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前總統蔡英文女士出訪歐洲,到了立陶宛。
通常政治人物的貼文我不會太留意,不過她參觀了立陶宛的新創農業科技Leafood。
我過去其實對這種「垂直農場」其實有點意見,畢竟我們誰都不知道,到底一天24小時光照下長出來的菜,會不會造成一些養分的含量發生變化之類的;不過也沒什麼證據證明有或沒有,所以就是keep my mouth shut就是啦。不過,我的一位網友卻注意到蔡女士提到的數具有點兜不攏。

圖片擷取自蔡英文臉書
我當初看到只覺得,立陶宛的人是很少嗎?怎麼吃那麼少的菜。
但是我的朋友很認真的去算了:
看了一下立陶宛人口約280萬人,依其官方統計人均年新鮮蔬菜消耗69公斤(遠低於世衛建議的120公斤),算下來全國每日蔬菜需求為529公噸。這樣1000公斤四捨五入也至多是0.2%,怎麼樣都不可能到10%。或許中間有資料騰寫的錯誤。
我一開始看了一下,也沒想太多。但是他的貼文一直跳出來,最後我乾脆自己也算了一下,發現一天1000公斤大概是立陶宛一日蔬菜所需的0.19%。
然後我就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於是我就問AI,再怎麼算也不可能是10%啊。AI說,這個1000公斤的確是對的。
可是,10%實在太離譜啦。
然後,AI就說:
你要不要我幫你查清楚這個 10% 說法最早出自哪個來源,並追蹤它的上下文?
當然好啦!結果,這次AI沒有讓我失望,查到連結啦!
就在這篇新聞裡面,Leafood的老闆說:
"Lithuanians consume about 10,000kg of lettuce a day. As Leafood's farm is producing about 1 ton per day, that would cover 10% of the domestic consumption."
所以,一天1000公斤是佔萵苣(lettuce)的10%,不是所有青菜的10%,當然也不是所有蔬菜的10%啦!
我個人的感想是:介紹的人當然會讓自己公司的成績聽起來棒一點,所以就用了萵苣的10%而不是全部蔬菜的0.19%。
最後,我覺得像立陶宛這樣冬天很長又很冷的國家,垂直農場是真的蠻好的。至於臺灣,我倒是不覺得有此必要,畢竟這樣生產的蔬菜,就算不討論價錢,應該碳足跡也是很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