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學習不僅是吸收知識,更是將其轉化為實際能力。
最近閱讀了本山裕輔著作的《這樣閱讀讓我高收入》,
書中提到了關於UI設計的學習方法。
作者面對不熟悉的技能,
並未先購買書籍自學,而是直接投入實戰,
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再有針對性地強化補足。
他強調:「想要高效學習,要以產出為目的。」 從「做」出發,
讓知識真正留下痕跡。
研究表明,我們僅能記住10%的閱讀內容,卻能記住90%的實踐經驗。
當你將學習視為產出的準備,
每一步都變得更有目的性,
不再是為了學而學,
而是為了創造而學。
這讓我想起大學時期學習測量專業的經歷。
教授常說:「你現在閱讀課本可能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但當你實際操作儀器,開始規劃和測量時,
書本上的知識就會自然融會貫通。」
因此,即使尚未完全掌握理論知識,
也應勇於實踐,從做中學習,
遇到問題再回到書本尋找解答。
實踐出真知。
今天,就拋開完美主義的包袱,勇敢開始你的第一個項目。
若凡事都想學到最好再行動,恐怕永遠無法起步。
以學習編程為例,從Python開始,
若執著於學完所有語法,
又發現還有前端、後端等眾多領域需要掌握,
可能耗費三至五年時間,
結果卻沒有任何實質產出。
因此,
最佳學習路徑不是「學習→應用」的單向過程,
而是「應用→學習→再應用」的良性循環。
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你的下一步行動,將成為最珍貴的學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