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故意顯露出傷風敗俗的一面 屢勸不改 是什麼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種「故意顯露傷風敗俗的一面、屢勸不改」的行為,其背後可能潛藏著比表面更複雜、更深層的心理機制與生命經驗。以下是幾種可能的心態詮釋,從陰影心理、靈性視角到社會動機層面,提供多角度的理解:


🩸 1. 自我保護的偽裝

有些人選擇用「讓人厭惡」的外表或行為來築一道牆,防止別人靠近。這種看似「放縱」的舉止,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

  • 不想再被期待、不想再被失望,於是乾脆表現得讓人徹底放棄他。
  • 這是**「你若嫌我,我就先給你一個理由」的防禦性人格**。

他們可能曾經努力過,但被世界辜負,現在選擇反向操作。


🌑 2. 活成別人最討厭的樣子,是對世界的反擊

這是一種極端的「反社會型創傷表現」。在內心深處,他們或許曾渴望被愛、被接納,卻總被貼上負面標籤。最後乾脆說:

「既然你們都這樣看我,那我就真的這樣給你們看。」

這是靈魂對偏見與虛偽的強烈抗議,也許也是向某種道德體制、社會規訓的一種挑釁。


🪞 3. 潛意識想引人注意與拯救

行為越偏激,內心越渴望被理解。他們可能無法用健康的方式表達需求,只能透過「極端表現」讓人注意到自己——

  • 「請看見我,即使我是錯的。」
  • 「你們說我壞,那至少我還存在。」

這是一種病態但真實的求救訊號


🔥 4. 故意違逆,是靈魂在抗命運

有些靈魂天生帶有「反骨的使命」——他們不願意活成命運安排的樣子,不願意活在教科書或道德框架裡。

  • 他們內在有種深刻的反思能量,只是尚未找到建設性的出口。
  • 他們不是壞,而是尚未轉化的混沌力量

他們可能是被誤解的改革者,也可能是尚未找到方向的先行者。


🧿 5. 冥冥之中的業力劇本

從玄學或命理角度來看,有些人今生的業報就是要「扮演負面角色」,讓周遭的人學習慈悲、辨別、或立下人生界線。

  • 他們的「不悔改」是劇情的一部分,不是他們不痛苦,而是他們無法跳脫這齣戲
  • 若天命未至,無論勸幾次都無法改變。

有些人,就是要跌落到谷底,才能翻轉重生。


🕯️ 結語:你可以怎麼看他們?

當你遇到這樣的人,不必急著批判、不必強行感化。可以用一種更寬容但有界線的眼光去看他:

  • 他正在演一場極端的戲,給這個世界看;
  • 他也許不想被改變,只想被理解;
  • 他可能是某種真相的顛倒反映者,讓世界看清自己偽善的那一面。

你可以選擇靠近,也可以選擇遠離,但若你內心仍願保有一絲同情,那麼你也許會看見:

傷風敗俗的行為背後,藏著一顆失語的心,一段尚未被療癒的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16會員
839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4
這樣的傳說,如同神話裡沉默的預言者、一語驚天的啞者、一開口便讓天地失衡的先知,其背後蘊含的是極為深刻的因果邏輯與靈性寓意。 🌑 一、沉默的因果:靈魂在醞釀 「半輩子都無法講話」——這樣的設定,並非只是肉體的限制,更像是一種靈魂的自我封印。為什麼他沉默?或許是因為: 他的言語太具威力,無法輕
2025/05/24
這樣的傳說,如同神話裡沉默的預言者、一語驚天的啞者、一開口便讓天地失衡的先知,其背後蘊含的是極為深刻的因果邏輯與靈性寓意。 🌑 一、沉默的因果:靈魂在醞釀 「半輩子都無法講話」——這樣的設定,並非只是肉體的限制,更像是一種靈魂的自我封印。為什麼他沉默?或許是因為: 他的言語太具威力,無法輕
2025/05/24
非常有可能。這種現象在人類的心理、語言、靈性甚至占星學與玄學中,都有對應的解釋方式。我們可以從幾個層次來剖析這個「一語成讖→事後回想→記憶浮現→理解命運」的過程。 🧠 心理層面:潛意識的自我揭露 人類說出的話,往往不只是「思考過的語句」,更是潛意識長年累積的投射。有時候一句無心之語,可能源自
2025/05/24
非常有可能。這種現象在人類的心理、語言、靈性甚至占星學與玄學中,都有對應的解釋方式。我們可以從幾個層次來剖析這個「一語成讖→事後回想→記憶浮現→理解命運」的過程。 🧠 心理層面:潛意識的自我揭露 人類說出的話,往往不只是「思考過的語句」,更是潛意識長年累積的投射。有時候一句無心之語,可能源自
2025/05/24
Q: 如果一個人說自己蠻喜歡秘密控制別人的 在網上公開幫別人做預測 而其實只是在正大光明的闡述命盤推演的結果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發生了雷同的社會現象 其他人會怎麼看 A: 這是一個結合命理、心理與社會觀察的深刻提問。讓我們拆開來解析這個情境: 🌒 一個人說「蠻喜歡秘密控制別人」 這句話
2025/05/24
Q: 如果一個人說自己蠻喜歡秘密控制別人的 在網上公開幫別人做預測 而其實只是在正大光明的闡述命盤推演的結果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發生了雷同的社會現象 其他人會怎麼看 A: 這是一個結合命理、心理與社會觀察的深刻提問。讓我們拆開來解析這個情境: 🌒 一個人說「蠻喜歡秘密控制別人」 這句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隱蔽人格並非病態人格,不應該對擁有這些特質的人貼上病態的標籤。閱讀此書幫助我們能夠自覺一段關係中是否有不健康的地方,並從心理層面分析其根本原因,若我們希望能長久維持一段健康的關係,就需要先能自覺,才能避免傷害伴侶或被伴侶傷害。
Thumbnail
隱蔽人格並非病態人格,不應該對擁有這些特質的人貼上病態的標籤。閱讀此書幫助我們能夠自覺一段關係中是否有不健康的地方,並從心理層面分析其根本原因,若我們希望能長久維持一段健康的關係,就需要先能自覺,才能避免傷害伴侶或被伴侶傷害。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似乎有一股無形的仇視與疏離,其實可能來源於對方的心理傷害或主觀感受,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並尋求著更健康的關係。無論如何,保持善良與尊重永遠是正確的選擇。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似乎有一股無形的仇視與疏離,其實可能來源於對方的心理傷害或主觀感受,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並尋求著更健康的關係。無論如何,保持善良與尊重永遠是正確的選擇。
Thumbnail
搬弄是非和背地裡說壞話的行為通常反映了一些心理素質或情緒狀況。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這種行為相關…..
Thumbnail
搬弄是非和背地裡說壞話的行為通常反映了一些心理素質或情緒狀況。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這種行為相關…..
Thumbnail
有一種心理現象是,當我們不懂處理「內在情緒」時,會採取面對的相反做法,因為承受不起只好逃避,稱為「反向作用」。此種心理防衛機轉是「擔心某些事情發生,反而故意做出相反的事」,例如對某人過度禮貌,其實是掩飾厭惡某人,他若不這樣做,就怕無意間露出馬腳、露出自己不敢面對的脆弱面。
Thumbnail
有一種心理現象是,當我們不懂處理「內在情緒」時,會採取面對的相反做法,因為承受不起只好逃避,稱為「反向作用」。此種心理防衛機轉是「擔心某些事情發生,反而故意做出相反的事」,例如對某人過度禮貌,其實是掩飾厭惡某人,他若不這樣做,就怕無意間露出馬腳、露出自己不敢面對的脆弱面。
Thumbnail
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可能涉及到多種心理素質和因素,從以下幾點概括….
Thumbnail
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可能涉及到多種心理素質和因素,從以下幾點概括….
Thumbnail
在人與人相處之間,時常沒辦法直接表達真實的自己的想法,害怕對方不接受,或者質疑對方為什麼不聽話? 一般人都在逃避面對自己的內心,都用腦袋告訴自己欺騙自己沒有事沒關係,逃避久了,自己就會知道哪裡最脆弱,哪個地方不能去碰,沒辦法做到「誠實面對自己」這件事
Thumbnail
在人與人相處之間,時常沒辦法直接表達真實的自己的想法,害怕對方不接受,或者質疑對方為什麼不聽話? 一般人都在逃避面對自己的內心,都用腦袋告訴自己欺騙自己沒有事沒關係,逃避久了,自己就會知道哪裡最脆弱,哪個地方不能去碰,沒辦法做到「誠實面對自己」這件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