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組生打破刻板印象的逆襲之路|用AI放大軟實力,打造職涯優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C,我大學讀的科系是純文組,工作四年間做過了幾個工作,包括活動企劃、社群經營、行政庶務,但結果都不是很好,也被資遣過,是不是文組的都比較難找有發展性的工作?」一位苦惱的年輕朋友問道。

 

我回答:「由於以前台灣主力是是工業與科技業,所以傳統印象上確實理組的出路比較明確,選擇也比文組多,但是其實文組的學生還是有很多別人沒有的優勢喔!

尤其是隨著科技進步,很多技術上的門檻都降低了,像是現在有AI,人人都可以寫出不錯的程式碼,不會寫歌和繪圖也沒關係,只要有不錯的點子都可以用AI幫你實現,此時受過更多人文訓練的文組人優勢就出來了。」

 

朋友維持著疑惑表情,接著說:「文組跟AI合作會有什麼樣的優勢啊?」

 

「文組的訓練中包含語言跟溝通能力,盡管AI可以即時翻譯,但在跨文化溝通的理解上還是有所不足;文組找脈絡、規律,以及批判思考跟邏輯推理的能力也是很難超越的,尤其現在AI越來越強,更需要有人去處理倫理、人與科技互動的問題。

還有AI也許有能力寫出不錯的文案與小說,但還是不如真人寫出來的能打動人心;最重要的是,每個人要清楚自己到底有哪些技能可以轉用到不同產業去,再把這些技能用很具體的方式敘述出來,運用自己獨特的經歷,告訴別人自己能帶來什麼價值。」

--------------------

許多人有著「念文組很難找到好工作」這樣的刻板印象,或是「能力不夠念理組的才會去填文組」,認為文組生難以跨領域轉職。

 

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人文科系在傳統觀念上固然有其劣勢,但是在AI的浪潮之下,人文學科正在經歷著質變,與AI的結合放大了他們原有的優勢。

人文科系與AI結合的質變

傳統觀念通常將人文科系的優勢歸結於優異的溝通技巧、敏銳的人際互動能力、深厚的研究與分析功底;我在這裡舉出幾個科系的特點,以及與AI協作提升競爭力的可能性。

  • 中文系:書寫與表達能力突出,善於精準掌握人心與細膩情感,但在求職市場上的需求不明確;AI大量產生內容的今天,能夠真正「打動人心」的溝通能力反而更顯珍貴,因為每個讀者的平均程度提升,對於優質文案策劃與品牌故事的深度需求也在增加。
  • 歷史系:具備深厚的分析與研究能力,邏輯思維與脈絡理解清晰,但常被認為與市場需求脫節;在資訊爆炸的今天,其「脈絡化能力」與「趨勢分析能力」,在相關議題的聯想與AI協作分析下,能成為企業進行商業分析與風險預測的重要技能。
  • 哲學系:批判性思考、邏輯推演極為突出,但普遍被質疑實務技能不足,難以立即轉換成職場表現;雖然AI有推出具推理能力的模型,但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倫理判斷與批判性思考,其對哲學思維的長期薰陶成為AI倫理設計、使用與管理的重要基礎。

 

如何盤點並強化可遷移技能

那麼文組的畢業生該如何掌握這波AI浪潮,將傳統「劣勢」轉化成新時代的競爭優勢呢?

必須先清楚理解自己的「可遷移技能」,例如溝通、協調能力、研究與分析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與批判性思考,這些都是各行各業中非常寶貴的跨領域資產。

將這些軟技能有效連結到特定產業需求上,尤其是AI時代急需的角色,例如產品經理、使用者體驗設計師(UX)、數位轉型、AI倫理相關職位等。

在媒合工作時,也要善用說故事的方式呈現自己的經驗,將過往的學術成就與職涯適應性轉化成具體的價值,來有效說服未來的雇主



許多的研究顯示,AI將在未來的職場大量接管重複性高、規則性強的工作,且會降低很多技術的入門門檻,這時將是人文科系展現軟實力的最佳時機

人文科系畢業生透過有效盤點、包裝與連結自己的可遷移技能,將能創造出更大的職涯可能性;這就是人文科系的質變,從傳統的弱勢定位,轉而成為AI時代下的稀缺競爭力。

 

朋友們,你也是人文科系出身的嗎?看了以上的探討,你是否也有思考自己在AI時代的優勢呢?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

 

#CarryKuoOnBoard

延伸閱讀

什麼是職場馬拉松的致勝節奏?|找尋專精到跨界的關鍵時機

校園與職場銜接的調適之道—給新鮮人面對自我角色衝突的三個建議

在成長與成功之中迷路了嗎?|商業分析5步驟幫你邁向成功

 

讓我們有更多連結👇😊

Medium | X | Facebook | Instagram | Threads | Linked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2025/05/12
以前真的不知道哲學系是幹嘛⋯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2
彼得 沒錯,武術不只修身也是要修心的阿~
麥康納-avatar-img
2025/05/12
學歷/學校教育是挺落後的指標,現在的職場,求職卻是最新的前沿 現在的學生,學生時代就要早點改觀轉念,時時想想自己出社會以後要的role跟位置比較實在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2
麥康納 沒錯,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要盤點技能,並跟想入職的職業所需來比較,不要陷入學歷、科系的死框架中~
Emma Tsai-avatar-img
7 天前
UX /UI 設計師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轉職行業,我3年前自費上課半年,拿結業證照本來當時也想轉這個,後來又轉彎了XD 這個行業國外目前的需求比國內還大,真心建議可以試喔~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Emma Tsai 懂文化懂溝通再加上設計技術,真的大大加分!
Tera-avatar-img
2025/05/12
隨時盤點技能並保持level up 比學歷更重要呢~ 各組都有其優勢,清楚自己的優勢並運用是王道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3
Tera 隨時盤點自己真的很重要,利用優勢幫助自己前進~
Sylvia-avatar-img
2025/05/12
欸,不是,設計系也是文組啊😆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3
Sylvia 是啊,Sylvia提到的正是很多人會有的盲點,而我們被諮詢者就要想辦法引導對方思考,還要小心別讓對方覺得被指責而造成反效果~
avatar-img
CK On Board
341會員
214內容數
使用專案管理與商業分析的角度,分析並分享在職場與商場的所見所聞, 來與CK一起討論職場管理心法 & 人際關係心得吧!
CK On Board的其他內容
2025/05/08
第一份工作首重成長性,先從擅長領域出發,累積資本後再拓展舒適圈。 職涯規劃就像一場馬拉松,前期專精打基礎,然後策略性補足自身短板。
Thumbnail
2025/05/08
第一份工作首重成長性,先從擅長領域出發,累積資本後再拓展舒適圈。 職涯規劃就像一場馬拉松,前期專精打基礎,然後策略性補足自身短板。
Thumbnail
2025/05/01
自律是有限能量非無限,關鍵在於找對方法建立系統。 透過本文的兩大關鍵,建立好系統讓自律習慣自動化。
Thumbnail
2025/05/01
自律是有限能量非無限,關鍵在於找對方法建立系統。 透過本文的兩大關鍵,建立好系統讓自律習慣自動化。
Thumbnail
2025/04/28
AI助力工作如何不混亂?人類需負責決策與成果,不能將責任推給AI。 透過RACI矩陣,釐清人類與AI在工作中的角色與責任,避免本末倒置。
Thumbnail
2025/04/28
AI助力工作如何不混亂?人類需負責決策與成果,不能將責任推給AI。 透過RACI矩陣,釐清人類與AI在工作中的角色與責任,避免本末倒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中文系畢業能幹嘛?」這句話從上一輩問到現在,至今還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
Thumbnail
「中文系畢業能幹嘛?」這句話從上一輩問到現在,至今還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學歷是求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一切,對於在職專班的誤解也需要重新認識。進行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學歷對就業的影響。
Thumbnail
學歷是求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一切,對於在職專班的誤解也需要重新認識。進行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學歷對就業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