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裡寫了 49 篇文章了,第 50 篇,是我想留給自己的一個記錄:為什麼此刻的我,仍選擇生活在英國。
如果你也是出國留學的畢業生、打工度假即將結束、或是準備轉換身份的過渡期,你可能也正在經歷那個 50% / 50% 的階段:今天想著不然回台灣好了,明天又想著不然再留在英國試試。很熟悉吧?
希望這一篇關於「留下來」的思考,能給你一些共鳴,也許也有些啟發。如果你還不認識我的話...
大家好,我是 Yuwen,目前定居英國曼徹斯特,曾擔任英國上市跨國電商的行銷主管,近期轉職全球遠端新創 PM。18 年,抵達英國就讀研究所;19 年,畢業後開始英國行銷工作;20 年,工作之餘在台灣創辦自己的品牌;21 年,與現在的先生交往並於隔年在英國結婚;現在正在前往英國公民的路上。
一、政治風險
政治的不確定性是我此刻選擇留在英國的最主要原因。
我熱愛台灣這塊土地,也滿懷感恩在台灣為民主與自由而堅持努力的人們。但這份愛也讓我害怕:我們能不能繼續擁有和平?言論自由會不會哪一天突然不再是理所當然的權利?我不知道世界會如何發展,但我知道這些年(尤其在外媒影響下的這些年),我已經無法對這些事無感。
而在英國,雖然也有制度上的問題、右派勢力壯大、種族議題、經濟壓力,但至少我不太需要擔心政權會突然翻盤、不知道明天的新聞會寫什麼。這種安全感,對現在的我而言很重要。
二、土地寬廣,生活靜謐
英國的生活節奏對此刻的我來說,很剛好。
我在英國住過市中心也住過鄉下住宅區。這一兩年在住宅區的生活很療癒,平時在家外面沒有車水馬龍的聲音,超市裡沒有尖峰時段的人潮擁擠,心情煩悶的時候,開車去湖區、峰區走走,這樣的生活節奏讓我在焦慮中找到心中的安靜。
與此同時,英國也提供了城市感的選擇,倫敦、曼城有各國食物、世界級的展覽或派對。
三、多元文化
我很喜歡這種「什麼人都有」的感覺!
有一次我忘記在哪裡排隊了,前面是一位著紗麗的印度阿嬤,後面是一對抱著寶寶的同性情侶,我站在中間,心裡默默覺得:這裡就是一個可以同時容納這麼多人的地方啊,真喜歡。
四、Work-life balance
這其實不是讓我決定留在英國的主因,針對職場環境,我認知中台灣現在也有很多企業做得越來越好。
不過,英國政府在職場制度的支持(例如年假天數、請假文化、職場對心理健康的理解)做得更完整,也就是以「最後一道防線」來說,在這裡工作,感覺比較不會被壓垮。
當然,英國也不是完美。
我懷念家門轉角的便利商店、半夜可以去巷口吃碗面、隨時都有手搖飲,也會想念看醫生不用等太久、就算冬天也陽光和煦、跟家人在地理位置上更親密、用母語溝通的方便。
我和好友 英國留學獨立顧問 Celia 共同撰寫了一本電子書《英國畢業後...何去何從?畢業不是終點,而是選擇的開始!》這本書寫下了我們在出國留學後所面對的每一個十字路口。從生活品質、文化適應、職場制度、英國簽證選項,到真實薪資單與花費列表,我們都公開了自己的經驗與數據。
這幾年我和 Celia 陪伴對方經歷了很多大決定。
19 年,我們一起從曼大同學變曼城同事;
20年,她把家裡東西都給我,決定搬回台灣;
21年,年初我們在台中勤美喝星巴克聊我的感情煩惱,英國真的該影響我對感情的選擇嗎?
22年,我們視訊聊了英國結婚有多麻煩;
23年,她說她也要來英國結婚了,我快樂不已;
24年,我們在遠百海底撈,我為她選擇在英國接受的醫療經歷哭出聲音;
25年,我們上個月在聊,拿到公民身分後要定居還是離開英國呢?
有時候,每個大決定背後有很多理性與思考,而有時候,根本沒那麼多邏輯,就是需要旁邊有個聲音跟自己分享一些親身經歷,讓自己有一些啟發而已。
希望我們除了陪伴彼此,也陪伴了買這本電子書的你,這是我們寫這本書的初衷。
點擊了解更多電子書內容(5/31 24:00 前輸入優惠碼「YUWEN」享 $17.99 到手價!)
Celia 採訪 Yuwen Youtube 影片:🇬🇧 英國求職 2 週上岸!永居身份台灣行銷人,如何從學生簽變公民?全球遠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