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人生(上):如何突破職涯瓶頸,迎接人生第二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篇想分享去年在讀書會上共讀的好書《重啟人生》,不得不說,讀完這本書後不久就做了離職這個決定,要說是潛移默化也好,還是心底早就有答案,只是剛好書又錦上添花了勇氣,總之,如果你和我一樣正在困惑「人生」或「職涯」這條路,那讀這本書準沒錯!

📍 體感時間-我們常常在時間的魔法中,不知不覺地被催眠

raw-image

文章一開始,先提到「體感時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同名日劇《重啟人生》(超好看!我私心推薦)

裡面有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台詞:

一年的相對長度會漸漸變短,比如三歲的時候,一年是人生的三分之一,可到了30歲,一年就只有人生的三十分之一了,於是隨著一年的相對長度慢慢變短。

換言之,我們常在"時間的魔法"中,不知不覺被催眠,隨著年齡增長,「一年」這個單位在人的體感上變得越來越短。當我們開始感覺時間流逝得更快,日子像是被加速播放的影像,一年接著一年,這正是時間的魔法!它會讓我們習慣了某種節奏,甚至忘了停下來問問自己

這樣的節奏,還適合我嗎?我還能在這條熟悉卻逐漸枯竭的職涯路上,走多久?

如果你也開始感覺「時間變得好快」、「每年都差不多」,那可能是第二曲線在你心中悄悄敲門,並且邀請你,嘿試試看,轉向另一條更適合此刻的道路吧!


📍 作者介紹

raw-image

作者-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曾是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的主席,也是一位哈佛大學的教授與專欄作家。他的職涯看似一路順風,在30歲這年放棄音樂夢開始讀博士,並在大學授課,在50歲那年,他選擇「放下高峰」,轉而研究快樂與轉變。他相信,比起一條線性的成功人生,更值得追求的是一個「雙曲線的人生」——在第一條曲線耗盡時,懂得開啟第二曲線的人,才會真正走得長遠。


raw-image

亞瑟・布魯克斯在《重啟人生》這本書中提出,我們在職涯中的低潮與焦慮,並不是失敗的徵兆,而是一種「自然規律」——每一條成功的曲線,都終將有它的下滑期。但,這並不意味著終點,而是第二曲線的開端


📍 職涯衰退

raw-image

書中指出職涯衰退在不同行業有不同的高峰期與下滑期,一般人在平均工作20年就會面臨到職涯走下坡的情境,並引用大量研究資料提出,不同職業有各自的「巔峰年齡」。

像是…

  • 運動員:巔峰期大多在30歲以前,體能會隨年齡下滑
  • 創新型職業(如工程師、創業者、程式設計師):大約在40歲前後進入高原期
  • 分析型或知識型職業(如哲學家、歷史學家、地質學家):則可以在50歲後仍持續累積成果。
raw-image

這些數據讓我領悟到,原來我們不該懊悔在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是「時間本身」就會改變人類的能力結構。


📍 第二曲線:從流體智力到晶體智力的轉換

raw-image

我們的智力可以區分為兩種: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

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raw-image
  • 流體智力簡單來說就是快速解決問題、創新、學習新技能的能力,可以想像成是原始的聰明、原始的能力,但這樣的能力會隨時間、年齡而漸漸下滑。

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raw-image
  • 晶體智力則是透過整合知識、經驗與判斷的能力,反而會隨年齡增長而上升。
raw-image
raw-image
為什麼流體智力會衰退?

大腦構造出現變化比較能解釋人類的衰退,尤其是前額業皮質表現出現的變化。這一區的大腦在童年時期最晚發育,成年後又開始衰退,主要負責工作記憶、執行功能,以及抑制機制。

我們因此能專心改善核心技能。不論是法律案件、動手術或開公車,強大的前額葉皮質讓人得以持續提升專業能力。

但是,人到中年後,前額葉皮質的效率會下降,背後的涵義包含:快速分析,以及創意、創新的能力會變差,這就是衰退的證據。

所以作者布魯克斯鼓勵我們,當流體智力開始退場時,不要害怕,也不需要強求繼續爬升。你可以轉向發展晶體智力的領域,像是教學、諮詢、寫作、傳承,這就是第二曲線的起點,一條基於智慧與內涵的道路,可能不再那麼耀眼,卻更深遠且滿足!


📍 總結

raw-image
巴哈的第二曲線:從創作者到傳承者

書中以音樂家巴哈舉例出第二曲線的最佳典範!

巴哈也曾有創作力逐漸走下坡的時候,但他並沒有陷入焦慮或自我懷疑,反而欣然接受,並且轉換角色,成為一位教學大師。像是他在晚年後不再以大量創新作品為目標,而是將畢生所學整理、傳授,並在生命的最後十年完成了《賦格的藝術》這部集大成的作品

《賦格的藝術》是一部融合賦格與卡農的音樂技法集,優雅嚴謹,至今仍被視為音樂會中的經典曲目。它不僅是作曲技巧的教科書,更被譽為如同文學、詩詞般動人的藝術品。

甚至巴哈並不痛苦,反而以兒子的成就為榮,心甘情願地把舞台交給下一代。他用自己的轉變證明:即使創新能力不再處於巔峰,也依然可以快樂、自在地走向人生的下一段旅程。這就是第二曲線真正的價值所在——將經驗昇華為智慧,將過去化為未來的養分。

不是失去能力,而是能力轉變的邀請

我們總以為退步是一種失敗,但這本書提醒我們:其實是人生在邀請你轉彎。


當第一曲線走到盡頭,新的曲線才正要展開,這樣的轉變,雖然需要勇氣,但只要你願意放下「曾經的自己」,就有機會擁有一個更加自在而豐富的未來!


🌟🌟🌟下回の預告

有關重啟人生這本書預計會寫三篇,第二篇來聊聊書中提到的如何阻斷「奮鬥者詛咒」,找到內心的平衡與幸福,敬請期待!

文章更新頻率:只要我沒有睡過頭,這裡基本上是每週二、四、六更新

如果有什麼想探索的主題,也歡迎留言給我,我會盡所能分享給你

 

加拿大生存日記,現正上映中!

✍️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ene.chen/

🍁加國の日記限動 https://reurl.cc/5D9jo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霖感在路上
52會員
56內容數
靈感很狡猾,常不經意就從腦中溜走,還好有霖感可以抓住它。 這裡會有書評、教學、職場、旅遊、音樂、詩,和可能不怎麼美味的心霖雞湯 與你共飲!
霖感在路上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這是一本探索女性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掌握生育權的主題書。隨著現代女性在職場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面對「是否生育」這個重要決定,尤其是當事業、生活目標或是個人需求未必能與生育計劃同步時,讓妳的「卵子」凍齡、讓時間停佇、保留生育選擇權的選項。
Thumbnail
2025/03/17
這是一本探索女性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掌握生育權的主題書。隨著現代女性在職場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面對「是否生育」這個重要決定,尤其是當事業、生活目標或是個人需求未必能與生育計劃同步時,讓妳的「卵子」凍齡、讓時間停佇、保留生育選擇權的選項。
Thumbnail
2025/03/14
讀完《日本第一女公關的人際溝通術:不靠靈巧也能創造億萬業績的秘密》後,發現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公關技巧的教科書,更深刻探討女性職場與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女性要如何運用高效的溝通策略來打破性別框架、實現自我價值,並成功地建立人際網絡,進而達成事業上的突破。
Thumbnail
2025/03/14
讀完《日本第一女公關的人際溝通術:不靠靈巧也能創造億萬業績的秘密》後,發現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公關技巧的教科書,更深刻探討女性職場與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女性要如何運用高效的溝通策略來打破性別框架、實現自我價值,並成功地建立人際網絡,進而達成事業上的突破。
Thumbnail
2025/03/13
在《日本第一女公關的人際溝通術》中,小川愛莉以高情商和精湛的社交技巧,教會女性如何在職場上建立個人品牌、發揮影響力。從曝光效應到精準的禮物選擇,再到用心經營人脈,這些策略不僅讓她在公關界脫穎而出,也能幫助你在職場、創業或社交場合無往不利。想了解如何提升人脈關係並創造長久影響力嗎?來看看她的成功秘訣
Thumbnail
2025/03/13
在《日本第一女公關的人際溝通術》中,小川愛莉以高情商和精湛的社交技巧,教會女性如何在職場上建立個人品牌、發揮影響力。從曝光效應到精準的禮物選擇,再到用心經營人脈,這些策略不僅讓她在公關界脫穎而出,也能幫助你在職場、創業或社交場合無往不利。想了解如何提升人脈關係並創造長久影響力嗎?來看看她的成功秘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透過書來體驗不同版本的人生,那麼在面對轉職、離職的挑戰時,我們能有更多機會去瞭解自己的可能性,甚至開創一個自己也未曾想像過的精彩旅程。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透過書來體驗不同版本的人生,那麼在面對轉職、離職的挑戰時,我們能有更多機會去瞭解自己的可能性,甚至開創一個自己也未曾想像過的精彩旅程。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科技發達讓發展第二人生越來越有可能,自己本身也透過不同的嘗試,希望可以拓展更多我可以做的事,就來看看這本書會教我們甚麼吧!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科技發達讓發展第二人生越來越有可能,自己本身也透過不同的嘗試,希望可以拓展更多我可以做的事,就來看看這本書會教我們甚麼吧!
Thumbnail
這本書中,瓦基藉由閱讀、分享,重新思考人生目標,並著手打造個人職涯,書中融合了多位專家指引,並內化為其所學。一步步帶著讀者著找出擅長又喜歡的事,「以終為始」來規劃人生,保持內在動能,循環式優化,以及抉擇的勇氣。這都是一本值得參考的自我實踐指南。
Thumbnail
這本書中,瓦基藉由閱讀、分享,重新思考人生目標,並著手打造個人職涯,書中融合了多位專家指引,並內化為其所學。一步步帶著讀者著找出擅長又喜歡的事,「以終為始」來規劃人生,保持內在動能,循環式優化,以及抉擇的勇氣。這都是一本值得參考的自我實踐指南。
Thumbnail
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轉變和抉擇,重要的是要如何面對內心的聲音、掙扎和搖擺。因此轉職也是正視內心渴望的契機。不論何時何地,每個人都渴望有快樂、有意義、有愛的工作跟人生。
Thumbnail
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轉變和抉擇,重要的是要如何面對內心的聲音、掙扎和搖擺。因此轉職也是正視內心渴望的契機。不論何時何地,每個人都渴望有快樂、有意義、有愛的工作跟人生。
Thumbnail
面對生命中的轉折點,您是否曾感到迷茫與不確定?是否在選擇穩定與追尋熱情之間掙扎?或許您會問自己:我應該遵循內心的呼喚,還是走一條更加穩妥的道路?這篇文章將帶您進入一個大學生的世界,在資管與中文領域之間徘徊、探索自我。我的故事或許能給您一些啟示:在尋找人生道路時,我們應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Thumbnail
面對生命中的轉折點,您是否曾感到迷茫與不確定?是否在選擇穩定與追尋熱情之間掙扎?或許您會問自己:我應該遵循內心的呼喚,還是走一條更加穩妥的道路?這篇文章將帶您進入一個大學生的世界,在資管與中文領域之間徘徊、探索自我。我的故事或許能給您一些啟示:在尋找人生道路時,我們應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