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回婆家,兒子和小叔的兒女在玩電動,忙著和GPT討論事情,只聽他們玩得激動,耳邊不時傳來小孩生氣的叫著:「又輸了。」
然後大人問:「這一局又是弟弟贏了哦?還是樂贏了?」
想說遊戲有贏有輸也很正常,而且弟弟常玩,上次他們玩時就打不贏弟弟,心想應該和上次情況差不多吧!
直到離開要結束電動時,安突然大哭,哭得大聲,卻聽不懂他在哭什麼。
大人們都覺得他是輸不起,不過是遊戲,實在沒有必要。
看他一邊哭一邊說著我也聽不懂的話,已經超出他平常的情緒了。
有人說「只是遊戲而已,不要哭啦!」這句話嗎?我不太記得了。
公公就坐在安旁邊,他安慰安:「不要哭啦!」(有「男生不要哭啦!」還是「這沒什麼好哭的啦!」這類話嗎?我也不太記得了。)
安!你哭,大聲哭,不用管什麼「不能哭」,你就哭!用力哭,想罵什麼就罵,快點罵,我讓你哭。給你一分鐘!
你媽我給你靠,哭!
安愣了一下,繼續放聲哭,繼續講著我聽不懂的話,還生氣的踢腳。
「還有40秒。」
旁人可能也愣住了,沒有人插話。
「30秒。」
後來時間一到,他的哭聲已經少了一大半。我說得走了,老公和樂已經下樓了。
因為他還沒停止哭,我在門口等他。
小叔對他說:「只是遊戲而已嘛!」回頭我們對到眼,他說:「小孩都這樣,好勝心強!」我笑了笑做回應,不否認。
公公輕聲跟和安說:「不要哭嘛!」但反轉的是,他看安還是沒停止,下一句是:「不然你再哭30秒。」我差點笑了出來。
帶下樓後,樂說要坐我車,安也說他要坐,我拒絕樂:「早上我已經載你了,我現在要載安。」
樂知道這局沒得談了,就去找爸爸。
原來,根本不是輸贏問題
一出發,安就問我了:「為什麼樂可以一直贏?他們說多練習就會贏了,可是樂也沒有練習啊!」
我問:「你是說,這個遊戲,樂跟你練習的時間一樣久,可是樂卻一直贏,然後你都贏不了?」
「對。」
一過紅綠燈,安繼續說:「媽媽,妳買那個遊戲給我好嗎?」
「你是想多練習嗎?」
「對。」
我想了一下:「如果你練習了,還是輸呢?會不會更生氣?」
「會。」
「樂他贏了,就說我們『很爛』,弟弟也做鬼臉。」安說。
我問:「所以你才那麼生氣?」
「嗯!」
「如果你贏了,會不會也嘲笑他們說這樣的話?」
「不會。」
這時,又是紅綠燈,老公剛好停在我們旁邊,我轉頭問樂。
「安說你講他們很爛,如果安贏了,你覺得他也會講那樣的話嗎?」
樂想了一下,「會。」
然後綠燈,我們再次分開。
我問安:「是因為他們講那樣的話,所以你更想贏嗎?」
安說:「對,我很不甘心。」
「你有跟他們說,你不喜歡這樣嗎?」
「沒有,我講了也沒用啊!」
「如果我是你,跟他們這樣玩得不開心,我會說:『你們這樣講話我覺得很不舒服,所以我不想玩了。』你覺得呢?」
「可是我想玩。」
「你想直接打贏比較痛快?」
「對。」
我懂,也能理解。
除了輸贏,還有長久累積的問題
回家上樓時,安有點落寞,他說:「我都講不贏樂,不管講什麼,樂都能接話。」
確實,樂伶牙俐齒的還很會舉一反三,要不然講不贏也會耍無賴說「怎樣」之類的話,安是真的講不贏。
我叫他停下來,先別爬樓梯,下來一點,跟我站在中間平台處,我有話說。
看著他的眼睛,我問他:「你知道沉默也很有力量嗎?」
他搖頭。
「好,你看我。」我不說話,直接示範給他看。
我深吸一口氣,手叉在胸前,開始安靜地注視著他,沒有生氣,沒有張揚,但絕對專注與認真。我要讓他知道,沉默也能扯動氣氛。
「你感覺到什麼?」
但他會不會因為我是他媽,有時候就會這樣對付他,所以只感覺到害怕呢?
不管了,他慢慢領會,我只是要讓他知道,不是很會講話就贏了,他不需要跟樂比,重點是穩住自己。
其實你們都在人家的局裡
一進家門,我問樂:「你為什麼要講那樣的話?」
樂說:「是妹妹先開始的!」
「那你說那個話是針對妹妹還是安?」
「兩個。」
OK,我能理解,樂不好鬥,可是有人挑釁他只要逮到機會就會回擊,這個回擊也不算過份。
就是安和妹妹一組,所以被波及。
因為安在生氣,樂默默的去把自己的枕頭棉被都搬到爸爸房間,說要跟爸爸睡。
我來傳達安的話:「安說還是想要你睡房間耶!」
「為什麼,他不是在生氣?」
「但他想跟你在一起。」
安除了說「想要樂一起睡」也跟我說:「我明天不要跟樂說話。」
我正在洗手,我說:「可以,不過你要跟樂說明為什麼。」
「為什麼?」
「你如果不講的話,下次還是一樣會這樣。如果我們兩個吵架,我就直接不跟你講話了,你覺得你會知道我在生氣什麼嗎?你可以跟他說,我明天不想跟你講話,因為你講了什麼,我覺得很不舒服。」
安「哦」一聲,表示知道了。
進到房裡,我問他:「你跟樂說了嗎?」
安說:「沒有。」
「為什麼?」
「算了。」他退縮了。
我知道他怕樂回嘴他又招架不住。
「你去說,我陪你。」
「我可能明天就不生氣。」
不計較是美德,但我太清楚他了;他真的可以像忘了一樣,但被傷過的地方會自己一個人舔拭。
「去說。」我命令他。
他想了一下:「媽媽,我不敢。」
「我陪你。」
我把樂叫來,「安有話跟你說。」
樂緊張時會有一點逞強:「哦!要說什麼?」
「去就知道,不要回他嘴。」我知道他招架得住。
「哦。」
一進房,樂自己開口:「你要說什麼?」
安鼓起勇氣,雖然不大聲,但聲音清楚:「你今天講那些話我很生氣,所以我明天不跟你講話,有事情請寫紙條。」
我心裡覺得可愛,還「請寫紙條」哩。
「哦!好,反正你明天就不生氣了。還有嗎?」樂說。
我問安:「你需要他的道歉嗎?」
「不用。」
「那還有想說什麼嗎?」
「沒有。」安的口氣已經恢復平靜了。
「那我走囉!」樂停頓一下,確定沒人叫他,就去爸爸房間了。
我接著去找樂,提醒他:「樂,我覺得你說安明天就不生氣了沒有錯,可是我希望你想一下,如果他明天就不生氣了,是因為他善良,而且在意你。」
樂說:「我也是啊!」
老公聽到他的反駁,笑了出來。
「很好啊!表示你也很善良。」我同意他也是如此。
這晚,陪安睡。
在床上。
我問他:「妹妹也有生氣嗎?」
「沒有。」
「沒有?妹妹不是也輸了嗎?那她有什麼反應?」
「她繼續講,一直講。」
「一直講?」
「對,就算輸了也一直講。」
這畫面似曾相識,我可以重覆多幅類似場景。
「妹妹是第一個講的人嗎?」
「對。」
「所以樂才那樣?」
「嗯。」
「那如果樂沒有贏,跟你一樣輸了,你覺得樂會不會跟你一樣哭了?」我問他。
安說:「會。」
「為什麼?」
兒子,發現了嗎?
你們的不甘心是一樣的。
「你知道誰是最大的贏家嗎?」我問安。
「樂?」
「樂沒有贏,你再想想。」
「妹妹?」
「為什麼?」
「妹妹……」
很多時候,比起遊戲,她更愛鬥嘴,一開始先挑釁,你們就全掉進她的局了。
電動輸贏是一回事,放大輸贏的對立是她不知不覺拉出來的東西,這不是第一次了。雖然才7歲,但她天生對氛圍敏感也很會掌握,不是故意耍心機,只是玩遊戲時挑動對立會讓她覺得有趣;而且樂會被挑動,她是挑對象的。
她只有在意的遊戲輸太慘才會哭,如果不哭,也會委屈的說不玩了,最後不是她退出不玩,就是換遊戲。但一旦她贏了,有回應,她更會繼續說。
「所以我說妹妹是贏家,遊戲贏不贏,她都贏了,她的目的不是遊戲。」
安想了想,叫我。
「嗯?」
「我下次要叫妹妹不要這樣講話。」
我點點頭,認同這也是一個方法。(不過我也要找時間和樂談談這件事了。)
孩子的遊戲,就回到孩子身上吧!
只是有些事情,他要學習看懂,才能知道自己在氣什麼,值不值得。
如果下次還是輸了,那是另一個課題。
可是在輸贏前,他要先看清楚局面是什麼?他到底是棋手,還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