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開刀,再次開啟我的大人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三月底的週末,搭著客運回老家的路上,收到母親的訊息。是長長的一段文字。

每次打開母親訊息,看到長長的一段文字,都會讓我的心和眉頭揪一下。長文字對我來說是不好的印象,過往這些文字總是帶來母親的情緒,那些關於父親、生活、經濟以及對人生的不滿,一段想透過文字和我傾訴的滿滿憂愁。

我深呼吸,打開了對話窗,母親描述了她這週的身體不適,希望待會我下車和我見面後,把東西交給我,我就搭下一班車回台北。母親總是這樣,幫人決定他的下一步,彷彿這樣可以讓她感到安心。這頭的我說,你的身體狀況看起來滿嚴重的,待會直接陪你去診所看醫生吧!在堅持下,我們最終一起走進了診所,由於母親的聽力有輕度障礙,看診過程大多是由我代為跟醫生描述他的狀況,並轉述醫生的診斷和疑問,在測試流感快篩後,發現是陰性,但身體還是在發燒以及發炎的狀況,醫生開了抗生素後就讓我們返家觀察。


後續的幾天,母親病情惡化,開始嘔吐不止、上腹疼痛、口苦口乾、藥吃了就吐,也幾乎無法進食,連喝水都感到不舒服。原先預定姊姊下班後要帶她去大醫院急診,但在姊姊下班前,她卻自己開車出門去看了另一間診所。姊姊下班後探望她時,母親面色蒼白,眉頭緊鎖,十分不舒服的樣子,返家過程停車時還擦傷到牆壁。這是堅強卻又固執母親的樣子。


又過了兩天,新診所診斷是諾羅後給的藥,母親吃了依舊沒有好轉,這次我們決定直接帶母親去急診,在輸送營養針的過程,也抽了血,照了X光。過了一陣子,急診醫生緊張的說,母親的肝指數過高,血小板數不足,結合過去健檢的報告,認為母親目前狀況十分緊急,有肝癌的可能,由於當時是清明連假,未開診,急診醫生直接幫我們掛了隔週的門診。聽到這一消息的我們,都緊張了起來,怎麼情況突然惡化了呢?


當時的我,開始了搜尋關鍵字,把母親的症狀都彙整起來,期望找出可能的原因,並同時要安撫母親的情緒,靜待門診的進一步確認。門診當日,醫生神態嚴肅的說,我們不該拖這麼久才來就診,上週母親血小板數值過低,差點就要敗血病。經過診斷後醫生認為上週的肝指數過高是因為膽結石造成的總膽管發炎,影響到了肝臟,但還好沒有造成胰臟炎,又再次唸了我們一番,說還好沒有造成胰臟發炎,不然致死率是很高的。最終醫生拍了媽媽的肩說,這個要開刀拿掉,聽我的就沒錯了。

這個過程中,母親因為聽力關係,並沒有聽得很清楚,突然被告知要開刀,嚇了一跳。出了診間後,我開始透過手繪圖跟她說明現在的狀況,她才漸漸接受這個事實。後續一系列的轉診至大醫院外科安排做手術、外科門診、照胃鏡、照超音波,再次回門診讀報告。這當中,每一次的奔波,每一次的陪診,每一次和醫生的溝通,我要隨時掌握媽媽的身體狀態變化並整理後轉述給醫生聽,以及醫生提出的醫療處理方式,要解釋給媽媽聽,並做出選擇。

短時間內的高壓處理,這對我來說,是過去不曾面對的事情,但在這短短幾周內,我都笑稱自己要成為膽結石大師了。膽結石的成因、治療、飲食控制、術後應對,我都做了一輪功課。準備住院開刀的前一天,我們又回了一次門診,和醫生討論超音波和胃鏡報告結果,做最後確認。在等待叫號前,我不斷複習著,要問醫生的問題,像是報告有什麼新的發現?會對開刀結果有什麼影響?開刀方式為何?傷口會有幾個?傷口多大?術後飲食如何控制等等。而母親最關心的卻是,她膽囊拿掉後,還能不能吃麵包...


我不知道要如何說出這一刻的心境,是一種無力感,或者是無奈嗎?


有一種,我真的在照顧一個老孩子,一個已經快失去判斷能力的孩子,又或者說媽媽這一生,其實都沒能真正學會如何思考與判斷。在身體不堪負荷時,卻還開著車出門。在面對開刀時,不能好好評估自己要面對的狀況,卻在乎一些枝微末節的問題。這一生被經濟問題所困,卻總是要當一個濫好人去救助別人。到頭來自己的保單都無法支付這樣一個小小的膽結石手術。


然而,最終峰迴路轉,醫生看了最後一次的腹部超音波,認為暫時不急著把膽囊切除了,建議我們可以長期觀察,有什麼變化再來看診即可。算是這場驚魂記中,最棒的結局了,也算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了吧。而母親也在獲知不用開刀後,立刻準備起隔日的媽祖繞境活動...


同一時間,和我年齡相當的朋友,其母親也因為身體狀況住院開刀,其他朋友關心她,她還應付的過來嗎?她說,其實大部分都是父親和舅舅在處理住院事宜,她並沒有機會插手太多。反倒是擔心下下週她要出國的機票,該怎麼處理才好,猶豫著要依舊成行還是取消。


而我這幾週請了無數假,跑了無數趟醫院,擔心保險、擔心手術與住院費、擔心母親手術沒人照顧、擔心她因為聽力問題無法接收正確的醫囑,所以更費勁心力的去了解她的病況和醫生的診斷。這幾年,總是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感受到當父母無法有智慧的處理自己的人生時,身為子女要額外負擔多少的壓力和責任。也許這是讓我提早成為大人的禮物吧?


感謝我自己,在歷經了一個多月的資訊轟炸,我還能穩定情緒,冷靜的處理這些大大小小的事,也感謝最終母親不用動手術,藉由這一次事件,再次提醒自己,當父母沒有能力照顧好他們自己,我更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論是我的健康或是經濟狀況。


越長大越明白,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公平的,能做的,就是當問題浮現時,接受它的發生,想辦法依照自己的能力去解決。


想跟自己說,這一個多月辛苦了,我們熬過來了,成爲更沈穩的大人了。(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真然-avatar-img
2025/05/03
辛苦了!加油! 祝福一切順心如意!
療心旅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05
真然 謝謝鼓勵與祝福! :)
雅米-avatar-img
2025/05/02
祝福闔家平安健康喜樂。
療心旅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02
雅米 謝謝你的祝福😌
avatar-img
療心旅人的沙龍
6會員
12內容數
時光,是最美的旅程。 我想試著專注於自己的感受,紀錄著那些隨著歲月流逝而起伏的情緒軌跡。
療心旅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剛決定結束婚姻關係時,我試圖想讓自己好起來,就像過往的戀情一樣,我知道我自己會好起來,但是我越努力,我就越徬慌、越無助,我試著在網路上找尋解答,找尋讓自己好起來的特效藥。事實是,走出低潮沒有特效藥,我只能接受事情的發生,並試圖與之共存。但當時找到的資訊,還是讓我做出了一些嘗試,我想在這裡一一記錄。
Thumbnail
2025/04/01
剛決定結束婚姻關係時,我試圖想讓自己好起來,就像過往的戀情一樣,我知道我自己會好起來,但是我越努力,我就越徬慌、越無助,我試著在網路上找尋解答,找尋讓自己好起來的特效藥。事實是,走出低潮沒有特效藥,我只能接受事情的發生,並試圖與之共存。但當時找到的資訊,還是讓我做出了一些嘗試,我想在這裡一一記錄。
Thumbnail
2025/03/28
這次來分享真正的野外經歷! 我過去一年多參與的野外內容,大多是去架設地震儀器,例如 geophone, smart solo...
Thumbnail
2025/03/28
這次來分享真正的野外經歷! 我過去一年多參與的野外內容,大多是去架設地震儀器,例如 geophone, smart solo...
Thumbnail
2025/03/28
插播日常紀錄一則,最近我們校區(University of Helsinki 的Kumpula campus )要蓋 新的Science high school大樓,沒錯就是個自然科學高中新大樓。 如圖,就在我們系館門口😆 看來以後上班會看到不少小鮮肉(痾,抱歉離題了…) 身
Thumbnail
2025/03/28
插播日常紀錄一則,最近我們校區(University of Helsinki 的Kumpula campus )要蓋 新的Science high school大樓,沒錯就是個自然科學高中新大樓。 如圖,就在我們系館門口😆 看來以後上班會看到不少小鮮肉(痾,抱歉離題了…) 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由夢境結束後 順延而湧出的那些
Thumbnail
由夢境結束後 順延而湧出的那些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和母親久違地回到三重縣。 那是我們四年來第一次回到故鄉。 那天,母親手持菜刀哭喊,父親拼命勸說的場景,像傷痕一樣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雖然這是我的故鄉,但我卻沒有感到一絲親切感,或許是因為那件事的影響。 確實,那天母親帶我來到宇治山田車站,還買了杯麵和《週刊少年Ju
Thumbnail
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我和母親久違地回到三重縣。 那是我們四年來第一次回到故鄉。 那天,母親手持菜刀哭喊,父親拼命勸說的場景,像傷痕一樣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雖然這是我的故鄉,但我卻沒有感到一絲親切感,或許是因為那件事的影響。 確實,那天母親帶我來到宇治山田車站,還買了杯麵和《週刊少年Ju
Thumbnail
20240420 不確定是否是因為夠清醒,在得知明確的開刀日期與目標後,昨晚父親休息的不錯,今天的精神狀況又更好了。與其再次說明明天的手術安排並且要他忍耐一下下,因為開完刀後為避免感染,將會回到加護病房幾天讓他更安全的恢復。
Thumbnail
20240420 不確定是否是因為夠清醒,在得知明確的開刀日期與目標後,昨晚父親休息的不錯,今天的精神狀況又更好了。與其再次說明明天的手術安排並且要他忍耐一下下,因為開完刀後為避免感染,將會回到加護病房幾天讓他更安全的恢復。
Thumbnail
父親出院了。 四月,一個磨人又倏忽的月份,好不容易把它走完,迎來父親在4/27日出院。 父親回家後的那幾天,其實我也開心不起來。
Thumbnail
父親出院了。 四月,一個磨人又倏忽的月份,好不容易把它走完,迎來父親在4/27日出院。 父親回家後的那幾天,其實我也開心不起來。
Thumbnail
匡噹匡噹的鳴聲響起,列車進站等待前的十幾分鐘,適合梳整思緒。我把隨手物件置放腳邊,坐在長椅上,望向那些耳語擁抱的人。我習慣猜測和想像。
Thumbnail
匡噹匡噹的鳴聲響起,列車進站等待前的十幾分鐘,適合梳整思緒。我把隨手物件置放腳邊,坐在長椅上,望向那些耳語擁抱的人。我習慣猜測和想像。
Thumbnail
近期在創作文學獎的散文,寫著寫著,寫到了生死別離,不禁又想起了外公。 想起國中、高中的周末,因為星期日早上要上大阿姨開的作文班,所以都會住在補習班樓上的外公外婆家,星期日早上九點上課,我總是拖到8:50才起床,果然住的越近越會遲到,每次我都只好快速的洗漱整裝後,匆匆下
Thumbnail
近期在創作文學獎的散文,寫著寫著,寫到了生死別離,不禁又想起了外公。 想起國中、高中的周末,因為星期日早上要上大阿姨開的作文班,所以都會住在補習班樓上的外公外婆家,星期日早上九點上課,我總是拖到8:50才起床,果然住的越近越會遲到,每次我都只好快速的洗漱整裝後,匆匆下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