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的社區坐落在台北近郊的山谷裡,從我住的山頂到山谷溪邊,蜿蜒的道路就有二公里多,從清晨至深夜都有人在散步,散步的人都是熟年以上,幾乎看不到年輕人與小孩子。
因為最近出了一本有關退休準備的書,應邀演講相關主題時看看聽眾,八九成以上都是女生,不免嘆息而感嘆:「男生到哪裡去了?男生比女生更需要為退休做準備啊!」
這些年世界各國均有類似的研究,而結論也都很一致:熟齡喪偶或離異而沒有再婚的話,男生平均壽命會少七至十歲,而女生沒有影響,甚至壽命還會更長。這個調查結果很容易解釋,因為在家居生活中,女生往往處於照顧者的位置,幫先生打理飲食起居,因此也比較注重健康,同時女生會有很多除了工作外的手帕之交,也樂於參與社區活動以及各種熟齡的學習課程,因此有足夠的精神寄託。
對於男生而言,退休後來自工作上既有的人際關係失落後,很難在熟齡之後才透過社會參與建立新的長期關係,往往就宅在家裡不出門,即便出門也是到圖書館看報紙。不信的話,隨便找一個平常日到台灣任何一個圖書館,在那邊閒閒地翻報紙雜誌打發時間的熟齡朋友中,十個有九個半一定是男生。
但是不管清早或晚上在社區公園跳舞做操的人,十個也有九個是女生,這也難怪女生的壽命遠較男生長了。以台灣來說,再七年後,老人將佔全部人口的五分之一,進入超高齡社會,那時台灣的女生將佔六成,而男生只佔四成。再過二十多年,女生會超過三分之二,男生只剩三分之一。
如果以出生率來說,自然生產生男的機會略高於女生,然後因為男性意外死亡率較高,等到二十五歲,男女數量就接近均等,然後維持到五十歲後,男性的死亡率又大於女生。
除了男生的健康習慣不如女生之外,其實在演化上,上蒼也偏愛女生,不只人類,大部分動物的壽命,也是雌性高於雄性,以物種在演化的競爭壓力下,只要環境不利資源有限時,存活下來的一定絕大部分是母的,對種族存續來說公的只要留個百分之三、百分之五就綽綽有餘了。
人類也是物種,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況,比如說大規模的瘟疫,疫情過後,一定是女的存活率遠大於男的,甚至一般的傳染病,比如說腸病毒或新型流感,男性重症或死亡率也都高於女性。
如果上蒼比較偏愛雌性,那麼身為男性,就更應該擅自珍重,勤奮努力了。
也因為感嘆於來聽我講退休主題的熟齡朋友都是女生,這些日子以來我仔細觀察在社區散步的人,果然十之八九是女生。
想起有個調查,有個旅行社針對即將退休的上班族問:「退休後最想做什麼事?」絕大多數人都寫「旅行」,然後再問:「最想跟誰去旅行?」男生幾乎都回答:「跟太太。」女生卻一面倒的寫:「跟朋友。」
親愛的男性同胞們,小心一退休就被老婆給拋棄了,男人當自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