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電話會議|Meta硬扛廣告寒流,砸錢在AI、減支出、燒元宇宙:Zuckerberg的三線戰場

財報電話會議|Meta硬扛廣告寒流,砸錢在AI、減支出、燒元宇宙:Zuckerberg的三線戰場

Goldie Tx3小金鷹-avatar-img
發佈於☁️AI Server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面對關稅、成本壓力與投資人質疑,Meta選擇反其道而行:繼續加碼AI,收緊預算,並死守元宇宙。

raw-image

撰文|法說會戰情室|2025年5月


在華爾街憂慮中國出口受限可能壓縮全球廣告預算之際,Meta 交出一份超預期的Q1財報:營收423億美元、EPS達6.43美元,雙雙擊敗市場預期,盤後股價大漲逾5%。

但真正的看點,在於Meta如何一邊猛踩油門,一邊拉緊手煞車


廣告業務強勢回歸,但中國讓人不安

Meta第一季廣告收入年增16%至413.9億美元,幾乎貢獻所有營收。但在亞太市場,廣告收入卻低於預期。財務長Susan Li點名中國電商削減投放,反映出「美國800美元免稅政策終結」與「川普關稅」正在產生外溢效應。Meta的成績單雖漂亮,但地緣經濟風暴已近門前。


AI狂燒資本:Zuckerberg押注第二個變現引擎

Meta再次上調2025年資本支出至640–720億美元,主因是「AI資料中心投資激增」與「硬體成本上升」。

Zuckerberg明言,打造領先的AI基礎設施與團隊,是Meta當前頭號工程。

Meta AI助理每月用戶已近10億、Threads用戶3.5億,雖尚未變現但Zuckerberg策略清晰:先建平台再談收入。


Reality Labs:600億美元的黑洞仍在擴大

Meta的另一戰線Reality Labs,Q1營收僅4.12億美元,虧損42億美元,自2020年累計虧損已破 600億美元。這場對「元宇宙新平台」的豪賭,正拖累整體財務表現。

內部裁員已悄然啟動。儘管Meta仍聲稱「未來運算平台」志在必行,但投資人越來越難對這筆「連名字都過氣的投資」抱持信心。


成本控制戰術浮現:全面預算下修

與此同時,Meta悄然下調全年總支出至1130–1180億美元,低於原預估的1140–1190億美元,意味著即便AI優先,Meta也意識到現金流的極限。

Zuckerberg正試圖打造一個「可自我供血」的AI帝國,而不是再一個燒錢的夢想劇場。


三線戰場,Meta能否全身而退?

  • AI領域:資本支出上調至720億美元,強化資料中心與助理平台布局。
  • 廣告核心:總體廣告收入強勁,亞太市場受地緣風險壓力初現。
  • Reality Labs:持續虧損,戰略與現實落差擴大。
  • 戰略收縮:全年總支出下修,開始邁入「現金防禦模式」。


avatar-img
Tx3|策略級洞察媒體
4會員
158內容數
Tx3 是一個專注於科技產業、投資心法與國際趨勢解析的自媒體品牌,結合產業第一線脈動、數據驅動的思考,以及全球視野下的策略觀點。 我們不是單純報導新聞,而是以犀利的眼光挑戰框架,用簡明但深刻的語言解構複雜議題,幫助讀者掌握「看懂趨勢、預判未來、做出投資好決策」的核心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I不是故事,是支出現實。 微軟(Microsoft)最新一季財報證明了這一點,AI驅動的雲端需求推升營收、利潤雙雙超預期,盤後股價應聲大漲8%。 但真正讓華爾街關注的是:這場AI軍備競賽將如何改寫資本配置邏輯。
ChatGPT 變身消費導購員,AI 正在重塑全球電商與搜尋業版圖! 當 AI 不再只是問答助手,而是開始主動替你選購耳機、推薦行李箱,甚至下訂機票,意味著一場「消費革命」正在醞釀。 OpenAI 日前宣布,旗下 ChatGPT 加入購物功能,用戶可在對話介面內完成產品搜索、比
從高速傳輸到智慧感知,打造人工智慧晶片背後的無名英雄。 在生成式AI、邊緣運算與大數據分析快速席捲全球之際,當眾人聚焦在NVIDIA的算力、OpenAI的模型時,真正推動AI晶片落地的底層技術:高速矽智財(IP),則成為少數企業突破重圍的關鍵。台灣M31就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潛力黑馬。
AI不是故事,是支出現實。 微軟(Microsoft)最新一季財報證明了這一點,AI驅動的雲端需求推升營收、利潤雙雙超預期,盤後股價應聲大漲8%。 但真正讓華爾街關注的是:這場AI軍備競賽將如何改寫資本配置邏輯。
ChatGPT 變身消費導購員,AI 正在重塑全球電商與搜尋業版圖! 當 AI 不再只是問答助手,而是開始主動替你選購耳機、推薦行李箱,甚至下訂機票,意味著一場「消費革命」正在醞釀。 OpenAI 日前宣布,旗下 ChatGPT 加入購物功能,用戶可在對話介面內完成產品搜索、比
從高速傳輸到智慧感知,打造人工智慧晶片背後的無名英雄。 在生成式AI、邊緣運算與大數據分析快速席捲全球之際,當眾人聚焦在NVIDIA的算力、OpenAI的模型時,真正推動AI晶片落地的底層技術:高速矽智財(IP),則成為少數企業突破重圍的關鍵。台灣M31就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潛力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