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醉心於西方小說,一拿到原版書,總是會翻一翻摺頁,一窺究竟:到底長得如何?穿什麽衣服?歐美作家一亮相,身上的裝扮,五花八門。有一本書甚至解讀詩人小說家,如何為自己呈現一幅自畫像。此書名叫《作家的衣櫃》。
寫作是一樁奇妙的行業。作家大多不是上班族,但成名之前難免要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偶爾也要加班。有些雖然擔任教職,一旦入不敷出,則要兼差,如史提芬金一度在洗衣店打工。有些則是大學老師,待遇優渥,當然可以利用閒暇,埋首創作,例如《愛的故事》作者西格爾本身是耶魯大學教授,開設希臘悲劇課程。
嚴格說來,作家尚未推出作品之前,只能算是「黑戶」或是「寫作人」。要是作品上市後,無法打出知名度,則可以歸入「幽靈」,有形體卻不見人影(absent presence )。要是爆紅,利將如影隨行,而身上行頭,必然為之大變。遙想上個世紀,《洛麗塔》作者納博科夫成名前,到英倫劍橋大學進修,背後有獎學金資助;大詩人艾略特出身美國富裕世家,一度經濟困頓,老家總是要出手援助。可想而知的是,當時他倆絕不可能到倫敦西米羅街去訂做西裝大衣。
如果要深入了解作家的秘密,不妨參考英國作家毛姆在《尋歡作樂》的說法。他借用筆下角色阿顯頓侃侃而談,好比說,作家真是飽經憂患,起先必須忍受貧困和世人的冷漠,等到取得成就後,也必須應付任何意外。其成敗有賴於喜怒哀樂的公眾。他得任憑下面這些人的擺佈:記者、攝影師、編輯、稅務官、上流人士;有的女人想嫁給他,有的女人要和他離婚;陌生人前來借錢,態度認真的年輕人要他指點寫作、經紀人、出版社、評論家、自己的良心。
作家功成名就之後,當然會得到補償。無論何時,只要他心裡有什麽事,不管是令他不安,好友往生的哀痛,得不到回應的相思,受到傷害的自尊心,還是對於他曾好心相待的友人背信棄義的憤怒,他只需要寫成白紙黑字,創作出故事或散文,好讓自己徹底忘卻。他是位「自由人」!
英國暢銷作家毛姆
毛姆是位超級暢銷作家 ( 1874-1965 ),早年中譯本不多,品質也良莠不齊。因此要親炙毛姆,只好求助於英文原版。近日,大陸譯林出版社推出《毛姆作品集》,無疑是傳來佳音。毛姆初試啼聲之際,正是意識流小說當道,擅長敘說故事的特質,卻不得文評家的青睞!但在讀者口中叫好,在出版商眼中則叫座,足見讀者跟出版商合力打了評論家一巴掌!
毛姆早年以撰寫劇本起家,日進萬金,生活無後顧之憂,接著便改寫小說。不管是短篇故事或長篇小說,篇篇精妙,本本奇特,字裡行間時時閃出智慧的光芒。這跟喬伊斯、吳爾芙相比,一點也不遜色!他天生口吃,但上帝暗地補償一支妙筆,讓他半輩子可以悠然創作,其足跡更遍及歐美亞三洲,如此閱歷跟點點滴滴納入故事,讀者不免嘖嘖稱奇。看來,毛姆已登上作家的最高境界!在此推薦《毛姆短篇小說精選集》、《尋歡作樂》、《刀鋒》、《彼時此時:馬基雅維利在伊莫拉》、《月亮與六便士》、《總結》(毛姆寫作回憶錄)等。
俄國作家納博可夫
我該感謝誰呢?也許是時時照拂人類命運的精靈,也許是會逗幸運兒開心的溫柔鬼 魂。
——納博可夫《說吧,記憶》( Speak,Memory)
納博可夫 ( Vladimir Nabokov ) 最醒目的行頭,就是襯衫口袋繡出大寫 V 。出身於俄國大戶,父親曾擔任帝俄高官。俄國革命之後,家產一夕之間,蕩然無存。1920年代,舉家流亡柏林。不幸的是,他父親遭到暗殺,不久又跟未婚妻解除婚約,寫起文章,不免字字心傷,句句慘然。頹喪懊惱之際,乃計劃前往法國南部散散心。啟程之前,於1923年5月8日參加一場化裝派對。當時,一位來自彼得堡的猶太才女,身上暗藏一把手槍,也來躬逢盛會。有趣的是,她並非蘇維埃的女殺手,而是納博科夫的粉絲,平時經常閱讀他的詩集。酒酣微醺之際,這兩位流亡文青突然眸光互射,火花傳情。
她的名字叫薇拉,主修物理,但精通英法兩國語文,任職於出版社。此後,兩人從戀愛到結婚,薇拉始終是位得力的助手,不但是納博科夫的繆思、版權經紀人、司機、譯者、打字員,更是《洛麗塔》的催生者。《洛麗塔》 在世界各國大賣之後,日進斗金,納博科夫便辭掉康乃爾大學教職,跟薇拉移居瑞士的Montreux Palace大飯店。
他說:「大飯店四周湖光山色,賞心悅目,我再度回到童年的夢幻世界!」 顯然,命運對他的痛加摧殘,但憑著才氣、鬥志、幽默、搞笑、寫作再度站起來,並感謝命運!
詩人艾略特
至於大詩人艾略特出生於美國,晚年歸化英國,不但擔任費伯出版公司老闆,甚至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一副英倫紳士的 架勢,全套西裝筆挺,不愧是出身上流。
他母親認為自己是位失敗的詩人,於是從小就培養兒子,期待將來在詩壇一展才華。詩人早年到英國打天下,波折不斷,結婚時老家反對,在斷絕經濟援助之下,只好到洛伊茲銀行上班。如此環境之下,當然不利於創作,好友也是作家佛斯特,勸他辭掉這份缺乏性靈的工作。
後來,太太罹患憂鬱症,甚至找上心理學家榮格治療。艾略特心情頗為低落,並沒讓惡運擊潰,依然埋首於詩歌國度,努力寫作,最後《荒原》終於問世。這首長時跟他當時的處境息息相關,同時批判一戰後的西方文明。
附和者如影隨形,以為文明世界是一片荒原,問題是後來艾略特晚年再婚,娶了身邊的年輕女祕書,更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否極泰來之際,心中的荒原也許蛻變成綠油油的草地,生機勃勃。
英國作家傅敖斯(John Fowles)
我喜歡中文「危機」這兩個字,因為「危」困之時,乃有轉「機」——英國作家傅敖斯
1970 年代,英國凱普出版社( Jonathan Cape )正值鼎盛歲月,旗下擁有不少重量級作家,如諾貝爾作家萊辛和馬奎茲。當時,一位無名小子,衣衫襤褸,(言下之意是路邊便宜貨) 突然捧著一堆稿子,闖進辦公室,指名要見總編輯麥奇樂。兩人一開口,便相談甚歡,後來麥奇樂答應推出《法國中尉的女人》。
這個人就是傅敖斯( John Fowles)。此書一上市,不久成為全世界的暢銷書!回想當年,傅敖斯從劍橋大學法文系一畢業,連連失業,即使一包煙也買不起,一度浪跡希臘擔任英文教師。後來,因慧眼編輯出手拉抬,數年之後,乃成為大富翁,甚至在倫敦買下豪宅!
《法國中尉的女人》之所以迷人,關鍵在於你可以當成經典作品,你也可以視為通俗的愛情小說。也難怪學院派要研究,普通讀者幾乎人手一本!後來,英國劇作家品特更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
1970年代,台北中山北路的書店,是美國軍人和觀光客必逛的景點,商機無限,所以推出很多精裝的翻版書,波赫斯、納博科夫、卡爾維諾、品瓊等名家之作,舉目可見。可想而知,傅敖斯的《蝴蝶春夢》(The Collector )、《法國中尉的女人》、《藝術家筆記》都赫然在內。
傅敖斯苦盡甘來,鹹魚翻身,加上醉心於存在主義,對於人生必然有一番深刻體驗!一時技癢,埋首書桌,完成《藝術家手記》。本書體例,段段格言警句,深獲人心,頗像《超譯尼采》!例如,論及「焦慮」,人對於名利有焦慮,對於愛情有焦慮,無法掌握生命的意義也有焦慮,對於死亡更有焦慮。過去跟一位詩人聊天,他提人生有好幾個關卡,如情關、血關(社會地位)、錢關、壽關。看來,這兩人的觀點,不謀而合!
法蘭西思想家德希達
1990年初,購得法國思想家德希達日本演講稿《他者的語言》。書中提到他動完膽結石手術之後,接受法蘭西政府指派他擔任文化特使,慶祝法國大革命兩百週年。一身格紋西裝,叼著煙斗,套上大衣,前往東瀛演講。氣宇軒昂,辯才無礙。出身北非的猶太人,住在伊斯蘭社區,不懂阿拉伯文。但玩起法文字遊戲,如同變魔術。
他的哲學思想深奧,但崇拜者不免認為句句力道十足。如同文法也有例外,比如說瑞士作家杜伯里早年讀博士班,論文研究這位解構大師,但後來覺得他喜歡玩弄文字遊戲,引領「廢話潮流」。
我們也許不是哲學本行,未必要懂哲學,但日常生活,要是有哲學思維,必將獲益良多。他者是別人,是跟我們不一樣,是一面鏡子,也是反面教材,亦是正面教材。他已經往生,但一直存在我心房,時時照亮自己。
多年前,對於解構哲學家德希達十分好奇,心想由他來解構愛情,應該是深入而有趣的。但後來閱讀他的傳記,得知原來家中書房是有一支「專屬電話」,是用來跟某位秘密戀人談情說愛。家人也知道他會消失幾天,去跟情人度假,看來這是法式戀愛,恐怕談不上解構!
頹廢才子王爾德
愛爾蘭確實出了不少人才,早年有史威夫特蕭伯納,世紀末則有王爾德,摩登初期有喬伊斯、葉慈、貝克特,以及當今的時尚金童 JW Anderson !此外,更有長年對抗大英帝國而教人聞風喪膽的愛爾蘭共和軍。
面對保守的維多利亞道學,王爾德因同志身分而鋃鐺入獄。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一出門,行頭齊備,拐杖禮帽絲巾西裝貂皮大衣,身上展現的品味,將時髦美學推向極致。
出獄後,他對自己信心十足,即使去世前不久,他曾經手持一杯香檳,對一位朋友說:「如果我能給活到下個世紀,那就不止英國人對我無法容忍!」表面上,講的是反話,其實就是預測未來會大紅特紅!
如此妙語,果然成真,往生之後,大家開始懷念他,而且作品不斷再版,李查艾爾曼教授為他寫下長達一千多頁的傳記,而那位頗像倫敦東區大哥的彼得艾克洛也寫了一本小書,講談王爾德。
當今是開放的時代,要找出不喜歡王爾德的讀者,大概少之又少。苦悶之際,聽其妙語,心花綻放;憂鬱襲來,笑話一亮,何需藥丸;疑團難解,警句噴出,豁然開朗。
以下是王爾德的妙語笑語雋語加上警句,以供大家笑一笑!
當人戀愛時,是以欺騙自己開始,而以欺騙別人結束,這就是世人所稱的愛情。《無足輕重的女人》
任何戀愛最糟糕的地方就是在於讓人變得不浪漫。《道林格雷的畫像》
她愛炫耀任何東西,除了美貌。(同上)
天啊!男人結婚就毀了!婚姻跟香煙一樣令人沮喪,卻又比香煙貴得多。《溫夫人的扇子》
美國小伙子要麼臉色蒼白而早熟,要麼臉色蠟黃且高傲。但美國姑娘們卻漂亮且迷人,就如同講究實際的廣袤沙漠中一些漂亮而任性的小綠洲。《美國印象》
過去,一位作家到美國,海關人員問道:「有沒有要申報的?」他微笑說:「除了天才外,沒什麽好申報的。」此人就是王爾德!
也許有人看成是自大,也許視為臭屁,但他確實是才氣縱橫。如果目睹他出場,加上妙語如珠,四周必然形成強大的氣場,孟子所謂——吾善養浩然之氣,用在王爾德身上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