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當年第一天上講臺的時候,我連呼吸都覺得吵。
學生們坐在臺下,有人在吃東西,有人在挖鼻孔,還有人用手肘戳旁邊的同學說:“新老師的衣服像藝術展導覽員。”
我本來準備了一個“開場白”,結果張嘴之後直接跳到正文。
整個流程像極了“照本宣科+上臺恐懼綜合症”的混合型災難。
那天我滿腦子都是:
我是不是進錯行了?
我是不是講太爛了?
我是不是明天就會被炒掉?
結果下課後,我偶然在一個學生的筆記本角落看到一句話——
> “新老師講話有點卡,但感覺挺認真。”
就這幾個字,像在一整個沉悶午後裡突然打開了一扇窗。
也許我不是個“完美老師”,但我可以是一個願意慢慢學著成長的大人。
後來,我會帶學生跑美術競賽、在體育館給他們拍照、熬夜改他們畫的草稿。
從站不穩講臺,到能被喊“林導”,中間隔了多少次心虛、懊悔和“我真的不適合”的夜晚。
---
### 🎯 那你呢?
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站在眾人面前的樣子嗎?
是上臺報告、擔任主持、表演節目,還是——
像我一樣,把教案背成了一場悲情演講?
歡迎你留言告訴我你的“第一次上臺”記憶👇
我想收集每一個真實又可愛的你。
---
🖊我在連載一部以教師為主角的小說,名字叫《我們曾一起走過的光年》。
寫的是那些我們在校園中相遇、互相改變,又最終揮手告別的故事。
如果你也曾因為一個老師或一群學生,記住某個夏天,那你會喜歡這部作品。
🔗 點這來看連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