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PM 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叫 PM?
我認為PM 是職場上最常見卻角色最分歧的職稱。(另一個可能是工程師。)
你可能聽過這些說法:
- 我是 PM,負責定義產品功能、撰寫需求文件。
- 我是 PM,掌握時程、追蹤進度、管理專案風險。
- 我是 PM,主導 go-to-market 計畫、協調行銷活動。
每個人都叫 PM,怎麼做的事卻天差地遠呢?
這篇文章,我想釐清幾個關鍵問題:
- 職場上大概有哪幾種 PM?他們的工作差在哪?
- Product Manager跟 Project Manager 到底差在哪?
- 還有像 PCC 這種角色,和 PM 有什麼關係?
二、常見 PM 類型與延伸|快速搞懂角色差異與重點任務
🔹 第一層分類:Product Manager 跟 Project Manager

常見 PM
🔹 第二層延伸:加上形容詞後的各種專業 PM

加上形容詞後的各種專業 PM
雖然這些職稱都叫「PM」,但實際上他們的任務焦點、合作對象與評估指標差異非常大,在求職與職涯選擇上務必釐清。
三、Product Manager vs. Project Manager|三個面向搞懂兩者差異
雖然名字只差一個字母,但 Product Manager(PdM)與 Project Manager(PjM)在工作任務與責任範圍上,截然不同。以下是三個關鍵面向的比較:

Product Manager vs. Project Manager|三個面向搞懂兩者差異
簡單來說:
- PdM 負責「做什麼產品、為誰做」,並說服大家一起做出好產品。
- PjM 負責「怎麼做出來、何時交付」,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四、PCC 是誰?不是 PM,卻是 PM 最重要的戰友
PCC(Project Control Coordinator / Product Core Coordinator)雖然不掛 PM 職稱,卻是很多專案現場中最重要的推進者之一。
PCC 並不主導專案,但他們是專案中最靠近執行的角色,也是 PM 最重要的實戰搭檔。
PCC 通常負責:
- 料件進度追蹤、BOM 表維護與異動管理
- 打樣樣品協調、流程與打樣排程控管
- 對齊工程、測試、品保與工廠時程與產出節點
你可以把 PCC 視為 PM 的「實戰預備班」,許多企業會從 PCC 提拔為 PM。雖然不是 PM,但他是「專案現場的控場者」,能第一線知道東西來了沒、打樣是否延遲、問題是卡在哪裡的人事物。
所以PCC 就是 PM 的影子,學的是控場與跨部門協調,是最靠近PM的角色。
五、為什麼公司需要這麼多種 PM?
因為「產品能不能做出來」和「產品做得好不好」,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
- PdM 負責產品方向,對使用者與市場負責。
- PjM 負責執行節奏,對交付與風險負責。
企業規模不同,對 PM 的角色安排也會有所差異:
- 在新創公司階段,一位 PM 通常需要身兼多職,常常同時扮演產品經理、專案經理、行銷協調者、甚至營運執行者的角色。
- 在成熟企業中,職能劃分更為明確,會針對產品開發、專案管理、製造導入、行銷推廣等工作,設立不同類型的 PM。
這些差異反映的不只是分工,更代表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對組織運作、流程設計與產品成功的多維度思維與投入。
六、結語|找到你想做的事情,比搞懂PM的定義更重要
許多人在職涯初期會問:「我到底是產品 PM、專案 PM,還是其他 PM?」
其實,比起職稱分類,我認為更重要的是:
你想解決什麼問題?你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節奏?
如果你發現:
- 你喜歡研究市場趨勢、定義產品功能、關心用戶痛點? PdM可能是你的方向。
- 你擅長排時程、整合進度、懂技術與物料的流動?PjM 或 PCC 起步,是很棒的起手點。
- 你熱衷於產品如何上市、推廣與進入市場?PMM 這條路會很適合你。
以上的例子只是案例。當你了解自己的工作風格與思考慣性,才能找到真正適合的 PM 職涯方向。搞懂名詞很重要,但真正拉開職涯差距的,是你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在專案現場建立影響力與信任感。
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選頭銜,而是選「你想解決的問題類型」。
延伸閱讀|從 NPI 到 PM 類型區分
這篇文章是我整理「PM 系列文」的第三篇,如果你想了解產品導入流程,可以從這兩篇開始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