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與自省的孩子才能擁有幸福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人說,這個時代,有很多孩子成了「對人不感激,對物不珍惜,對事不盡力,對己不克制」的敗家子。

    因為現代的父母普遍來說,孩子是愈生愈少,個個都是呵護得無微不至的小寶貝,而且在這個物質太豐盛的世界裡,每個孩子幾乎都是要什麼就有什麼,甚至孩子還沒開口,東西就堆滿了他們面前。

    當孩子習慣了世界總是以他為中心而旋轉,一開口東西就出現,而且往往是馬上要,立刻就要,不懂得什麼是等待與克制,更以為他擁有的一切東西都是理所當然,都是他應該立刻得到的,久而久之養成對人不懂感激,對物品不知道珍惜的態度。

    有研究發現,這種從小處在要任何東西都可以不勞而穫的孩子,最後他會非常不快樂。長大進入社會,也因為人緣不好而容易遭遇許多挫折或工作上的困境。

    回想起成長時代是物質相對匱乏的我們,單純的生活反而培養了我們專注的能力,而且因為當下的匱乏,反而激發出對未來的憧憬與因為強烈渴望而努力不懈。

    有經營之神之稱的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先生主張「瘦鵝理論」。他發現曾經被餓得半死的鵝,之後只要看到食物就會不斷地吃不斷地吃,不會停止,於是就能夠很快長大。但是那些從來都不缺食物的鵝,對吃東西就沒有太大興趣,常常吃兩三口就停下來不吃了。

    相對於人來說也很類似,許多的孩子在父母寵愛與周全照顧之下,已經不知道什麼是感謝,對生活也沒有什麼熱情,更糟的是,對周遭事物也會愈來愈無感,進而無法自省,慘的是,整個人就虛無掉了,對什麼都不在乎,甚至喪失了生命的意義感。

    因此,讓孩子學會對自已擁有的一切能有發自內心的感謝,成了當代父母教養上最大的課題,也是最困難的挑戰。

    解方除了父母親生活中要常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感謝這種身教與言教之外,我覺得另外比較直接的體驗是帶著他們當志工,服務別人。假如有機會到偏鄉去幫助那些生活匱乏的弱勢孩子,或者到育幼院陪伴沒有父母照顧陪伴的孩子,也許能夠讓他們體會到自己擁有的一切其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

    若是家長有足夠的預算,鼓勵中學以上的孩子到國外的偏鄉當志工,用更長的時間進入完全不同的社會環境,相信改變孩子的力量會更明顯。

    當孩子開始看見別人的存在,懂得感謝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再來才能夠培養他們自省的能力。

    學會自省是很不容易的,小時候家長可以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想――假如我變成他,那我會有什麼感覺?

    可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他們不見得願意乖乖聽你擺佈,去反省他的所作所為,那麼父母親又可以做些什麼呢?

    希臘雅典戴爾菲神殿裡刻著警世名言:「認識你自己。」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就常常以此自問,並且說,一個未經檢視與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

    若從現實生活的層面來講,也只有在一個人知道自己的限制時,才能夠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能力,這就需要反省的能力。

    在我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始終覺得養成閱讀的習慣是很重要的。閱讀有非常多的好處也是面對未來高度競爭的社會,許多基本能力養成的最重要基礎。但是除此之外,一個人自發性的閱讀,也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因為我們在閱讀中讀到的是自己,我們因讀書而認識了真正的自己。

    在閱讀時,與其說我們在傾聽作者的想像,不如說我們正在描繪自己的渴望,可是若沒有藉由閱讀,我們也許永遠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渴望與特質。

    所以,自省的能力,可以從閱讀習慣的養成中來建立。

    從學生開始,我的案頭,我的行事曆,我的筆記本總是抄錄著一則又一則名言佳句,在每天每個時刻面對選擇時來提醒著自己。

    比如說,張曉風的這段話,是當年我的座右銘,也是現在我送給我孩子的話:

「學會為陽光感謝――因為陰晦並非不可能。學會為平靜而索味的日子感謝――為風暴並非不可能。學會為粗食淡飯感謝――因為飢餓並非不可能。甚至學會為了一張猙獰的面目感謝――因為有一天,我們中間不知誰便要失去這十分脆弱的肉體。」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0
自從1880年德意志帝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明確規定公務員與勞工,在六十五歲應該退休並且接受政府的照顧,從此似乎一錘定音,至今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以六十五歲左右當作退休年齡,並且依此實施退休金制度。     但是當時德國平均壽命才四十多歲,換句話說,只有很少數的人有機會活到能夠領退休金的年齡,若是依同樣
Thumbnail
2025/05/10
自從1880年德意志帝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明確規定公務員與勞工,在六十五歲應該退休並且接受政府的照顧,從此似乎一錘定音,至今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以六十五歲左右當作退休年齡,並且依此實施退休金制度。     但是當時德國平均壽命才四十多歲,換句話說,只有很少數的人有機會活到能夠領退休金的年齡,若是依同樣
Thumbnail
2025/05/09
對於生命之旅,不管選擇怎麼過,我總覺得人是不可能迷路的,只要我們對於很快速的達到某個特定目標不是太在乎的話。   只可惜大部份的人從小經過無數次的考試,習慣萬事萬物都有標準答案;長大進入社會工作,也被月報表、季報表、年度目標給追著跑,我們的人生就在完成一個又一個績效中過完。   
Thumbnail
2025/05/09
對於生命之旅,不管選擇怎麼過,我總覺得人是不可能迷路的,只要我們對於很快速的達到某個特定目標不是太在乎的話。   只可惜大部份的人從小經過無數次的考試,習慣萬事萬物都有標準答案;長大進入社會工作,也被月報表、季報表、年度目標給追著跑,我們的人生就在完成一個又一個績效中過完。   
Thumbnail
2025/05/08
  卡珊德拉是特洛伊戰爭時代的女巫,命運讓她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但是天神卻又詛咒她,將沒有人會相信她的預言。     或許這就是身為先知的痛苦,當然,在這個時代,先知也許是化身為科學家,記者,或者關心社會的革命家或環保人士吧!面對即將來臨的災難大聲示警,卻沒有人相信或理睬,這種心理壓力與折磨,從古
Thumbnail
2025/05/08
  卡珊德拉是特洛伊戰爭時代的女巫,命運讓她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但是天神卻又詛咒她,將沒有人會相信她的預言。     或許這就是身為先知的痛苦,當然,在這個時代,先知也許是化身為科學家,記者,或者關心社會的革命家或環保人士吧!面對即將來臨的災難大聲示警,卻沒有人相信或理睬,這種心理壓力與折磨,從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Thumbnail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