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晶片地緣政治風暴,矽智財(IP)廠悄悄成為新主角。

撰文|企業策略研究室|2025年5月
在全球半導體景氣歷經2024年一波消費性電子寒冬後,円星科技選擇不守成,而是逆勢調整棋盤:一面擴張印度研發基地與中國的IP佈局,另一面直搗台積電最先進製程佈局核心,從6奈米、3奈米、乃至於2奈米預研,展現出一家台灣IP公司對產業未來主導權的野心。
產業風向轉變,IP不再只是配角
2023年円星科技M31嗅到變局。AI、5G、車用電子與HPC需求日益爆炸,傳統以SoC為核心的IC設計逐步往模組化、矽智財化邁進。研調機構預估全球IP市場將以年均16.7%的速度一路飆升,尤其高速傳輸IP CAGR更上看19%。
這不僅意味著市場擴張,更代表門檻升高,競爭進入技術領域的硬碰硬。
中國、高階、特殊製程:M31三線齊攻
円星科技M31的市場布局,也映照出台廠對全球地緣結構的深度思考。
- 中國線:靠「國產替代」政策拉抬,推升對28nm以上IP與高速介面的急單需求。
- 美國線:以高階手機晶片、雲端儲存為主力,客户集中但單價高,需精準應對技術演進。
- 台灣線:與TSMC的深度綁定,是円星M31進入先進製程的關鍵通行證,6nm、3nm IP持續導入,成功打造技術話語權。
同時,BCD、高電壓(HV)、eFlash等特殊製程平台,也讓円星的產品線橫跨面板驅動、電源管理、MCU等領域,不再受限於單一應用。
矽智財不是授權就好,是要跟著演化
技術演進從未停歇,円星M31從12nm、6nm延伸至3nm與2nm平台的高速傳輸IP,從USB4、PCIe到MPHY Gear 5全面部署。甚至已啟動eUSB2與PCIe PHY的2nm階段研發,提前卡位下一代高速SoC戰場。
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IP供應商得不斷預研、驗證、迭代,才能維持話語權。M31透過與晶圓代工廠聯手、提供客製化IP整合方案,搶占了嵌入式記憶體與通訊傳輸的關鍵位置,成為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浪潮中的重要拼圖。
技術獨立,不做客戶的敵人
值得注意的是,M31堅持「不自產IC」的定位,使其能與全球IC設計公司、IDM廠保持友好且長遠的合作關係,這在今日矽智財愈趨戰略化的時代,是難得的堅持。
「IP產業正走向矽智財外交的時代,円星科技M31從研發地圖到產品矩陣,全面轉骨,正是半導體新供應鏈時代下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