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往認識自我的道路前進,看見只是自我覺察的開始。
1.關係中的討好型性格。不自覺的跟隨著對方想要的生活方式前進,總是將自己的感受放在最後面。
以為這是提供對方情緒價值,卻在一次次的退步後感到委屈。
A:正視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確認這樣的生活方式是自己也想要的嗎?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不要因為恐懼而害怕關係的結束。
2.總有人會用他的觀點及審美來評價你的穿著打扮及外表。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需要做些改變,不然是不是顯得過於固執己見。是不是應該用更開放的心去面對別人的建議,而不是視為批評。
A:你的穿著打扮及外表也讓你覺得不舒服了嗎?為什麼要因為別人的觀點來懷疑自己?因為對自己不夠自信、太在意別人的評價及看法。
你可以允許別人有他自己的觀點及審美,但那不是你的。看不順眼是他個人的問題,你並沒有防礙到任何人。你在意的是別人對你的評價及看法,而不是你這個人真的有問題。不需要因此質疑自己,而是不要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及看法。
3.因為做自己而感到罪惡感。給自己貼上活該一個人生活、自私的標籤。
這一切源自於在自己的認知裡,因為選擇做自己而切斷關係是很自私的行為。
A:想想這段關係是否帶給你快樂及舒適感。在關係裡你是否能保有自己,在適當的妥協後有沒有讓你們的關係升溫。你是處在一段彼此成就的關係,還是單方面的討好、遷就。
只要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起相對應的責任,就不該用對錯來衡量。一個人只是一種狀態與你的選擇無關,與其在一段不快樂的關係裡。學會和自己相處,在一個人的時間裡學習、成長。靜待更匹配的關係及人來到你的生命。
透過自由書寫的方式,看見自己每天的發現。透過內心的投射,記錄覺察之路的轉變。
透過這樣的練習,每天多認識自己一點。
學習愛自己的第一步是:為自己負責,不再為別人而活。
肌肉記憶就如同習性,重覆只是意味著自己還有未完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