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很久沒有更新讀書星球了,不是因為沒看書,是近期選書偏小說、散文類的較難以分享,例如前陣子剛好看了Threads上有人分享的中文小說書單像是,李桐豪的《紅房子-圓山大飯店地當時與此刻》、陳天宏的《鬼地方》,都是很好看的小說(圖書館很好借到,但心得好難寫...),改天有機會再來分享。

而閱讀完負擔較小的散文後,終於要來分享這本剛好在圖書館還書車上隨手拿的-《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而這本書我也是直到再看了近期的暢銷書《失控的焦慮世代》後才發現(有空再分享),竟然是同一名作者!到底要多巧,可以連續隨機看到兩本同一作者的書?但也有可能因為《失控的焦慮世代》這本書太火了,才會剛好在還書車上意外撿到同一作者的書。

raw-image



作者簡介-強納森.海德特

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是一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專精於道德心理學、政治心理學與文化心理學。他目前擔任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道德領導力教授。海德特的研究重點在於道德的直覺基礎,以及道德如何因文化和政治背景而有所不同。

他的重要著作有以下這幾本:

  • 《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2006)
    本書結合古代智慧與現代心理學,探討人類追求幸福的途徑。
  •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2012)
    海德特探討道德判斷的直覺性質,以及政治與宗教如何分裂善良的人們。
  •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2018)
    與葛瑞格·路加諾夫(Greg Lukianoff)合著,批評當代教育對學生過度保護,導致心理韌性下降。
  • 《失控的焦慮世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 2024)
    海德特指出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的普及,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呼籲延遲兒童使用這些科技產品。
raw-image

總結來說,作者的研究與著作對理解當代社會的道德分歧、政治極化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了深刻的洞察。他的書籍的暢銷程度也常年在亞馬遜心理學、政治類別排名前列,作品被譽為「橋接左右思維的工具書」,尤其受到許多中立、公民對話倡議團體的支持。我個人認為後面兩本書有更易於閱讀且貼近一般生活所遇到的許多心理問題及近年的爭議議題。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書籍內容解析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是一本探討人類道德直覺與政治分歧的心理學經典。作者試圖回答一個核心問題:

「為什麼善良、有理性的人,卻會在宗教與政治議題上爭得不可開交?」

他結合心理學、演化論、社會學與神經科學,說明人類如何以「直覺」做出道德判斷,而非冷靜理性的推理。

※核心觀點

一、道德是「直覺先行,理性跟隨」(Intuition Comes First, Strategic Reasoning Second)

  • 我們的道德判斷多半來自直覺(像騎象人下意識控制方向),而不是理性推論。
  • 理性常常是在事後合理化我們已經做出的判斷。
  • 海德特用「象與騎象人」的比喻:大象象徵直覺,騎象人代表理性。

二、我們擁有多元的道德基礎(There’s More to Morality than Harm and Fairness)

  • 提出道德基礎理論(Moral Foundations Theory),認為人類的道德感可被劃分為六個基礎:
    1. 關懷 / 傷害(Care/Harm)
    2. 公平 / 欺詐(Fairness/Cheating)
    3. 忠誠 / 背叛(Loyalty/Betrayal)
    4. 權威 / 顛覆(Authority/Subversion)
    5. 聖潔 / 墮落(Sanctity/Degradation)
    6. 自由 / 壓迫(Liberty/Oppression)【後來補充】
  • 自由派通常偏重前兩項(關懷與公平),而保守派則涵蓋更完整的六大道德基礎

三、我們是團體主義的動物(Morality Binds and Blinds)

  • 道德演化並非只是為了個體生存,而是為了促進團體合作。
  • 人類演化出強烈的「我們對他們」意識,這有助於凝聚社群,但也容易產生偏見與分裂。
  • 宗教與意識形態雖會帶來排他性,但也能提供團體的意義、歸屬感與道德約束

讀後雜感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的副標下的很好,也是一直以來時常令我感到困惑的議題-「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尤其是近期來,台灣社會在政治議題上總是被撕裂著,從年初的立院砍預算一直到近期的大罷免活動,各種衝突、爭執場面不論是在路上亦或是網路上,總是看到大家爭的面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台灣就這麽小、這麼珍貴的一個島,為什麼我們不團結呢?

也總免不了去思考,難道這就是政黨的手段嗎?撕裂人民、換取選票(或是絕對的執政權)以維護自身利益,好奪取更多的利益?事實上根本沒有任何握有實權的人在意或有想維護的中心思想,政治只是手段?

但先不論掌權者或是在野黨是如何盤算的,我們一般民眾又是為什麼會被如此分裂?難道大家都不是只是愛國以及道德高尚的人嗎?那我們不都應該尊重多元、包容友善、支持道德上覺得對的政策嗎?

而當你讀完《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時,會發現本書並非單純談心理學的書,而是一面鏡子,讓我能重新檢視自己在政治議題上的反應——特別是在台灣這樣高度政治分歧的社會中。我們常看到藍綠(或現在的三黨)支持者彼此攻訐,動輒指責對方「無腦」、「不理性」,甚至直接貼上「不愛台灣」、「賣台」、「共匪」的標籤。但作者提醒我們,道德判斷其實是由直覺驅動的,我們都是站在「象」上,用理性合理化我們早就有的情緒立場。

如果我們能意識到自己與對方其實是根據不同的「道德基礎」來看世界——像是美國的自由派關心公平與關懷,而保守派更重視秩序與忠誠——那麼或許我們就能放下「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種零和思維,而試著去理解:對方也不是壞人,只是他們的道德雷達接收了不同的訊號。換成台灣的政治立場來理解的話,綠營的支持者嚮往自由、民主、多元包容,而藍營的支持者未必就不在乎這些權利,而是更在意社會穩定及傳統價值。

或許我的疑惑還無法完全在本書找到理想的答案,畢竟台灣的國家主權及政治問題有其獨特的歷史脈絡,相較許多國家更為複雜。尤其是在當今國際政治動盪、狂人政權當道的潮流中,台灣的政治局勢風雨中飄搖,誰都不敢保證我們還會不會有未來的五年、十年,而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誰會不希望台灣永遠美滿,永遠是那個福爾摩沙。

在當前政治話題沸騰、網路社群分裂嚴重的時代,《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不只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帖冷靜劑,讓我們能在網戰之前先深呼吸,問問自己:我是在聆聽,還是在證明自己正確?這種轉念的力量,也許正是我們這個島嶼目前最缺乏的心理免疫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巧克洋芋片的多元宇宙
30會員
45內容數
在平凡枯燥的生活裡添加一點個人風味。 這裡是巧客洋芋片的憤世多元宇宙,都是日常、也都是生活, 紀錄分享的同時也尋找意義,標籤的同時也尋找不被標籤。
2025/02/11
去(2024)年因為收聽《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開始重拾了對閱讀的渴望,因緣際會下看到了今年台北國際書展的相關資訊,又看到《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主持人a.k.a皇冠總編輯-許婷婷的粉絲專頁推播了三個他本人會在書展出席的專場,於是立馬下定決心要在2/8(2025唯一補班日)的下午請假去台北國際書展一探
Thumbnail
2025/02/11
去(2024)年因為收聽《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開始重拾了對閱讀的渴望,因緣際會下看到了今年台北國際書展的相關資訊,又看到《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主持人a.k.a皇冠總編輯-許婷婷的粉絲專頁推播了三個他本人會在書展出席的專場,於是立馬下定決心要在2/8(2025唯一補班日)的下午請假去台北國際書展一探
Thumbnail
2025/01/10
繼上一篇讀書筆記之後,又隔了好幾個月,才讓我再度提起興趣撰寫這篇心得。中間也不是沒有閱讀其他小說,而是看完了心中都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其中也有不少著名的作品,像是小川糸的《獅子的點心》以及前陣子很紅,首刷在誠品賣到缺貨的《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等等。才好像有漸漸抓到自己對於小說類型喜好的方向,就是..
Thumbnail
2025/01/10
繼上一篇讀書筆記之後,又隔了好幾個月,才讓我再度提起興趣撰寫這篇心得。中間也不是沒有閱讀其他小說,而是看完了心中都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其中也有不少著名的作品,像是小川糸的《獅子的點心》以及前陣子很紅,首刷在誠品賣到缺貨的《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等等。才好像有漸漸抓到自己對於小說類型喜好的方向,就是..
Thumbnail
2024/10/18
在這邊先跟各位坦白,其實我是一個對於心靈雞湯、自我成長類別書籍長期存有偏見的人。當我走進一間書店,絕對是會對一整排陳列在心靈成長架上的書籍不屑一顧,因為我覺得那種書通常很垃圾、拼拼湊湊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語,就可以集結成冊販賣給大眾,看了好像得到什麼,實際上卻什麼都沒有。
Thumbnail
2024/10/18
在這邊先跟各位坦白,其實我是一個對於心靈雞湯、自我成長類別書籍長期存有偏見的人。當我走進一間書店,絕對是會對一整排陳列在心靈成長架上的書籍不屑一顧,因為我覺得那種書通常很垃圾、拼拼湊湊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語,就可以集結成冊販賣給大眾,看了好像得到什麼,實際上卻什麼都沒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作者:亨德里克-房龍 譯者: 丁偉 出版社:好讀 出版日期:2005/06/15
Thumbnail
作者:亨德里克-房龍 譯者: 丁偉 出版社:好讀 出版日期:2005/06/15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一個人換了立場會被稱為叛徒,讓所有人都同個立場,便沒有人記得原本的堅持。」
Thumbnail
「一個人換了立場會被稱為叛徒,讓所有人都同個立場,便沒有人記得原本的堅持。」
Thumbnail
漢寶德教授的回憶錄以豐富的內容介紹了他在不同背景下的成長歷程和專業生涯,作為建設台灣的貢獻。文章表達了他的豐富人生和對建築的熱情。
Thumbnail
漢寶德教授的回憶錄以豐富的內容介紹了他在不同背景下的成長歷程和專業生涯,作為建設台灣的貢獻。文章表達了他的豐富人生和對建築的熱情。
Thumbnail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其實並不出自太宰治,但是還滿符合他的作品所表達的。
Thumbnail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其實並不出自太宰治,但是還滿符合他的作品所表達的。
Thumbnail
分享對作者李惠貞老師作品的喜愛,書中探討文學系畢業在社會中的掙扎,以及尋找自己位置的過程。強調接受真實的自我,找到個人的光。
Thumbnail
分享對作者李惠貞老師作品的喜愛,書中探討文學系畢業在社會中的掙扎,以及尋找自己位置的過程。強調接受真實的自我,找到個人的光。
Thumbnail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譯者:郭騰堅》 〔推薦理由〕 我可能錯了,一本在2023年被各大平台推爆的書,不免使人好奇這本書,為何能使每位閱讀後的讀者,心甘情願的折服於他的魅力之中? 我選在2024年的年初詳讀,也成為作者智慧的粉絲,期許自己在新的一年,在沉澱心靈之後,具備勇氣面對全新
Thumbnail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譯者:郭騰堅》 〔推薦理由〕 我可能錯了,一本在2023年被各大平台推爆的書,不免使人好奇這本書,為何能使每位閱讀後的讀者,心甘情願的折服於他的魅力之中? 我選在2024年的年初詳讀,也成為作者智慧的粉絲,期許自己在新的一年,在沉澱心靈之後,具備勇氣面對全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哥倫比亞大學英語和比較文學系教授愛德華·孟德爾森寫的關於七大經典小說中的人生智慧的文章,從不同角度解析每本書代表的人生階段,並探討人際關係的主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哥倫比亞大學英語和比較文學系教授愛德華·孟德爾森寫的關於七大經典小說中的人生智慧的文章,從不同角度解析每本書代表的人生階段,並探討人際關係的主題。
Thumbnail
#薩提爾家庭治療問答實錄 #約翰·貝曼 #中國出版集團 #187頁 #好讀好有意思 某天志仲老師分享了這本書時, 瞬間還沒機會看到這本書, 就已經等不及想讀。 到了博客來的網站, 發現已經賣完, 志仲老師介紹的書不是絕版, 就是賣完。 嚴重懷疑老師在人類圖設計有識好書的那條通
Thumbnail
#薩提爾家庭治療問答實錄 #約翰·貝曼 #中國出版集團 #187頁 #好讀好有意思 某天志仲老師分享了這本書時, 瞬間還沒機會看到這本書, 就已經等不及想讀。 到了博客來的網站, 發現已經賣完, 志仲老師介紹的書不是絕版, 就是賣完。 嚴重懷疑老師在人類圖設計有識好書的那條通
Thumbnail
魔鬼的辯白:你們不能光聽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巴特勒。(我深思這句話許久!和“歷史是強者的自傳”有點相通) 越南新外交政策:不與人交惡,向竹子效法聚集生長、堅韌挺拔的習性與精神……聯合報 論壇。 比中指不禮貌?中國古剎裡有兩樽辯經羅漢泥塑:一位比出一中指笑容得意,另一位比出兩指面容
Thumbnail
魔鬼的辯白:你們不能光聽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巴特勒。(我深思這句話許久!和“歷史是強者的自傳”有點相通) 越南新外交政策:不與人交惡,向竹子效法聚集生長、堅韌挺拔的習性與精神……聯合報 論壇。 比中指不禮貌?中國古剎裡有兩樽辯經羅漢泥塑:一位比出一中指笑容得意,另一位比出兩指面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