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陸續收到大學演講的邀約,請我分享策展的經驗。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我看到了這十年中自己的成長與心境的轉變。策展,對我而言,不只是工作,而是一條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對話的路。這一路走來,有起點、有轉彎、有遠眺,也有回望。在這篇專欄中,我想以三個階段來分享我的策展人生~「我喜歡」、「我分享」、「我倡議」~這不只是策展的歷程,也是我在永續之路上的信念實踐。
我喜歡:影像是我與世界連結的語言
2014年回到故鄉台中,我重新開始了與影像的連結。2015年,我擔任電影《百味人生》的聯外製片與《愛琳娜》的行銷顧問,這兩部作品讓我深刻感受到,電影不僅是藝術的展現,還具有療癒的力量。每一部影片,都是創作者對社會的提問、對生命的回應。
2016年我應邀擔任華語電影展執行長,開始參與影展策劃,從2016年「人道、生態、農創」的主題、2018年「當代華語電影的真實與社會」的主題,到2019年以「微觀大世界下的秘密」展開的論壇影展,電影與觀眾之間的共鳴,深深打動我。那一刻我知道,我喜歡的不只是影像,而是影像所能啟動的改變。

2016年應邀擔任華語電影展執行長,開啟我的影展人生。
我分享:影展作為生命教育的實踐場域
2017年,我創辦了【心靈影展】。希望透過策展,將電影作為一種生命教育的媒介,帶領觀眾回到自己,重新傾聽內心的聲音。第一屆的主題『我・愛・夢想』,選片以認識自己、梳理關係、關心生命為主軸,映後座談邀請導演、學者與心靈工作者共同參與,希望讓每一次放映,不僅是觀影,更是一場深度的對話。
在獲得廣大迴響後,2019年的心靈影展更進階了!年度主題『生命的旅程~緣起不滅』,除了觀影,還增加了主題工坊,讓人們有機會親身體驗“被療癒”的感覺,有機會放下理性的頭腦與靈性的自己擁抱。
除了辦理影展,2020年我率領團隊積極爭取【影視扎根~校園巡迴映演列車】計畫,我們進入校園,帶著電影與討論走入師生之間。從城市到偏鄉,從小學到國中,我們用影像為載體,讓17所學校的孩子們在光影之中學習如何與自己和好、與世界共好。

【2020 影視扎根~校園巡迴映演列車】計畫,我們來到了最遠的一所學校:梨山國小
我倡議:永續策展力,從心之谷出發
2020年,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在台中秋紅谷景觀生態公園裡誕生,多年來四處遊走的我們終於有了一個可以長期耕耘的基地,也開始了空間策展的旅程。我們希望心之谷不只是展演空間,更是行動的起點。我們以「生態永續」、「文化永續」、「生命永續」為三大核心,推動綠色生活、心靈環保與行動轉化。
在心之谷,策展以多元主題活動的方式展現,是一次次從心出發、與人對話、引發內省與共感的過程。融合空間、影像、教育、市集、表演等多重元素,心之谷試圖打造一個可被感知、可被參與的永續生活實踐現場。
2023年我們首次在園區舉辦心靈影展,年度主題「永續之心~探索心靈與電影對話的永續旅程」,我們規劃了低碳展演、永續市集、環保手作工坊等多元內容,讓影展從「看電影」延伸到「活出永續」。2024年主題「幸福之心~和好・共好」,不僅訴說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共榮,也是一場跨領域共創的盛宴。
是的,心靈影展也進化了!我們與歐洲影展合作,引進優質作品;我們將影展內容納入「永續教育」的實踐,串聯SDGs、ESG與IDGs,讓永續不只是理念,而是可以被感受、參與、實踐的行動。

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的第一場活動,以電影《看見台灣》自我期許。
結語:策展,讓世界更有溫度
我認為策展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將腦中想法落地生根的過程,也是一種將愛與美好具體實踐於空間與時間之中的能力。
從2015到2025年,我用十年的時間,將喜歡的事結合理念的分享,再進而轉化為永續的倡議。我相信,當我們願意從心出發,保有利益大眾的思維,就能讓策展變得不只專業,更有溫度;不只影響觀眾,更能觸動人心。
願我們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成為那個點亮改變的人;
願我們都能以實際的行動,為世界增添多一分的美好!
本篇文章同時刊載於台灣公益新聞網2025/05/03 永續心動力》專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