當選給予建議,並且讓媽咪學會詢問生產者薦骨📷 希望個案家庭
Thumbnail
個案是位媽媽 有兩位可愛的兒女 #投射者 #顯示生產者 #人生角色 3_5、4_6、5_1。 外加前夫2_4 #純生產者。 媽咪知道自己是軍師的角色之後,協助他尊重兩位孩子成長,並且也有跟我重複確認才藝班的選擇是否正確📷 當選給予建議,並且讓媽咪學會詢問生產者薦骨📷 希望個案家庭
Thumbnail
養兒不簡單 看著孩子調皮搗蛋 守護兒女成長一身是膽 不重視衣著素顏黯淡 老老有所重擔 有所依靠能心安 奉養不是愚孝不是笨蛋 瑪麗亞不是萬靈丹 要陪伴不要孤單
Thumbnail
養兒不簡單 看著孩子調皮搗蛋 守護兒女成長一身是膽 不重視衣著素顏黯淡 老老有所重擔 有所依靠能心安 奉養不是愚孝不是笨蛋 瑪麗亞不是萬靈丹 要陪伴不要孤單
Thumbnail
心生情橋憶難忘\為人父母考驗 為人父母 天下難為父母心, 為人父母方知情, 有過無過護親情, 得過且過護親情, 護長護短縱親情, 禍不單行難知情, 未當父母不知情。 考驗 夫妻本是同林鳥, 情深緣淺共持修, 修得同床共枕眠, 朝夕相處待考驗, 情深義重恩愛情, 大難臨頭各紛飛, 情何以堪心瞭解。
Thumbnail
心生情橋憶難忘\為人父母考驗 為人父母 天下難為父母心, 為人父母方知情, 有過無過護親情, 得過且過護親情, 護長護短縱親情, 禍不單行難知情, 未當父母不知情。 考驗 夫妻本是同林鳥, 情深緣淺共持修, 修得同床共枕眠, 朝夕相處待考驗, 情深義重恩愛情, 大難臨頭各紛飛, 情何以堪心瞭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