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當白瓷不只是器皿,而是一種安靜的陪伴
一場在陶瓷捏塑與花葉間尋找心靜的過程,從壺器的握痕,到日常中的一杯茶,稼惠將陶藝與日常花藝交織成生活的另一種安靜陪伴。
第一次握著稼惠做的茶壺時,我彷彿聽見了它的沉默,也聽見自己心裡的一個聲音:「這是能久伴的器物。」

白瓷茶具的設計語言|稼惠的細節之美:不只是器皿,更是語言
「細節是我對生活的態度,白淨是我對生活的期許。」稼惠說。
稼惠的作品給我一種結合工業設計的比例,與藝術簡約美感的完整平衡。
當我看到釉白色如綢般,如隨著陽光變化出白的細膩紋理,非常精細。
她的作品特別在於線條與重視使用者體驗:
「我喜聽反饋,從中解決器皿一些細微的變化,它是我對感情深處重視的細膩表現。」稼惠說。
稼惠的作品充滿一種平衡的美感,我看到第一眼水平蓋的茶壺就喜歡上了,我喜歡它對稱與強調線條的俐落,同時保有手感的比例與土材,稼惠說那是她早期的作品,我很高興,因為她一直堅守著她的美,真的很耀眼。
英式紅茶壺 × 客製茶具:美感與實用兼備

二元尋行的稼惠:
“紅茶壺
不同於中式茶壺,英式紅茶壺看起來總是圓圓胖胖的
大方的流嘴方便快速沖出茶湯
厚實的把手穩穩的撐住茶水與壺身的重量
對一個紅茶控來說
紅茶的一切就是這麼的合情合理的可愛又撫慰人心的存在”
蓋扭:是茶杯蓋上的小提拔/突起抓處。
稼惠用花苞的形象呈現出她對生活低調堅持細節,稍微扭轉會讓抓取不容易托滑且美觀。
二元尋行亦提供少量客製商品服務,如婚禮紀念壺、特別節氣系列,讓器物真正成為生活的記錄者與贈與者。這樣的設計,也讓這款客製化陶瓷茶具特別受到家庭與送禮族群的喜愛。
水平的口蓋把-對生活實用與情感傳遞的平衡

「我希望它會是陪伴的角色,陪著長輩到晚輩說故事,記著不變對美的感受。」稼惠說。
葉壓印手拉坯體驗|讓記憶沉澱於器皿:壓印記憶,收藏片段

課程是小班制,氣氛輕鬆簡單。首先攜帶葉脈輪廓清楚的花植效果會比較好,將壓印處理好後,就可以進行白瓷器皿的設計與製作。
「一片葉的紋理就是一段故事。」
取自於生活的美:生活插花與花器

二元尋行的稼惠:
“承載香氣的容器
想象中
有一個能夠包覆的容器
讓氣味自然的流入
醞釀
滿溢後流出
與空間
共舞於植物與器物交織的美好生活 “
「那時展覽,我在河邊看到生命的活力,想將它帶到生活裡,所以把它帶到展場中。」稼惠如此說。
何謂生活插花?
是注重與空間的和諧感、季節感與人的情緒節奏共振。
它不是主角,而是陪伴。它不需要吸引全部的目光,而是讓一個角落悄悄有了呼吸。
舉例來說:
你可以想像這樣的白瓷瓶,放在窗邊,一枝陸蓮微微低垂,與陽光交錯,就像是一個靜靜等你回家的朋友,在晨光中提醒你,這是適合慢下來的日子。這樣的生活插花,正是稼惠希望帶來的「不喧嘩,只陪伴」。
關於陶藝師|稼惠的創作與教學歷程
「選擇白色是因為它不論環境或人,都可以融入其中,悄悄陪伴而不爭搶。」
稼惠是位低調謙虛的陶藝老師,已經有了六年在鶯歌陶瓷博物的教學經驗,它指導清晰有條理,文字的選用包容且尊重,是位有堅強實力而自然的老師。
曾參加展覽:

馨香可掬 - 李尚哲 徐稼惠 - 陶藝聯展
https://www.instagram.com/p/DJPFjEDzE0i/

花器陶作展 - 一器遷延
https://www.instagram.com/p/CvQoiJcv2Nt/

北港文化中心的主題 - 馥郁之境
品牌名稱:
二元尋行IG(https://www.instagram.com/duality_ceramic/)
二元尋行FB(https://www.facebook.com/dualityceramic/?ref=_xav_ig_profile_page_web_0515#)
報名方式與聯繫|白瓷與花藝的體驗入口
手拉坯課程:用雙手製作生活的陪伴
如果你也想親自感受「不喧嘩,只陪伴」的生活陶藝,這裡是你的起點。
課程從認識陶土開始,教導基本的拉坯與修坯技巧,製作杯、碗、茶具、花器等日常實用器物。

報名連結:點此報名手拉坯課程(手拉坯課程報名表_預約制)
學習用雙手把泥土托成器皿,也是一種學習如何安頓自己的方式。
嗨,如果你喜歡我這種方式的文字,歡迎分享,但也歡迎標註出處。
你可以這樣寫:「語錄風格來自 墨雪鳶紅」或「靈感來自某位喜歡用茶和花說故事的作者」。
如果你有了新的延伸創作,請讓我知道,我會高興地替你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