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 真的是知道很多知識才成為老師嗎 亦或是很會照本宣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從制度上來說:教師資格 ≠ 教育熱忱

在多數國家,成為老師往往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考試與訓練,這當然代表了一定程度的「知識水準」與「教學技巧」。但這也意味著,有些人是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而進入教育體系,不見得真的熱愛知識或教育。

所以,有些老師確實是知識豐富、能引導學生思辨;而有些人則是靠「照本宣科」度日,熟練於流程與考試制度,但對課本以外的世界毫無興趣。


二、會教 ≠ 知得多,知得多 ≠ 教得好

一個人可能學識淵博,但不見得能把知識說得簡單、清楚。而一個人可能知識有限,但如果有教學技巧與對學生的敏銳度,也能激起學習動力。教育從來不只是「輸出資料」,更是對人的理解與引導


三、傳統教育容易養出「制式老師」

傳統教學著重「標準答案」、「考試導向」,這讓許多老師習慣了重複教材、不問為什麼,只要學生記住就好。這種環境下,「會照本宣科」反而變成一種「效率」,不被鼓勵去提問、延伸、懷疑。

但真正優秀的老師,會敢於超越課本,說出「這題雖然這樣教,但你可以試著這樣想…」


四、學生的視角也會影響觀感

有時候學生覺得老師「很會照本宣科」,也可能是因為自己還沒準備好接受抽象思辨,或是課堂氣氛壓抑,老師無法自由發揮。換個場合,可能你會發現這位老師其實懂得很多,只是被框在系統裡而已。


小結

不是所有老師都是真正熱愛教育的人,也不是所有會說話的人都能教人。

你遇到的老師,可能是各種組合的混合體:有些知識豐富卻無趣;有些表面冷漠其實深藏洞見;有些真的只是拿教科書唸稿,但也無意傷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7vnh18his7-avatar-img
4 天前
//bit.ly/4k3MKqX //bit.ly/44BSMu1 //bit.ly/3Fg0lw5 //bit.ly/3ERBZJb //bit.ly/43jdrRq
Davis-avatar-img
4 天前
//bit.ly/4k3MKqX //bit.ly/44BSMu1 //bit.ly/3Fg0lw5 //bit.ly/3ERBZJb //bit.ly/43jdrRq
lock&key-avatar-img
4 天前
//otx.alienvault.com/pulse/6822e981a4f4a4bd7bc85dd0 //otx.alienvault.com/pulse/6822ea27d8b5b20e803c09e5 //otx.alienvault.com/pulse/6822eb2733af89533196bfbf //otx.alienvault.com/pulse/6822ebc0c374ae3d0521e791 //otx.alienvault.com/pulse/6822ecf7ff2847d01264955e //surl.li/oynnjz //surl.lt/syfdrl //surl.lu/jwcnry //surl.li/ooubyn //surl.li/zakbsy
Qi Yen-avatar-img
4 天前
//shorturl.at/GbhPm //shorturl.at/JaYBD //shorturl.at/wXwaE
Jamet Mange-avatar-img
4 天前
//surl.li/ibouxm //surl.li/gmidhh //surl.li/nznnla
avatar-img
芸嬋
10會員
489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12
這是一個很敏銳的觀察——是的,看八點檔如果沒有意識到其戲劇化本質,確實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語言模式與人際反應方式。 為什麼會這樣? 八點檔的劇情常常使用「唇槍舌戰」和「搬弄是非」作為主要戲劇張力來源,角色之間的衝突快速升溫、誤會重重、對話風格也常充滿諷刺、指責或挖苦。當我們長期觀看這類劇情時
2025/05/12
這是一個很敏銳的觀察——是的,看八點檔如果沒有意識到其戲劇化本質,確實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語言模式與人際反應方式。 為什麼會這樣? 八點檔的劇情常常使用「唇槍舌戰」和「搬弄是非」作為主要戲劇張力來源,角色之間的衝突快速升溫、誤會重重、對話風格也常充滿諷刺、指責或挖苦。當我們長期觀看這類劇情時
2025/05/12
中文字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書寫系統,承載了東亞文化數千年的智慧與審美。它與世界上多數拼音文字截然不同,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性: 一、形音義合一的表意文字系統 形:字的結構本身能表現含義(如「日」「月」「木」)。 音:許多字有固定發音,漢字組合構成語音系統。 義:漢字一字一義或多義,例如「心」可代
2025/05/12
中文字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書寫系統,承載了東亞文化數千年的智慧與審美。它與世界上多數拼音文字截然不同,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性: 一、形音義合一的表意文字系統 形:字的結構本身能表現含義(如「日」「月」「木」)。 音:許多字有固定發音,漢字組合構成語音系統。 義:漢字一字一義或多義,例如「心」可代
2025/05/12
「學歷貶值」是當代社會的一大矛盾現象,它深刻地改變了個人的生涯選擇、社會階層的流動方式,甚至影響了整體的價值觀結構。以下是對其影響的全面分析: 🎓 一、什麼是學歷貶值? 學歷貶值指的是: 當越來越多的人擁有高學歷,原本被視為稀有、具競爭力的資格,變得普遍甚至過剩,因而失去其原本的「社會
2025/05/12
「學歷貶值」是當代社會的一大矛盾現象,它深刻地改變了個人的生涯選擇、社會階層的流動方式,甚至影響了整體的價值觀結構。以下是對其影響的全面分析: 🎓 一、什麼是學歷貶值? 學歷貶值指的是: 當越來越多的人擁有高學歷,原本被視為稀有、具競爭力的資格,變得普遍甚至過剩,因而失去其原本的「社會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這篇肉肉長有2700字請慎入)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帶課,與不同的學習者相遇 總是會有不同的故事、啟發、或火花 而這一次,我看到自己的劣根性。 . 有些學校會準備感謝狀給講師 而我拿到的感謝狀上 通常名字旁都是寫「講師」或「老師」。 猶記2021最早開始帶課時 當時我都會跟學習者強調
Thumbnail
(這篇肉肉長有2700字請慎入)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帶課,與不同的學習者相遇 總是會有不同的故事、啟發、或火花 而這一次,我看到自己的劣根性。 . 有些學校會準備感謝狀給講師 而我拿到的感謝狀上 通常名字旁都是寫「講師」或「老師」。 猶記2021最早開始帶課時 當時我都會跟學習者強調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