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及偷竊)的教養關鍵(適爸媽及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經有一位媽媽氣急敗壞地到我面前,說她可愛天真的孩子偷錢還說謊,她先是憤怒後來感到傷心。事情是這樣子發生的,她說她習慣把一些錢,擺在入門玄關的檯子上,有一天,她擺了一百元在那,可是後來怎麼找都找不到,於是她問家人誰有看到那壹佰元紙鈔,沒想到他七歲的兒子就說:「我有看到,我拿去買糖果了」,媽媽當下憤怒異常,馬上教訓兒子,「啪~」的一聲,賞了他一記耳光,然後口中說:「這麼小,就會偷錢,真是不可取!」,她心中想的是一定要好好管教兒子一番,免得他「走偏了」,賞他耳光其實自己也心痛,心中默默地認為這是在教養孩子。孩子當時被責打後,當然哭了一陣子,後來收乾眼淚。可是過了幾天,同樣的事又發生了,媽媽放在玄關檯上的錢又不見了,她又問家人誰看到那錢?家人都沒有回應,她看了看兒子問:「是不是你拿走的?」,兒子卻一口回應:「沒有」,但兒子卻不能合理解釋他身上為何多了一些糖果,因此媽媽強烈懷疑是兒子偷走了,媽媽認為:這次不僅偷錢,孩子還說了謊。所以心裏存在一個疑問:我是不是打得不夠重,所以孩子不怕?!

當我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我試圖讓媽媽瞭解她管教孩子的盲點,這位媽媽的管教作法,雖然是想趕緊導正孩子,卻用錯方法,我告訴她有兩個管教上的盲點:

第一點、賞善罰惡的管教方法是源自於心理學的制約學習方式,簡單地說,就是孩子如果出現好的作為,我們就給予獎賞,比如說考好就給錢;反之,若孩子出現壞的行為,我們就給予處罰。用獎賞來鼓勵好的作為出現,用處罰來壓制壞的行為出現,這個心理機制叫「制約」,但這方法之所以有效的要訣在於行為之後,收到獎賞或被處罰的時間不能太長,間隔往往是數秒到數分鐘的時間,制約才有效用。上述媽媽刮他的孩子一耳光,這個處罰,剛好制約到孩子誠實地承認他拿走錢的時候,所以刮耳光不是制約到暗中拿錢,而是制約到孩子誠實說出的行為(各位讀者是不是有恍然大悟之感呢),所以當下次類似情況發生的時候,孩子索性不承認,因為他上次承認了,但接下來就被打耳光了。很多父母在操作這項管教技術時,都犯了制約間距的錯誤,所以孩子愈打愈不聽,反而變本加厲說謊。就這個例子來說,媽媽合適的管教處理,應該是孩子𠄘認時,稱讚他的誠實行為,再來處理「偷竊」的行為。

這種制約錯誤的行為日常常見,不只在親子教養上會發生誤用,連夫妻關係互動也可能發生誤用。我曾見過一位先生因打麻將很晚回家,妻子嘮叨地說他,他一聲不響地掏出一千元給妻子說:這是打麻將的分紅,希望妻子不再叼唸,但從制約的角度來看,下一次,妻子會繼續叼唸(因為叼唸就有錢拿),而這位先生會下意識地再拿錢出來「堵住妻子的嘴巴」。

第二點、我在第一點中把「偷竊」掛上引號是指,對孩子來說,他可能搞不清楚那叫「偷竊」。小孩所有權的概念大致萌芽於3-4歲,完全瞭解掌握在8歲左右,在這期間,他並不是那麼清楚。比如,當孩子取用家中檯上的水果吃時,家長並不會大喊「孩子偷了我的水果」,因為它放置在公開區供大家食用;同樣的概念,當孩子看到玄關檯上有100元鈔票時,相同的邏輯,他可能以為自行取用沒有問題。

所以像錢財這種私有財產,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不適合放置在家中的公眾區,放置在公眾區往往會提高問題出現的風險。

如果從這兩點來看孩子「偷竊又說謊」的壞行為出現,其實有不少比例來自教養方法的運用問題,太快用成人的角度壓制孩子行為,而欠缺對孩子行為本身動力的瞭解,造成從孩子的觀點來看,他為了「趨吉避凶」,只好在爸媽面前裝裝樣子,而當爸媽不在眼前時(外控的機制不在時),孩子表現就大不相同了。

另一個爸媽要注意的點是自己的焦慮與憤怒,因為當孩子犯錯時,許多爸媽太快想要「導正」孩子,也怕自己沒有盡到教養的責任,因而想趕快「處理孩子」,這時候就容易制約到錯的行為,我建議爸媽在管教孩子之前,先讓自己情緒穩定靜下來思考,到底會制約到什麼行為;再者要提醒爸媽若使用責打處罰的話,它造成孩子心理的破壞力,是遠超於鼓勵與讚賞孩子,也就是說,責打處罰所造成的心理破壞量可以抵銷好幾次的鼓勵讚賞孩子所造成的心理增長量,因而嚴重損傷親子間的信任關係,不可不慎。

如果爸媽對怎麼讓孩子行為內外一致有興趣,在教養下順利成長,可以參考掘作「如何讓孩子聽話 這原因是關鍵!」一文。

(相似文章發表刊登在「關鍵評論網」)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可不定時收到「今日文章」及podcast預告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點擊「家庭Q&A-愛情、親情的心理師相談」免費提問

 


avatar-img
202會員
376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情的簡諧運動是什麼?別想錯了
「家庭Q&A」的臉書社團,希望用心理學觀點的精要答覆給提出問題的人。完全免費。
有關921地震心理重建經驗的過往
攝影中,有「最佳觀賞距離」最能呈現美感,那伴侶之間最佳相處距離是⋯
認識婆媳問題及如何因應,心理位移觀點
明明和前伴侶說好的,已經分手了,可是今天當下的氛圍,似乎又回到以前感情好的時候,兩人很有默契地互動著,讓你突然感覺不清楚「今夕是何夕?」
愛情的簡諧運動是什麼?別想錯了
「家庭Q&A」的臉書社團,希望用心理學觀點的精要答覆給提出問題的人。完全免費。
有關921地震心理重建經驗的過往
攝影中,有「最佳觀賞距離」最能呈現美感,那伴侶之間最佳相處距離是⋯
認識婆媳問題及如何因應,心理位移觀點
明明和前伴侶說好的,已經分手了,可是今天當下的氛圍,似乎又回到以前感情好的時候,兩人很有默契地互動著,讓你突然感覺不清楚「今夕是何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許多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經驗即是當發現孩子長大開始說謊,便會怒不可遏而加以懲罰,卻沒有意識到孩子之所以會懂得說謊其實也是發展的必經過程。 《謊言小精靈》這本繪本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不小心把媽媽的項鍊弄斷,第一時間被媽媽詢問的時候不敢說實話,於是便從嘴巴跳出來一個小精靈,也因為說了第一個謊而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透過孩子小學時期的生活趣事,探討如何教導孩子珍惜時間和承擔責任。
Thumbnail
欠別人的10元要怎麼還? 兒子從心裡笑出來說:「爸爸~你怎麼跟媽媽問一樣的問題?我會挖撲滿,用我自己賺的錢還」
Thumbnail
家裡有一個小聰明的女兒,就會不時會承接她突如其來的出招!有時會想這些念頭如如何產生的?渾然天成的「出頭」究竟來自先天的基因,還是後天的環境?父母日常的言行是否產生不良的示範,或是同學間的相互交流,才讓她有別出心裁的驚人之舉呢?這回交代女兒花錢買禮物的舉止,可真的讓我腦袋空白、驚呆不已! 滿街夾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剛剛看網路看到這個題目,覺得很有意思。文章的意思,主要是說,小孩子之所以會說謊是因為「上梁不正下梁歪」,大人在不知不覺中,或是迫於無奈而說了謊話,不管是不是所謂的「善意謊言」,大人這樣的作為與言語,都會在默默之中讓孩子也學會了謊言。 . 其實這個題目我有研究過,有觀察過,有思考過。上述的說
Thumbnail
上次媽媽跟我分享,安親班老師在聯絡簿上寫,考試接近了,請超級賽亞呈要把心思多多放在正確位置。 結果超級賽亞呈回家時問媽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許多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經驗即是當發現孩子長大開始說謊,便會怒不可遏而加以懲罰,卻沒有意識到孩子之所以會懂得說謊其實也是發展的必經過程。 《謊言小精靈》這本繪本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不小心把媽媽的項鍊弄斷,第一時間被媽媽詢問的時候不敢說實話,於是便從嘴巴跳出來一個小精靈,也因為說了第一個謊而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透過孩子小學時期的生活趣事,探討如何教導孩子珍惜時間和承擔責任。
Thumbnail
欠別人的10元要怎麼還? 兒子從心裡笑出來說:「爸爸~你怎麼跟媽媽問一樣的問題?我會挖撲滿,用我自己賺的錢還」
Thumbnail
家裡有一個小聰明的女兒,就會不時會承接她突如其來的出招!有時會想這些念頭如如何產生的?渾然天成的「出頭」究竟來自先天的基因,還是後天的環境?父母日常的言行是否產生不良的示範,或是同學間的相互交流,才讓她有別出心裁的驚人之舉呢?這回交代女兒花錢買禮物的舉止,可真的讓我腦袋空白、驚呆不已! 滿街夾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剛剛看網路看到這個題目,覺得很有意思。文章的意思,主要是說,小孩子之所以會說謊是因為「上梁不正下梁歪」,大人在不知不覺中,或是迫於無奈而說了謊話,不管是不是所謂的「善意謊言」,大人這樣的作為與言語,都會在默默之中讓孩子也學會了謊言。 . 其實這個題目我有研究過,有觀察過,有思考過。上述的說
Thumbnail
上次媽媽跟我分享,安親班老師在聯絡簿上寫,考試接近了,請超級賽亞呈要把心思多多放在正確位置。 結果超級賽亞呈回家時問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