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也在說謊,為什麼孩子不可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說謊,是本能而非錯誤

孩子從很小開始就具備說謊的能力。那不是因為誰教了他,而是因為他察覺到了現實:有些真相不能講,有些情況不能說實話,不然會被處罰、會失去信任、會讓自己受傷。

也就是說,謊言不是壞習慣,而是一種生存反應。如果一個孩子意識到說出真話會招來痛苦,他會自然地發展出保護性敘事。這不過是人類心智自我保護機制的延伸。


大人一邊說「不可以說謊」,一邊自己撒謊

大人最常說:「你要誠實喔,說謊是不對的。」但問題來了,大人自己根本每天都在說謊。說得好聽一點,是「社交禮貌」、「體面說話」,但本質上那也是謊。舉例:

  • 明明很不爽,還說「沒事啦」
  • 明明不喜歡對方孩子,卻說「你家小孩好可愛」
  • 明明不想去聚會,卻說「最近太忙」
  • 面對配偶或上司,演得像在開無聲舞台劇

這些謊言沒有錯,它們有它們的社交意義與功能。但矛盾的是,大人禁止孩子說謊,卻從不向孩子說明:「我們也在說謊,只是我們會挑時機、判斷對象、選擇語氣。」

所以孩子的潛台詞其實是:

「你要我不要說謊,但你說謊怎麼都沒事?」


禁止孩子說謊,其實是權力焦慮

我們不能否認,很多大人制止孩子說謊,其實不是出於真心的「道德教育」,而是權力上的恐懼。

因為當一個孩子學會說謊,他就擁有了第一個「語言與資訊控制權」。他可以選擇說或不說,他不再是那個被大人完全掌控的小人偶。

這會讓某些家長感到威脅。這種感覺潛意識是這樣的:

「你連我都敢騙,是不是以後就更難管?你是不是會做什麼壞事然後騙我?是不是我對你失去掌控了?」

說謊變成一種權力挑戰,而不是一種心理現象。父母害怕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語言策略,是因為那代表孩子開始「不是我能全看透的人」了。


說謊,其實是語言能力的一部分

說謊,不代表道德敗壞。事實上,說謊這件事本身就包含了非常高階的腦部功能運作:

  • 能推理他人如何理解自己的行為(換位思考)
  • 能預測未來說出謊話後的反應(後果預判)
  • 能使用語言修飾真相或避開風險(語言操控)

這些能力不都是未來在社會裡要生存的核心技能?只不過差別在於:要不要為自己的謊言負責,要不要懂得使用它的時機與分寸。

所以與其禁止孩子說謊,不如從小就教他「你為什麼要說這個謊?你要怎麼承擔它?」、「這樣的謊話會造成別人的困擾嗎?」、「你還有其他方式表達恐懼或需求嗎?」


我們要教的,不是「不可以說謊」,而是「什麼時候該說真話」

說謊這件事,跟罵髒話其實有類似邏輯:它是一種語言手段,不是道德墮落的指標。

孩子應該知道,說謊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我們可以帶著他認識:

  • 什麼樣的謊言只是保護自己(比如社交場合不想透露私事)
  • 什麼樣的謊言可能會傷人(比如讓別人承擔錯誤)
  • 如何承認自己說了謊,並且修復關係
  • 真話有時候也需要技巧說出口

說到底,我們真正該教的不是「你不可以說謊」,而是:「你要成為一個能控制自己語言、能理解他人反應、能為自己話語負責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生筆記
2會員
10內容數
你會在這裡看到許多非主流觀點,甚至讓你不認同、憤怒,我都能理解,因為語言總有立場。我不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許多話像在挑釁,其實是說給自己聽。若有一天你困惑,這裡剛好能啟發你,那就是我們緣分的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4歲孩因為在在語言上有顯著進步、喜歡誇張,這是孩子發展的正常階段。家長可以觀察並引導孩子透過講故事來培養想像力,並避免在公開場合讓孩子難堪以及不要妄下論斷給孩子負面標籤。
Thumbnail
4歲孩因為在在語言上有顯著進步、喜歡誇張,這是孩子發展的正常階段。家長可以觀察並引導孩子透過講故事來培養想像力,並避免在公開場合讓孩子難堪以及不要妄下論斷給孩子負面標籤。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剛剛看網路看到這個題目,覺得很有意思。文章的意思,主要是說,小孩子之所以會說謊是因為「上梁不正下梁歪」,大人在不知不覺中,或是迫於無奈而說了謊話,不管是不是所謂的「善意謊言」,大人這樣的作為與言語,都會在默默之中讓孩子也學會了謊言。 . 其實這個題目我有研究過,有觀察過,有思考過。上述的說
Thumbnail
剛剛看網路看到這個題目,覺得很有意思。文章的意思,主要是說,小孩子之所以會說謊是因為「上梁不正下梁歪」,大人在不知不覺中,或是迫於無奈而說了謊話,不管是不是所謂的「善意謊言」,大人這樣的作為與言語,都會在默默之中讓孩子也學會了謊言。 . 其實這個題目我有研究過,有觀察過,有思考過。上述的說
Thumbnail
分享網友教育想法 教育孩子,一定要讓孩子記住這八個成語,孩子會終生受益。 第一:光明磊落,就算做錯了,也不要對爸媽撒謊。其實一個人最大的成長,不是來源於別人的說教,而是來自於,自己所犯的錯誤。 第二:深藏不露,就算自己考了一百分,也不要逢人就炫耀,炫耀會激發別人骨子裏的嫉妒。
Thumbnail
分享網友教育想法 教育孩子,一定要讓孩子記住這八個成語,孩子會終生受益。 第一:光明磊落,就算做錯了,也不要對爸媽撒謊。其實一個人最大的成長,不是來源於別人的說教,而是來自於,自己所犯的錯誤。 第二:深藏不露,就算自己考了一百分,也不要逢人就炫耀,炫耀會激發別人骨子裏的嫉妒。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