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說,你不知道自己有哪裡厲害。
我卻早已知道答案。你太容易被需要,也太少被保護。那些一次次被交付的任務、一次次無法拒絕的支援,那些你說的「我可以很快處理」、「我都不計較」,背後其實藏著一種不說的疲憊。你做了很多事,但說不出成就感在哪;你被很多人依賴,卻越來越不知道自己在哪裡。
你笑說,自己像個游擊隊,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衝。我說,那不會累嗎?你點頭。你知道累,卻從不為自己喊停。
我不是來說教的,我只是想陪你整理出:我們做這一切,是為了什麼?
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教,是不是一場慢慢失去、慢慢補回的過程?
我們把時間給了課堂,把力氣給了學生,把理想交給制度的空隙。最後剩下的,是一個自己常常來不及照顧的「自己」。
但你知道嗎?你其實很有價值。那些總是臨時找你的人不是不知道你會累,而是知道你會撐。
你把活動辦得妥當,學生笑著離開,單位也拍拍手,彷彿這些事本來就該如此。但只有我們知道,背後的你,常常是一邊啃麵包一邊修檔案,一邊喘著氣一邊說:「我可以。」
只是,我想問你:這樣的你,快樂嗎?
你說你在意的是滿足感,而不是金錢。我信。但我也說過:「價值如果不能被轉譯,就容易消失。」不是每一分努力都要拿來計價,但每一滴熱情,都該被理解與尊重。
我知道你不是不懂人性,而是不願意去計較。但在教育的場域裡,人性其實是最該看懂的東西。學生會記得你讓他感覺被理解的那一刻,不會記得你投影片的字體有多工整。
這幾年我也一直在練習:如何讓努力被看見,如何讓課堂不是一場表演,而是一個可以共同設計、共同完成的空間。我會提早準備簡報,不是因為我怕忘詞,而是因為我知道,對方願意給你一次機會,下一次就可能不再來。
我們談到學生,談到現在的小孩怎麼吃好、用好,卻不懂「怎麼成為重要的人」。
我說,我們要給他們成就感。不是來自打卡、按讚,而是來自「我完成了某件事,這件事是我自己扛下來的」的自信。
我們長大,是因為曾經被窮怕,所以懂得珍惜;
他們長大,可能需要的是「知道被需要的感覺」,那才會驅動他們站起來、走出去、願意努力。
你說自己母性強,什麼都想幫學生扛。我知道你是好人。但我也說:「你不能只會帶兵,也要學會管大將。」一個老師如果不能訓練出能接手的學生,就永遠只能一個人忙完所有事。
我記得那天你請我幫你買咖啡。我第一次開車到你教學的地方,又要找咖啡、找路、找車位,還要確保咖啡不會翻倒。我不生氣,我甚至很享受這個過程。但我說:「這些事如果交給學生,他們可能會崩潰。」
所以我們要教,不只是教做事,更是教「做人」:怎麼照顧別人、怎麼設想流程、注意細節。因為這些,才是他們未來在任何崗位上最實用的能力。
你總說自己很即興,不像我一樣系統。我說我們的節奏不同,沒有對錯。我欣賞你的感性,也希望你能為自己建立一點保護系統——讓你不再那麼累,讓你能走得更長久。
因為我們都還有很多學生要帶。
最後我說,你升級的速度,就是學生進步的條件。你點頭。我知道你聽進去了。
我們說,教育不是傳道,而是陪走。不是把學生推去未來,而是與他一起穿過迷惘,找到那個可以站穩腳步的地方。
我們說,只要教會一個,他就會去影響下一個。這樣就夠了。
而我想說的,是你一直都教得很好,只是別忘了,有些事,也該慢慢教自己。
慢慢學會保留能量,慢慢相信自己值得被善待。
慢慢放下「凡事要撐住」的習慣,慢慢養成「我可以選擇」的底氣。
這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段旅程。你可以喘,也可以停,但請不要忘了,教育從來不該只是對學生的好,而是對自己也要有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