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年總會說出令人貽笑大方或是 胡扯的話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種現象的背後其實可能涉及多層心理與生理的因素,並不單純只是「胡說八道」,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來理解:


1. 記憶與認知功能的自然衰退

隨著年齡增長,大腦處理速度、短期記憶和語言組織能力會逐漸下降。這使得他們在回憶事件、表達邏輯時,可能不夠精準或混淆時序,導致聽起來荒唐或矛盾。

例如:明明是兩件事,卻在講述時混成一件,年輕人聽來會感到「怎麼可能會這樣?」


2. 不同年代的知識框架與價值觀

老一輩人的世界觀、語言用法和社會背景與當代年輕人大不相同。他們可能引用的是過去流行的俗語、觀念或「鄉野傳說」,但年輕人聽來像是迷信或不合邏輯。

例如:「男人就是不能洗碗,會短命!」這類說法其實源自過時的性別角色觀。


3. 社交方式的改變與被忽略的反應

部分長者因感受到被邊緣化,會藉由誇張、離奇或有戲劇性的發言吸引注意力,試圖被重視、被聽見。他們也可能用這種方式來發洩內心的不安或幽默感。


4. 精神健康與神經退化

如罹患輕度認知障礙、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等,會讓人無法自覺地編造、不連貫、甚至不合現實的敘述。


5. 語言幽默與生活智慧的表達形式

有些看似「胡扯」的言語,其實是經驗的濃縮或比喻式的表達,但現代人不熟悉語境,容易誤解為錯誤陳述。

例如:「睡前吃點花生,夢裡才會有錢掉下來。」——這可能只是在鼓勵好好生活、積極思考的古早版說法。


結語

老人的話語,有時是回憶的碎片,有時是文化的遺緒,也可能是渴望被理解的方式。我們如果能抱著好奇與尊重去聽,或許能在「胡扯」中聽出智慧的痕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8會員
342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會對找工作沒有自信,通常與以下幾個心理與現實因素有關: 1. 自我價值感低落 過去如果有過被拒絕、表現不如預期或被否定的經驗,會讓人產生「我不夠好」「我不行」的信念,進而失去嘗試的勇氣。 🧠 心理運作:腦中會預演失敗,甚至還沒行動就已經感到挫折,為了避免再次受傷,就乾脆不去嘗試。 2.
2025/05/05
會對找工作沒有自信,通常與以下幾個心理與現實因素有關: 1. 自我價值感低落 過去如果有過被拒絕、表現不如預期或被否定的經驗,會讓人產生「我不夠好」「我不行」的信念,進而失去嘗試的勇氣。 🧠 心理運作:腦中會預演失敗,甚至還沒行動就已經感到挫折,為了避免再次受傷,就乾脆不去嘗試。 2.
2025/05/05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心流」(Flow)之間有著一種看似矛盾卻又互有交集的關係。 ✅ 什麼是心流(Flow)? 由心理學家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提出,心流是一種人在全神貫注投入一項活動時,進入「時間感模糊、思緒清明、動機自發」的最佳體驗狀態。 ✅ AD
2025/05/05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心流」(Flow)之間有著一種看似矛盾卻又互有交集的關係。 ✅ 什麼是心流(Flow)? 由心理學家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提出,心流是一種人在全神貫注投入一項活動時,進入「時間感模糊、思緒清明、動機自發」的最佳體驗狀態。 ✅ AD
2025/05/03
這些仙俠劇中「仙人」與「魔族/妖類」的設定,實際上常常是一種對現實社會階層、權力結構與偏見的影射,它們雖然包裹在奇幻與道術的外衣下,卻訴說著極具深意的社會隱喻。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對應方式與解析: 🌟 一、仙人 = 特權階層/體制維護者 他們代表「正統」、「秩序」、「天道」,但也可能傲慢、剝削、
2025/05/03
這些仙俠劇中「仙人」與「魔族/妖類」的設定,實際上常常是一種對現實社會階層、權力結構與偏見的影射,它們雖然包裹在奇幻與道術的外衣下,卻訴說著極具深意的社會隱喻。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對應方式與解析: 🌟 一、仙人 = 特權階層/體制維護者 他們代表「正統」、「秩序」、「天道」,但也可能傲慢、剝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想說的話有許多,但不知道從何說起,就連記憶也漸漸模糊,需要去認真回想某個記憶點,就像關鍵字一樣延伸出去。 我只能說:「一定不是年紀的關係!」畢竟時常發呆是我的標配,但不得不說,發呆是個能短暫逃離地球的好方法,但也不太建議過度逃離,畢竟自己都開始利用寫日記去增加印象了! 今日想討論的是『時間軸人生
Thumbnail
想說的話有許多,但不知道從何說起,就連記憶也漸漸模糊,需要去認真回想某個記憶點,就像關鍵字一樣延伸出去。 我只能說:「一定不是年紀的關係!」畢竟時常發呆是我的標配,但不得不說,發呆是個能短暫逃離地球的好方法,但也不太建議過度逃離,畢竟自己都開始利用寫日記去增加印象了! 今日想討論的是『時間軸人生
Thumbnail
原來過去的20年,我根本沒在認真生活。
Thumbnail
原來過去的20年,我根本沒在認真生活。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你上次和什麼人有過真正交流的對談是什麼時候? 人老了的一個標誌是步步為營的機巧,有人說那是「世故」。年少時很容易和人交心,星夜相談也無妨,兩肋插刀也很可以,那是全無戒備,不怕受傷把自己全盤交了出去。
Thumbnail
你上次和什麼人有過真正交流的對談是什麼時候? 人老了的一個標誌是步步為營的機巧,有人說那是「世故」。年少時很容易和人交心,星夜相談也無妨,兩肋插刀也很可以,那是全無戒備,不怕受傷把自己全盤交了出去。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中年人說的話年輕人都不愛聽。那是因為,因為生而為人在心裡內在對自我的質疑、對他人的懷疑、對世界的不信任!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為那個「別人口中不好的自己」!而「年紀」是我們用來在時間裡尋找,尋找自己想要成為的樣貌!然後在年紀中,尋找到好好成為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中年人說的話年輕人都不愛聽。那是因為,因為生而為人在心裡內在對自我的質疑、對他人的懷疑、對世界的不信任!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為那個「別人口中不好的自己」!而「年紀」是我們用來在時間裡尋找,尋找自己想要成為的樣貌!然後在年紀中,尋找到好好成為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當想到老年人,浮現在你腦海的五個詞語會是什麼呢? 是疾病、健忘、動作遲緩,抑或是成熟、智慧、自在?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是駕訓班表示40歲以上的報名者要多收一千元,理由是年紀大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學習,令民眾抗議業者「年齡歧視」。 如果你認為業者的說法不無道理,那很有可能就落入了年齡認
Thumbnail
當想到老年人,浮現在你腦海的五個詞語會是什麼呢? 是疾病、健忘、動作遲緩,抑或是成熟、智慧、自在?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是駕訓班表示40歲以上的報名者要多收一千元,理由是年紀大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學習,令民眾抗議業者「年齡歧視」。 如果你認為業者的說法不無道理,那很有可能就落入了年齡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