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凡事盡力而為,學習放心自在的處事之道

大衛DavieLiu-avatar-img
發佈於大衛說故事Podcast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作者:枡野俊明。這位作者是誰呢?他是日本多摩美術大學的教授,也是一位知名的庭園設計師,另外他還是一座寺廟的住持。曾經被選為「世界最值得尊敬的一百位日本人」之一,背景非常的特別。

當你煩躁、焦慮、遇到卡關的時候,翻一翻書,總能提醒自己,放下執著的念頭,重新找回內心的清澈與平靜。

☀️本書令我印象很深刻的小故事

有一天,一位富翁到寺廟找和尚訴苦。他正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的煩惱,但和尚卻被一隻蒼蠅吸引了注意力。

這隻蒼蠅,不斷地撞向紙糊的窗門。明明整座寺廟很破舊,到處都是可以飛出去的破洞,但牠就只執著於同一個方向,一直撞。撞了幾次摔倒在地上,又頑強地飛起來,繼續撞。

富翁看了有點不高興,就說:「大師,我在和您說我的煩惱耶,你怎麼只顧著看那隻蒼蠅啊?」

和尚淡淡一笑,說:「我只是覺得,那隻蒼蠅和人很像啊。牠一直想從同一個方向飛出去,卻怎麼也出不去。這不就是我們遇到問題時的樣子嗎?老是用同樣的方法,卻希望有不同的結果,難怪問題一直無法解決。

富翁聽了愣了一下,然後沉默不語,看著那隻執著的蒼蠅,好像也看見了自己的模樣。

☀️本書核心概念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的核心觀念,我認為是:盡人事,聽天命。乍聽之下,這句話好像有點消極,但作者卻有另一種觀點來解釋這句話。

當我們在「盡人事」的過程中,我們要保有彈性的思維,和謙虛的心態,認清自己的能力範圍,然後專注、努力地做好該做的事。

而「聽天命」的意思,是放下控制結果的執念,把結局交給上天,接受無常的變化,這種淡泊、釋懷的智慧,作者稱為「放下力」

人再怎麼努力,也沒有辦法預測未來或改寫過去。最務實的做法,就是把心思放在現在,專注於此時此刻能做的事。這不是消極,而是一種真正懂得放過自己的成熟處世態度。

那麼,這種豁達的「放下力」,我們到底要怎麼運用在職場和人際關係中呢?接下來,我分享書中的四個重要觀點:

 ☀️一、不插手的智慧

這個觀點講的是一種「觀察但不過度干預」的心態。

首先是懂得「安靜放手」。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狀況?看著新來的同事,做出一份亂七八糟的簡報,心裡想著:不如我來幫你弄好了。我們原始的出發點是好的,想幫對方的忙,但仔細想一想,這樣真的是為對方好嗎?有時候,我們插手幫忙,反而會讓對方失去成長的機會。

所謂的「不插手」,不是冷漠無情,而是選擇當一個「安靜的觀察者」,適時地給建議或協助,但主要目的是讓對方自己去摸索、犯錯、學習。尤其當你是主管、家長或資深的前輩,更應該記得:你介入得越少,對方學得越多。

另一個心態是「沉默陪伴」。

當身邊的人遇到情緒低潮,我們第一反應很自然會想要安慰、給建議、灌雞湯。但很多時候,他們真正需要的,其實只是你靜靜地陪伴。你什麼都不說,但他知道你在。這種沉默的安定感,有時候反而是最貼心穩定的支持。

☀️二、放下執著

對事物的「執著」指的是,不要太相信「過去的成功經驗可以每次複製成功」

如同我們的工作和人生,看起來流程差不多,但每次遇到的人事時地物都不一樣。用同樣的成功方程式,不一定每次都能帶來好的成果。

邱吉爾曾說:執著過去的人,將會失去未來。

我們要練習保持心靈的彈性,接受無常的變化,提醒自己每一次都是歸零開始。我們能做的,就是誠實地面對現況,保持柔軟彈性和謙虛的心態,適當地調整做法,然後盡力去做,至於結果如何,就順其自然吧。

 ☀️三、轉化後悔為成長

人生有太多選擇,我們也經常糾結,到底該選哪一個。其實,很多時候根本沒有所謂「最正確」的選擇。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裡講的一句話:既然不知道要去哪裡,那走哪條路也就沒有什麼差別了。

一直糾結選得到底對不對,不如在選擇之後,把接下來的過程做到最好,才是關鍵。

而當我們覺得選錯了、後悔了,與其一直責備自己,不如把過去的經驗當作一份「檢查表」,檢視過程中:哪裡有盲點?有什麼可以改進?如何優化得更好?這樣的「復盤」檢討,反而能將自己從後悔的情緒中抽離出來,轉化成寶貴的人生經驗值,成為升級進化的資本。

☀️四、學會慢下來

現在的世界什麼都講求效率、講求快。買東西要快、回訊息要快、回應問題也要快。但你有沒有發現,越急越容易出錯、容易產生誤會、或是做出錯誤的決定?

作者提醒我們,其實很多事根本沒那麼急。你慢一點回應,反而能有更好的處理品質。有一句廣告詞說:世界越快,心則慢。

尤其現在假消息這麼多,AI 生成的內容真假難辨,我們更要懂得暫停一下,思考這個訊息是否正確、是否需要查證,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回應、要不要分享。

慢下來的心態,還有一個重點是情緒的反應。

當你在生氣、不爽、或感到委屈時,如果你立刻做出反應,很可能會說出讓自己後悔的話。這時候,作者給我們一個很神奇的小口訣:

「別急、別急、別著急;感謝、感謝,十分感謝;等一下、等一下、再等一下;沒關係,沒關係,我不要緊。」

這不是什麼宗教咒語,而是一種情緒緩衝的思考方式,可以幫你把爆衝的怒氣馬上按下緊急煞車鈕。如同諺語所說:緊抓著熱騰騰的煤碳想丟向他人,唯一被燙傷的只有自己。一旦自己能從憤怒中抽離出來,就能冷靜地做出選擇和回應。

☀️結語

學習不插手的智慧,選擇當一個安靜的觀察者,介入得越少,越有讓對方學習的機會。不隨便給建議,只是安靜的陪伴,反而是最貼心的支持。

接受無常的變化,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有機體,並非一成不變。不要相信過去的成功經驗一定會再次成功,而是保持柔軟和謙虛的心態去執行,盡力而為,而後順其自然。

不要一直糾結選擇到底對不對,而是專注在執行的過程,做錯了也沒有關係,把過去的經驗當成一份檢查表,從中汲取優化成長的智慧,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慢下來,是為了按下暫停鍵,給自己一個呼吸的時間,冷靜的思考、查證,然後再選擇是否做出回應。

該放下的,就放下。專注於眼前,我們的生命,其實只存在於「現在」這一刻,前一秒已經過去無法改變,下一秒誰也無法保證會發生什麼,只有此時此地,是我們真正能夠把握的時空。

如果能理解這一點,我們就能減少對過去的後悔、對未來的焦慮,把我們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享受現在的這個過程,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衛說故事Podcast
29會員
78內容數
📚 沒時間跨領域閱讀?每週10分鐘,跟著《大衛說故事》Podcast隨時⚡充電!精選行銷銷售、自我成長、心理心靈各領域好書,讓你利用零碎時間,輕鬆🎧聽得好知識!
大衛說故事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05/21
👉一個人可能很愛你,卻未必真的了解你。他看到你,卻可能沒有真正「看見」你。現代人好像漸漸失去了真正了解彼此的能力。身邊的人明明近在咫尺,卻彷彿像是「透明人」一樣,看不見彼此的存在。我們該如何重新建立與他人的深層連結呢?
Thumbnail
2025/05/21
👉一個人可能很愛你,卻未必真的了解你。他看到你,卻可能沒有真正「看見」你。現代人好像漸漸失去了真正了解彼此的能力。身邊的人明明近在咫尺,卻彷彿像是「透明人」一樣,看不見彼此的存在。我們該如何重新建立與他人的深層連結呢?
Thumbnail
2025/04/30
👉過度的消費和高調奢華的風氣讓人壓力越來越大,真正快樂的生活本質,到底是什麼呢?本書將會告訴我們,為什麼「擁有的愈多,得到的愈少,只有簡單,才能帶來意義與美好」。
Thumbnail
2025/04/30
👉過度的消費和高調奢華的風氣讓人壓力越來越大,真正快樂的生活本質,到底是什麼呢?本書將會告訴我們,為什麼「擁有的愈多,得到的愈少,只有簡單,才能帶來意義與美好」。
Thumbnail
2025/03/12
👉作者是美國知名心理學教授,本書全球銷售超過3500萬冊,獲得亞馬遜書店4.6顆星高評價。如果你曾經陷入自我懷疑或精神內耗,本書可以協助你我重新思考,擺脫負面情緒,做自己生命中真正的主人。
Thumbnail
2025/03/12
👉作者是美國知名心理學教授,本書全球銷售超過3500萬冊,獲得亞馬遜書店4.6顆星高評價。如果你曾經陷入自我懷疑或精神內耗,本書可以協助你我重新思考,擺脫負面情緒,做自己生命中真正的主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活在這個社會上,我們很難不受人際關係擺布,同時身邊也充斥著各種資訊,為了回應這個世界的期待,常常導致我們壓力過大,得失心太重,深怕自己跟不上別人的腳步。 本書作者枡野俊明先生,從禪學的角度出發,告訴我們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個人的力量無法控制的,如過去的事情、別人的事情、未來的事情。所以不必對每件事情
Thumbnail
活在這個社會上,我們很難不受人際關係擺布,同時身邊也充斥著各種資訊,為了回應這個世界的期待,常常導致我們壓力過大,得失心太重,深怕自己跟不上別人的腳步。 本書作者枡野俊明先生,從禪學的角度出發,告訴我們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個人的力量無法控制的,如過去的事情、別人的事情、未來的事情。所以不必對每件事情
Thumbnail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淡泊一點也無妨, 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仕事も人間関係もうまくいく放っておく力》 ✍️作者:枡野俊明 譯者: 黃薇嬪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3/01/03 📖書籍簡介(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禪語「放下著」,意指捨去一切
Thumbnail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淡泊一點也無妨, 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仕事も人間関係もうまくいく放っておく力》 ✍️作者:枡野俊明 譯者: 黃薇嬪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3/01/03 📖書籍簡介(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禪語「放下著」,意指捨去一切
Thumbnail
努力的你這週還好嗎?✧(⁎⁍̴̛ᴗ⁍̴̛⁎) 如果對於目前的狀況感到迷惘困惑, 請不要害怕關閉控制模式, 希望你能暫時先放下過度思考, 保持覺知與維持內心平衡, 好好覺察身體的感受, 單純體驗這個過程,相信自己能順利通過。 ⊹⊹⊹⊹⊹⊹⊹⊹⊹⊹⊹⊹⊹⊹⊹⊹⊹⊹⊹⊹⊹⊹⊹⊹⊹⊹⊹⊹⊹⊹
Thumbnail
努力的你這週還好嗎?✧(⁎⁍̴̛ᴗ⁍̴̛⁎) 如果對於目前的狀況感到迷惘困惑, 請不要害怕關閉控制模式, 希望你能暫時先放下過度思考, 保持覺知與維持內心平衡, 好好覺察身體的感受, 單純體驗這個過程,相信自己能順利通過。 ⊹⊹⊹⊹⊹⊹⊹⊹⊹⊹⊹⊹⊹⊹⊹⊹⊹⊹⊹⊹⊹⊹⊹⊹⊹⊹⊹⊹⊹⊹
Thumbnail
我以為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須要「很努力」,然而來自源頭的聲音卻告訴著我相反的指引。
Thumbnail
我以為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須要「很努力」,然而來自源頭的聲音卻告訴著我相反的指引。
Thumbnail
你愛你的事業、工作,或現在正在進行的事嗎?如果你愛它,就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地投入它!全力以赴就是精進,全心全意就是入定🙏 寂天菩薩的《入行論》第五品「護正知」裡有一段⋯⋯
Thumbnail
你愛你的事業、工作,或現在正在進行的事嗎?如果你愛它,就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地投入它!全力以赴就是精進,全心全意就是入定🙏 寂天菩薩的《入行論》第五品「護正知」裡有一段⋯⋯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觀德於忍,觀福於量;有道德,係看一個人的忍耐力多強;有福者,係看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心胸要寬大,心量放大、不要執著、要看開,不要去執著一些事物相,靜坐可幫助對事物相看得清楚,待人處事較不會發脾氣;量大,福就大。」 「嚼得了菜根,百事可為;忍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觀德於忍,觀福於量;有道德,係看一個人的忍耐力多強;有福者,係看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心胸要寬大,心量放大、不要執著、要看開,不要去執著一些事物相,靜坐可幫助對事物相看得清楚,待人處事較不會發脾氣;量大,福就大。」 「嚼得了菜根,百事可為;忍得
Thumbnail
「意見提出了,就要不計結果,無論別人是否採納,是否對你的意見有任何決議,都要全部接受。提出意見前,就要有這樣的認知,不然不如不提。」這意味著,無論是自動或是受人請託從事某件事情,既然做了,就要不計結果,不計較自己的付出與得失...
Thumbnail
「意見提出了,就要不計結果,無論別人是否採納,是否對你的意見有任何決議,都要全部接受。提出意見前,就要有這樣的認知,不然不如不提。」這意味著,無論是自動或是受人請託從事某件事情,既然做了,就要不計結果,不計較自己的付出與得失...
Thumbnail
一個人的專注力,便決定了成敗。事情開始前,有著美好的期待,對自己的期許與抱負,希望真的能如這樣的美好實現。從理想拉回實際,你必須要專注於眼前現階段的每一步,一步接上一步,才能走到理想。...
Thumbnail
一個人的專注力,便決定了成敗。事情開始前,有著美好的期待,對自己的期許與抱負,希望真的能如這樣的美好實現。從理想拉回實際,你必須要專注於眼前現階段的每一步,一步接上一步,才能走到理想。...
Thumbnail
最近真的有感而發,平時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說話:「明白了,低下了等於得到」。什麼叫放下了得於得到呢?我並沒有真正體會過,之前認為自己太執著一件事,放下它,就會得到,是這樣嗎?最後卻什麼都得不到,只是純粹放下而已。
Thumbnail
最近真的有感而發,平時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說話:「明白了,低下了等於得到」。什麼叫放下了得於得到呢?我並沒有真正體會過,之前認為自己太執著一件事,放下它,就會得到,是這樣嗎?最後卻什麼都得不到,只是純粹放下而已。
Thumbnail
這本書是吳若權作者根據心經授課多年後的心得,以下我擷取我比較有感的鋸子跟大家分享。 鏡花水月,都是會流轉的,都是無常,但是他們在當下都認真盛開、綻放,是真實得存有。 當能力足夠,就相信自己:若能力未竟,請交付上天。愛,一直在途中,你我其實也在成佛的路上,所有的菩薩,都已經可以成佛,它們只是捨不得
Thumbnail
這本書是吳若權作者根據心經授課多年後的心得,以下我擷取我比較有感的鋸子跟大家分享。 鏡花水月,都是會流轉的,都是無常,但是他們在當下都認真盛開、綻放,是真實得存有。 當能力足夠,就相信自己:若能力未竟,請交付上天。愛,一直在途中,你我其實也在成佛的路上,所有的菩薩,都已經可以成佛,它們只是捨不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