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書》胤征

雷冥-avatar-img
發佈於尚書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1. 原文


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2. 注釋


1. 羲和:傳說中掌管日月星辰的官名,此處指羲和氏族或其首領。

2. 湎淫:沉溺於酒色與享樂。

3. 廢時亂日:不守時間節令,擾亂天象與日常秩序。

4. 胤:夏王朝後裔,此處指少康或其子胤(據文義多認為為少康之子)

5. 征之:前往征伐羲和氏。

6. 作《胤征》:撰寫了《胤征》這篇記錄征討之事的文獻。


3. 白話文


羲和沉迷於酒色,荒廢政務,擾亂節令與天象秩序,胤便出兵討伐羲和,並寫下了《胤征》一文。


4. 總結


這段記述夏胤對羲和的征討,強調對荒政不法的懲治與恢復秩序的重要性。


啟示


君主荒淫怠政必招天譴與民憤


治國需尊時守序,不可妄亂天地之常


對違背天道與民意的行為應果斷懲治





一、


1. 原文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師。羲和廢厥職,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告于眾曰:「嗟予有眾,聖有謨訓,明徵定保,先王克謹天戒,臣人克有常憲,百官修輔,厥后惟明明,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官師相規,工執藝事以諫,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惟時羲和顛覆厥德,沈亂于酒,畔官離次,俶擾天紀,遐棄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聞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誅,《政典》曰:『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今予以爾有眾,奉將天罰。爾眾士同力王室,尚弼予欽承天子威命。火炎崑岡,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污俗,咸與維新。嗚呼!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其爾眾士懋戒哉!」


2. 注釋


1. 仲康肇位:仲康即位,治理天下。

2. 胤侯命掌六師:胤奉命統領六軍。

3. 酒荒:沉湎於酒,荒廢政務。

4. 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執木鐸之人巡街宣教。

5. 辰弗集于房:天象不按時出現在房宿,象徵天象錯亂。

6. 尸厥官:形同屍體般擔任官職,毫無作為。

7. 火炎崑岡,玉石俱焚:喻惡者不除,將連累善者。

8. 天吏逸德:官員失德,不遵天命。

9. 威克厥愛:以威嚴勝過仁愛可達成功。

10. 愛克厥威:若仁愛勝過威嚴則難成功。


3. 白話文


當仲康即位治理天下時,胤受命掌管六軍。那時,羲和荒廢職責,沉湎於酒,在其所治之地胡作非為。胤奉王命前往征討,對軍眾宣告說:


「啊,我的士兵們,古聖有言與訓,明智之君依照明確的典章施政。先王們恪守天戒,臣民遵守法度,百官各司其職,君主亦必明智英明。每年春天初始,遒人巡街以木鐸傳教,官員互相糾正,工匠執事業以規勸,如有不服從者,國家依法懲處。


如今羲和敗壞德行,沉溺於酒,擅離職守,擾亂天理,拋棄其應盡職責。在秋季的初一那天,天象未出現於預定位置,樂官擊鼓,農夫奔走,人民混亂,羲和像死人般無所作為,昏昧於天象,干犯了先王的禁戒。《政典》有言:提前擾亂者,殺無赦;延誤時序者,亦殺無赦。今天我率你們出征,是奉天命懲罰罪人。你們眾士卒齊心協力,輔佐我承行天子之命。」


「記住:火燒崑崙,玉石也會被焚;官員失德,其罪烈如猛火。要斬除罪魁禍首,對於被迫跟隨的人不加追究,對那些被污染的舊俗加以改造。唉!以威嚴節制仁愛才能成功;若以仁愛妨礙威嚴,則無法成事。你們眾士務必警惕!」


4. 總結


此文記述胤受命討伐羲和的始末,展現出君臣各守職責、天命不可違、違德當誅的價值理念,也反映出古代政教並舉與天象政治相連的思想。


啟示


君主與官員應恪盡職責,不可荒淫怠政


天象與政事相互感應,違德干天終遭懲罰


領導者需在仁愛與威嚴中取得平衡


國家制度有規,行之有常,方能安定社會





二、


1. 原文


自契至于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告》、《釐沃》。


2. 注釋


1. 契:商族的始祖,被封於商,為契。

2. 成湯:商朝的開國君主,推翻夏桀。

3. 八遷:指商族從契至成湯共遷都八次。

4. 亳:商湯定都之地,今河南亳州或偃師一帶。

5. 從先王居:遵從先祖所居之地,有尊祖重道之意。

6. 作《帝告》、《釐沃》:《帝告》與《釐沃》皆為記述商湯重大政治行動或誓言的文獻。


3. 白話文


從契開始到成湯,共遷都八次。到了成湯,才定居於亳地,這也是順從祖先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他作了《帝告》和《釐沃》兩篇文告來昭示天下。


4. 總結


本段簡述商族從始祖契到湯王之間的遷徙歷史,最終由湯王定都亳地,表現對先王舊居的尊崇,也說明商王朝在形成過程中經歷的遷徙與奠基。


啟示


國家興起往往歷經多次遷徙與積累


尊重先祖、順承傳統是政治合法性的來源


文獻與誓言是王者宣示德政與天命的重要方式





三、


1. 原文


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征之,作《湯征》。


2. 注釋


1. 湯:即成湯,商朝開國之君。

2. 諸侯:受命於天子、分治一方的地方領主。

3. 葛伯:居於葛地的諸侯,為不服從商湯命令的小國之君。

4. 不祀:不舉行祭祀,象徵不敬天、不遵禮,為失德之舉。

5. 始征之:開始討伐他。

6. 作《湯征》:《湯征》為記錄成湯討伐葛伯事的文獻。


3. 白話文


成湯出征諸侯,有個叫葛伯的領主不祭祀天地,違逆天道,於是成湯開始征討他,並寫下了《湯征》這篇文告。


4. 總結


這段記述商湯因葛伯失德不祭而興兵討伐,是他崛起並建立王朝前的行動之一,展現了以德服人與順天而行的理念。


啟示


君主必須尊天敬神、行禮祭祀,才能獲得正統地位


領導者討伐不義之人,是為了維護秩序與道德


文告如《湯征》不僅是軍事宣言,也是政治合法性的聲明





四、


1. 原文


伊尹去亳適夏,既丑有夏,復歸于亳。入自北門,乃遇汝鳩、汝方。作《汝鳩》、《汝方》。


2. 注釋


1. 伊尹:商朝開國功臣,輔佐成湯的重要賢臣。

2. 去亳適夏:離開商都亳前往夏國。

3. 丑有夏:「丑」同「醜」,表示厭惡、討厭,意指厭惡有夏的政治敗壞。

4. 復歸于亳:又回到了亳地(商都)。

5. 入自北門:從城北門進入。

6. 汝鳩、汝方:皆為人名,此處為伊尹回來途中遇見的人。

7. 作《汝鳩》、《汝方》:伊尹因此撰寫了兩篇文章或對話記錄,題為《汝鳩》《汝方》。


3. 白話文


伊尹離開商都亳地前往夏朝,因為厭惡夏朝的敗德亂政,便返回亳地。他從北門入城,途中遇見了汝鳩與汝方,於是撰寫了《汝鳩》和《汝方》兩篇文章。


4. 總結


伊尹對夏朝政治敗壞感到失望而回歸商朝,途中與人對話成文,展現了他對政局的觀察與政治理念的闡述。


啟示


忠臣關心國政,不僅實踐,也藉文辭記錄反思


政治理想不合時,賢者知所去就


與人對話交流常成為思想文獻的重要來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15會員
616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1. 原文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2. 注釋 1. 太康:夏朝君主,禹之子啟的兒子,為夏朝第三位君王。 2. 失邦:失去國家,指治理無道,國政混亂或政權被奪。 3. 昆弟:兄弟。 4. 須于洛汭:在洛水與黃河交會之處等候,意指流亡或避居。 5. 五子
2025/05/03
1. 原文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2. 注釋 1. 太康:夏朝君主,禹之子啟的兒子,為夏朝第三位君王。 2. 失邦:失去國家,指治理無道,國政混亂或政權被奪。 3. 昆弟:兄弟。 4. 須于洛汭:在洛水與黃河交會之處等候,意指流亡或避居。 5. 五子
2025/05/02
1. 原文 啟與有扈戰于甘之野,作《甘誓》。 2. 注釋 1. 啟:夏禹之子,即夏啟,夏朝的建立者。 2. 有扈:部族名,當時尚未服從夏啟之政權。 3. 戰于甘之野:在「甘」這地方的原野上發生戰爭。 4. 作《甘誓》:「作」為創作、制訂之意;《甘誓》是啟在戰前對軍隊發表的誓師
2025/05/02
1. 原文 啟與有扈戰于甘之野,作《甘誓》。 2. 注釋 1. 啟:夏禹之子,即夏啟,夏朝的建立者。 2. 有扈:部族名,當時尚未服從夏啟之政權。 3. 戰于甘之野:在「甘」這地方的原野上發生戰爭。 4. 作《甘誓》:「作」為創作、制訂之意;《甘誓》是啟在戰前對軍隊發表的誓師
2025/05/02
1. 原文 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2. 注釋 1. 禹:大禹,治水有功的傳說中聖王。 2. 別九州:劃分天下為九州,為中國古代地域區劃的起源。 3. 隨山濬川:「隨山」指順著山勢;「濬川」是疏通河川。 4. 任土作貢:「任」即順從、依據;「任土」即因地制宜;「作貢」
2025/05/02
1. 原文 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2. 注釋 1. 禹:大禹,治水有功的傳說中聖王。 2. 別九州:劃分天下為九州,為中國古代地域區劃的起源。 3. 隨山濬川:「隨山」指順著山勢;「濬川」是疏通河川。 4. 任土作貢:「任」即順從、依據;「任土」即因地制宜;「作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陸西星《封神演義》全書有四百多個人物,以下把有名有姓的人物儘量羅列。
Thumbnail
陸西星《封神演義》全書有四百多個人物,以下把有名有姓的人物儘量羅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東漢時代姚期的故事,並且通過籤詩的敘述,討論了不同版本的故事發展。通過分析光武帝在故事中的處理方式,提出了作者對於處理權力與職責的見解。文章著重於歷史故事與觀點解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東漢時代姚期的故事,並且通過籤詩的敘述,討論了不同版本的故事發展。通過分析光武帝在故事中的處理方式,提出了作者對於處理權力與職責的見解。文章著重於歷史故事與觀點解析。
Thumbnail
簡介《封神演義》的情節內容和書籍資訊。
Thumbnail
簡介《封神演義》的情節內容和書籍資訊。
Thumbnail
年羹堯(1680年3月26日—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峯[3]。原籍安徽懷遠,始隸漢軍鑲白旗,雍正元年抬入漢軍鑲黃旗,同進士出身,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間重要將領。
Thumbnail
年羹堯(1680年3月26日—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峯[3]。原籍安徽懷遠,始隸漢軍鑲白旗,雍正元年抬入漢軍鑲黃旗,同進士出身,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間重要將領。
Thumbnail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信可樂也。
Thumbnail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信可樂也。
Thumbnail
鄭厲公與大夫雍糾合謀殺死祭仲,祭仲的女兒雍姬知道後向父親告密,祭仲先下手為強,殺死雍糾,把屍體拋棄在周氏之池⋯⋯
Thumbnail
鄭厲公與大夫雍糾合謀殺死祭仲,祭仲的女兒雍姬知道後向父親告密,祭仲先下手為強,殺死雍糾,把屍體拋棄在周氏之池⋯⋯
Thumbnail
吒咤一時的鄭莊公去世了,大臣祭仲協助太子忽即位成為新的國君,後世稱為鄭昭公⋯⋯
Thumbnail
吒咤一時的鄭莊公去世了,大臣祭仲協助太子忽即位成為新的國君,後世稱為鄭昭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