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重啟人生》的上篇閱讀心得重啟人生(上):如何突破職涯瓶頸,迎接人生第二春? ,可以開始重新理解「時間」的意義,而這篇我想傳達:人們的渴望與「成功」之間的關係。
📍 奮鬥者詛咒:當成功變成一種上癮
開始之前,先讓大家做個小測驗,看看你中了幾個?

如果上述情形都有符合您的現況,那恭喜你,正是中了書中的「奮鬥者詛咒」
「奮鬥者詛咒」形容那些曾經努力追求成功、並真的達成目標的人,反而陷入了一種深層的不安。
這樣症狀的人不再是為了夢想而努力,而是為了維持「成功者」的形象而焦慮。包含自我價值感,與收入、職稱、頭銜、他人肯定深度綁定,甚至害怕改變、害怕起點歸零,於是固守現狀,不願跨出舒適但逐漸消耗自己的舒適圈
。
簡單來說,奮鬥者詛咒就是一種「自我商品化」的陷阱:當我們只剩「產出」與「表現」可以拿來定義自己,那麼一旦表現開始下滑,就彷彿整個人都變得沒有價值。
要怎麼逃出奮鬥者詛咒的牢籠?

那要怎麼解套呢?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 避免將自己當成商品看待,並且撕掉恐懼的標籤
- 避免將價值跟外顯條件(像是成功)地為連結在一起,像是對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只因為怕掉入別人的眼光中,這代表已經陷入奮鬥者詛咒中了!
- 不要害怕改變,這是一次新的職涯機會
- 試著學會從新的角度看待新的工作機會,不要自我設限
📍 反向人生清單:內在的價值,才是穩固的錨點
先考考大家,以下這兩張圖片有什麼不一樣?(歡迎留言告訴我,讓我為您解答)

- 歡迎留言告訴我,上面這兩張圖有什麼不一樣?
書中提出一個具體的練習:「反向人生清單」

試著列出兩份清單:
- 外在目標清單:收入、名聲、頭銜、獎項。
- 內在目標清單:幾年後你想過的生活、你和誰一起吃飯、你想擁有的心靈狀態。
接著問問自己:這些外在目標,會不會正在阻礙我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

有時候我們會為了升遷犧牲了健康;為了收入犧牲了親密關係;為了名聲捨棄了內心的平靜。你覺得這樣的人生真的值得嗎?
真正的「第二曲線」,或許不是再追一個更高的山峰,而是學會轉向:回到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感與存在感本身。
真正的活著是往小的地方修煉,因為滿足感並不會來自追求更大的東西,而是來自關照好每一件小事。
📍 人生成績單:你的悼念文會寫什麼?
讓我很有感的其中一個章節,就是關於「人生成績單」的思考。
我們大多數人花一輩子在寫「履歷表」成績單:升了幾次職?做過哪些專案?在哪些公司做出什麼成績?雖然這些很重要,但回顧人生最後一刻,那些會被寫進悼念文的,並不是這些東西…

這讓我想起前陣子大S逝世,近期好友們在社群平台發表大S教會我的事,用文字來追憶這些曾經交織過的美好回憶,正式書中提到「悼念文美德」的意義,這個人是否溫暖?是否真誠?有沒有陪伴家人?是否讓人感覺安心?是否曾經真誠對待過誰?
想想我們真正希望留下的是什麼,才不會迷失在「贏得世界卻失去自己」的過程裡。
📍 總結
再多的成功,也抵不上內心的平靜,重啟人生中提到奮鬥者的詛咒,像是一面鏡子,讓我看見原來我們太常把自己當成一個不斷被考核的商品。但作者提到:真正成熟的人生,是是從「向外追求價值」轉為「向內安頓自己」。
這份轉變,很不容易,如果做到了,會是此生深刻的紀念品。
你也開始對「一直往上」感到疲憊了嗎?
那也許正是時候,重新寫一份屬於你的人生成績單了!
🌟🌟🌟下回の預告
接下來要分享:當你決定改變後,要如何從脆弱中找到力量,開始嘗試去擁抱人生的冒險與轉變,進而找到內心的平衡與幸福?敬請期待!
文章更新頻率:只要我沒有睡過頭,這裡基本上是每週二、四、六更新
。
✨ 如果有什麼想探索的主題,也歡迎留言給我,我會盡所能分享給你✨
加拿大生存日記,現正上映中!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riene.chen/
🍁加國の日記限動 → https://reurl.cc/5D9j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