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書》甘誓

雷冥-avatar-img
發佈於尚書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1. 原文


啟與有扈戰于甘之野,作《甘誓》。


2. 注釋


1. 啟:夏禹之子,即夏啟,夏朝的建立者。

2. 有扈:部族名,當時尚未服從夏啟之政權。

3. 戰于甘之野:在「甘」這地方的原野上發生戰爭。

4. 作《甘誓》:「作」為創作、制訂之意;《甘誓》是啟在戰前對軍隊發表的誓師之辭。


3. 白話文


夏啟在甘地的原野上與有扈部族交戰,並發表了誓師之辭《甘誓》。


4. 總結


這句記述了夏啟初立天下後面對反叛勢力「有扈氏」的軍事行動,並以《甘誓》激勵士氣,鞏固王朝統治。


啟示


政權建立初期需面對內部反對勢力


誓師文是領導者鼓舞人心、正名出兵的重要手段


文武並用,才能奠定穩固的政治秩序





一、


1. 原文


大戰于甘,乃召六卿。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則孥戮汝。」


2. 注釋


1. 甘:指甘之原,即發生戰事的地點。

2. 六卿:負責六種政事的高官,這裡指高級軍政人員。

3. 嗟:感嘆詞,表示召喚、呼喚。

4. 六事之人:負責軍政六事之人,即六卿。

5. 威侮五行:有扈氏不敬天地自然之道(五行:金木水火土),即違背自然秩序。

6. 怠棄三正:怠惰並拋棄三正(可能指三正之道,即政教、法制、德行)。

7. 剿絕其命:天要斷絕其命脈,讓其滅亡。

8. 恭行天之罰:恭敬地執行上天的懲罰。

9. 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軍隊不按部署作戰,即為違命。

10. 御非其馬之正:駕御戰車者不駕馭正確的馬匹,也是違命。

11. 賞于祖:遵命者,功績記錄於宗廟,得祖先保佑與嘉獎。

12. 戮于社:違命者,於社壇上處死。

13. 孥戮:誅滅違命者的家屬。


3. 白話文


在甘地發生大戰,夏啟召集六位大臣,說道:「唉!你們這些掌管軍政六事的人,聽我誓言:有扈氏驕橫無禮,冒犯天地五行,怠慢拋棄王道三正,上天已決定要滅絕其國運,如今我只是奉天執行懲罰。左翼若不進攻左方,你就是不服從命令;右翼若不攻右方,也是違命;駕車者若不駕正確的戰馬,也是違命。服從命令者,我會把他的功勞記入宗廟;若不從命,則在社壇斬首,我還要誅滅你的家族!」


4. 總結


這段文字展現了夏啟於戰前誓師的嚴肅態度,他以「天命」為出征理由,強調軍紀,命令嚴明,獎懲分明。


啟示


統治者常以「天命」正當化出兵


軍中賞罰分明是維持戰鬥力的關鍵


領袖應以明確指令與責任機制凝聚士氣與紀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15會員
618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1. 原文 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2. 注釋 1. 禹:大禹,治水有功的傳說中聖王。 2. 別九州:劃分天下為九州,為中國古代地域區劃的起源。 3. 隨山濬川:「隨山」指順著山勢;「濬川」是疏通河川。 4. 任土作貢:「任」即順從、依據;「任土」即因地制宜;「作貢」
2025/05/02
1. 原文 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2. 注釋 1. 禹:大禹,治水有功的傳說中聖王。 2. 別九州:劃分天下為九州,為中國古代地域區劃的起源。 3. 隨山濬川:「隨山」指順著山勢;「濬川」是疏通河川。 4. 任土作貢:「任」即順從、依據;「任土」即因地制宜;「作貢」
2025/04/30
一、 1. 原文 帝曰:「來,禹!汝亦昌言。」 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皋陶曰:「吁!如何?」 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2025/04/30
一、 1. 原文 帝曰:「來,禹!汝亦昌言。」 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皋陶曰:「吁!如何?」 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2025/04/30
一、 1. 原文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謨明弼諧。」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敘九族,庶明勵翼,邇可遠,在茲。」 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哲而
2025/04/30
一、 1. 原文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謨明弼諧。」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敘九族,庶明勵翼,邇可遠,在茲。」 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哲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承前文,目前傳世《尚書》的估計著成時代,時間跨度長達8個世紀,這並未把西元3-4世紀的偽古文部分算在內。  經過這麼長的時間,語言、語文有變化也是正常的。以下不以傳統的篇序,而以考證的著成時代,分成前後期,並舉例,看能不能看出什麼端倪。  前期取西周初年周誥部分的〈康誥〉,後期取戰國晚葉的〈甘誓
Thumbnail
承前文,目前傳世《尚書》的估計著成時代,時間跨度長達8個世紀,這並未把西元3-4世紀的偽古文部分算在內。  經過這麼長的時間,語言、語文有變化也是正常的。以下不以傳統的篇序,而以考證的著成時代,分成前後期,並舉例,看能不能看出什麼端倪。  前期取西周初年周誥部分的〈康誥〉,後期取戰國晚葉的〈甘誓
Thumbnail
魯桓公本想調和宋、鄭兩國的不和,豈料宋莊公不領情,魯桓公改與鄭厲公結盟⋯⋯
Thumbnail
魯桓公本想調和宋、鄭兩國的不和,豈料宋莊公不領情,魯桓公改與鄭厲公結盟⋯⋯
Thumbnail
來看蜀王本紀,華陽國志版。 蜀王本紀是一本不被當作正史的神書,據稱為西漢嘴砲戰神楊雄所做。楊雄本身是蜀人,這大概是他搜集的鄉野傳奇整理。 也有人懷疑不是,這基本不可考。 但常璩會採用,就表示資料誕生於東晉之前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可信與流通。
Thumbnail
來看蜀王本紀,華陽國志版。 蜀王本紀是一本不被當作正史的神書,據稱為西漢嘴砲戰神楊雄所做。楊雄本身是蜀人,這大概是他搜集的鄉野傳奇整理。 也有人懷疑不是,這基本不可考。 但常璩會採用,就表示資料誕生於東晉之前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可信與流通。
Thumbnail
蜀跟巴一樣,是當中原人皇的兄弟來到這裡時,就已經存在的古國。 關於古蜀國的記載,華陽國志也只有這麼一句話。 你如果知道更多的內容,主要出自《蜀王本紀》。 但常璩認為那些事情,應該發生在周朝,所以我們先往下慢慢看。而且按照常璩的寫法,也十分有趣。
Thumbnail
蜀跟巴一樣,是當中原人皇的兄弟來到這裡時,就已經存在的古國。 關於古蜀國的記載,華陽國志也只有這麼一句話。 你如果知道更多的內容,主要出自《蜀王本紀》。 但常璩認為那些事情,應該發生在周朝,所以我們先往下慢慢看。而且按照常璩的寫法,也十分有趣。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