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第四十一章記述約瑟蒙神賜智慧,為法老解夢,進而被提拔為埃及宰相,治理大饑荒的來臨。此章是約瑟故事的關鍵轉折,亦是神長久預備終得彰顯之時。經文不僅鋪陳一段高升的歷程,更蘊藏屬靈原則:神在祂的時機中高舉謙卑人,並藉其成就超越人所思的旨意。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此章的屬靈教訓。
一、神使人夢中驚惶,為要引導祂的僕人出監(創41:1–13)
本章開首記載:「過了兩年,法老作夢。」(創41:1)這一開場,標示前章酒政「忘了約瑟」並非結束,乃是神靜默中等待的鋪陳。法老連續作兩夢,心裡不安,遍求術士與博士皆不得其解(創41:8),此時酒政方才記起約瑟,向法老舉薦(創41:9–13)。 神藉著一場人不能解的夢,開啟約瑟出監之門。看似偶然的回想,實則是神定意的時刻。這段提醒信徒:神往往在人窮盡方法、走投無路時,介入顯明祂的道路。祂使人困惑,是為要引領他們尋求從上而來的智慧。 信徒當明白,神掌管時間與際遇;祂既容許「被忘記」,亦必在合適時刻「被記起」。人在低谷中不需自我伸援,只要忠心等候,神自會安排記念我們的「酒政」。二、謙卑倚靠神的智慧,方能應對王者之問(創41:14–32) 約瑟被召至王前,面對埃及最有權勢之人的質問,他開口第一句便道:「這不在乎我,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創41:16)這一句,顯出約瑟內心的敬畏與謙卑。他不居功、不逞才,單單將榮耀歸給神。
緊接著,他一口氣解釋兩夢是同一件事,指出七個豐年與七個荒年將至(創41:25–30),並說:「這就是我對法老所說:神已將所要作的事顯明給法老了。」(創41:28)
此段顯示屬靈的智慧不僅在於洞悉異象,更在於明白神的旨意,並能用和平與敬虔的言語清楚傳遞。約瑟的回應讓法老與群臣皆折服(創41:37),因為這不是人的口才,而是神的靈與智慧臨到他。
信徒當學習約瑟的榜樣,在關鍵時刻不自誇、不爭功,惟一倚靠神的啟示與能力。屬靈服事者的影響力,不在聲量或表現,而在於是否讓神得榮耀。
三、神使僕人得權柄,是為成就眾人之救(創41:33–57)
法老因深信約瑟之解釋,立他為宰相,使他治理全地(創41:38–41)。這一瞬間的高升,實為十三年忍耐的結果,也表明神使人升高,誰也不能阻擋(詩75:6–7)。 約瑟受命掌理七年豐收的儲糧(創41:47–49),並在七年饑荒來臨時,使埃及與四方得以維生(創41:54–57)。神不僅救約瑟脫離監牢,更藉他拯救許多人的性命(參創50:20)。 在此,我們看見一個屬靈原則:神的高舉,總與使命相連。祂使人居上,不是為自榮,而是為施恩。約瑟得尊榮,是因他能承擔恩典的流通角色。正如神藉以色列成為萬民的祝福,今日祂也呼召信徒在高處行出愛與救贖的見證。
在神的時刻中被興起,在人的需要中顯出榮耀 《創世紀》第四十一章是神恩典與智慧公開彰顯的一章。約瑟經歷長久等待後,終於踏上神預定的道路,但他始終不離神的心意。從地牢到王宮,他所持守的不是苦毒或爭競,而是敬畏神與忠心服事。 這章提醒我們:屬靈生命的成熟,往往出現在經歷神時刻的等待之後。人在安靜中被塑造,在危機中被記念,在使命中被興起。神所預備的,遠超我們所求所想(弗3:20);我們所當做的,是時常敬畏祂、等候祂、忠於祂。願我們如約瑟,在苦難中不失信,在轉機中不自誇,在高位中不忘神,使我們一生被神使用,成為祂祝福眾人的器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