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的簡單哲學,提升幸福感的七個秘訣。《理想的簡單生活》|【大衛說故事】Podcast

大衛DavieLiu-avatar-img
發佈於大衛說故事Podcast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理想的簡單生活》,作者:多明妮克.洛羅 (Dominique Loreau)。本書作者是法國知名作家多明妮克.洛羅(Dominique Loreau),她在日本生活了三十多年,深受日本禪宗、哲學和文化的啟發,推崇「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是歐洲「簡單生活」運動的先驅之一!

💟什麼是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是一種生活哲學,強調「少即是多」,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物質、精神和時間的浪費,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擁有的愈多,得到的愈少,只有簡單,才能帶來意義與美好。

核心概念簡單來說,日常生活中,包含清理雜物、拒絕衝動消費、簡化飲食習慣、重質不重量的原則等等。精神上,鼓勵正念冥想、減少無意義社交、學習獨處,向內尋求內心的平靜,放下對外界的依賴等等。

我整理書中的七個重要觀點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一、清理環境空間


整理環境是極簡生活的第一步。我們的家是自己本身的延伸,反映出我們的內心與生活方式。如果忽略居家環境的整潔,就等於是忽略自己!一個雜亂的家會讓心靈不安,而整潔的空間則能帶來輕鬆和寧靜。

運用「斷捨離」的原則,如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一書所說:

只留下讓你怦然心動的東西,其餘的統統「丟掉」!

篩選什麼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選擇留下高品質的物品,捨棄效用不高的雜物。當你重新將環境審視一遍,只留下自己真正喜愛的東西,你的生活品質會大大提升,家也會變成一個滋養心靈的避風港。

💟二、放棄衝動消費


核心理念是,用少量金錢過精緻生活。買東西前,先停下來問自己:「這真的對我有幫助嗎?特價我就應該買嗎?我是想要還是需要?」最好等三天再決定,這樣就不容易一時衝動花了冤枉錢。

舉例當你看到一款新上市的皮包,想一想我真的需要嗎?不如把錢省下來,花在簡單又能得到快樂的事情上,例如選擇在一家景色優美的咖啡廳品嚐一杯手沖咖啡或是買一本好書閱讀、聽音樂等等。

「剛好的選擇,適當的滿足」,可以協助我們脫離比較的迴圈,遠離追逐物質名利的壓力。真正的幸福不是來自擁有更多,而是內心的充實感。

 

💟三、簡單飲食


先學會分辨真飢餓與假飢餓的差異,想吃東西的時候,停下來問問自己:「我是真的餓了,還是只是嘴饞?」若不確定,喝一杯水等個10分鐘再決定。

建議只在真的飢餓時吃東西,並選擇單純、新鮮、高品質的「真食物」,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不需要按照三餐規範的時間來吃東西,而是依照身體的需求反應來決定。

吃的時候不要分心看電視或滑手機,每一口都慢慢咀嚼,每次能夠咀嚼30次以上更好。你會發現不用吃很多就開始有飽足感,當你吃到八分飽的時候就停下來。

放慢飲食速度,重視飲食的品質而非數量,不僅有助於我們的體重管理,還能夠讓身心更健康。

 

💟四、輕鬆運動


運動是為了讓身體保持活力和輕盈,不需要複雜的健身運動和追求身體的極限。

舉例每天到公園散步15分鐘,不要戴著耳機或手機,而是用正念心態,專注於自己的腳步和欣賞周圍的景色;或是在早晨起床後,做一些簡單的瑜珈伸展,放鬆背部與肩膀肌肉。

這些輕鬆的運動習慣,不僅能提升身體的靈活性,還能促進內心的平和,讓你一整天都擁有好心情。

 

💟五、培養內在寧靜


練習一、靜坐冥想。

每日花費幾分鐘的靜坐冥想,能夠幫助我們減少雜念,專注於當下。靜坐的方法很簡單,不需要特別的儀式,只需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專注於呼吸即可。

對於正念冥想的靜坐方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另一集《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冊》的閱讀心得,只要10分鐘,讓心重新開機,清除心靈雜訊與垃圾。

練習二、培養覺察力。

舉例吃飯時的時候細細品味每一口食物的味道;走路的時候,覺察自己的腳掌從落地到離地時的壓力變化;散步時感受微風吹拂過臉頰時,皮膚表面的觸感;晚上洗澡時,體驗水流過身體時,全身暢快的感覺。

這種有意識的專注心態,就是覺察力,不僅能提升精神的「清晰度」,還能讓人重新發現日常生活中簡單美好的「小確性」,產生幸福感。

 

💟六、精簡人際關係


1. 設立清晰的人際界限

避免被他人的需求綁架或情緒勒索,拒絕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人際關係。

舉例下一次普通朋友,邀約你參加一場無意義的飯局時,請你直接拒絕,把時間留給家人或自己。

「勇敢拒絕」是人際關係斷捨離的第一步,篩選排除一些會帶來壓力、或只是利用你的社交活動,只把時間保留給能夠滋養心靈的人脈。

2. 練習獨處

過分依賴他人會讓我們失去獨處的能力,甚至迷失自我。把自己當成最好的朋友,意味著完全地接納自己的優缺點,不需要依靠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舉例中午吃完飯,不要馬上回到辦公室,而是到附近的公園找一張涼椅坐下來,不滑手機,只是單純欣賞樹的姿態或抬頭看看白雲的變化,安靜的陪伴自己,本身就是一種寧靜的享受。

減少對外界的批評反應,或是過度在意他人的觀點,有助於穩定情緒,適時地獨處時間,是自己送給自己的最好禮物。

 

💟七、學會接受


作者挑戰了「施比受更有福」的傳統觀念,提倡「給予別人少一點,接受多一些」的想法。聽起來很自私,其實有兩個目的:

1. 避免能量枯竭

我們的能量是有限的,應該優先用在自己身上。過度的付出可能導致身心疲憊,甚至無法繼續照顧自己或重要的家人。

舉例當工作繁忙時,朋友請求你的幫忙,過去的你,或許會立即答應,卻因此忙得筋疲力竭。現在的你,可以試著拒絕說:「對不起,我最近真的很忙,抽不出身,你可以找別人幫忙嗎?」這樣的拒絕並非冷漠,而是對自己的能量負責的表現。

2. 培養自我價值感

過度的付出往往源自於對拒絕的恐懼,或想要取悅他人的慣性。

我們的付出應該有所選擇,只留給最值得的人事物。核心觀念是:接納自己的價值,不需要透過付出來證明。

舉例當你的工作量超載時,馬上勇敢向主管反應,並接受同事的支援,這不是沒有能力的表現,而是瞭解自己,維持合理的身心狀態,才能表現得更好。這也是促進團隊合作的方法之一。

 

💟結語

 

簡單生活以「斷捨離」為原則,透過思考「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來釐清「自己真正的需要」以及「最適合自己」的事物。居家環境是代表自己內在的延伸,內外乾淨整潔,才能帶來內心的平靜。

比較的心態永無止盡,不妨重質不重量,選擇「剛好」適合自己的東西,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我們不需要靠著別人的觀點過生活。

簡單純粹的飲食正念心態,不餓不吃為原則;適當地輕鬆運動,保持輕盈活力,不需和別人比肌肉或身形。

減少無意義的社交活動,把寶貴的時間留給家人或自己。每天花十分鐘靜心冥想,練習獨處和自我覺察。瞭解自己的能量有限,適時地拒絕和接受別人的幫助,才是最健康的身心平衡之道。

柏拉圖曾說:最重要的不是活著,而是活出美好。

生活的每一刻是我們擁有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只能用現有的時間去享受它。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到來,只有「活在當下」是自己能掌握的時光。善用極簡主義過生活,你會慢慢咀嚼出少即是多的真諦,生命更加豐盈而自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衛說故事Podcast
29會員
87內容數
🎯《大衛說故事》每週三 19:00 準時更新!創立 《大衛說故事 Podcast》的目的,就是希望提醒像我一樣曾經忙得忘了閱讀的朋友們,能用最輕鬆的方式,享受到跨領域閱讀的樂趣。 👉現在就訂閱《大衛說故事》,✨善用故事行銷力,放大你的影響力!
大衛說故事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本書作者是日本銀髮族商務專家,他將告訴我們如何找到開啟銀髮族這座寶藏的鑰匙!想要找出真正的銀髮族需求,首先必須從破除「三大迷思」和瞭解「三不困擾」開始談起。
Thumbnail
2025/04/23
👉本書作者是日本銀髮族商務專家,他將告訴我們如何找到開啟銀髮族這座寶藏的鑰匙!想要找出真正的銀髮族需求,首先必須從破除「三大迷思」和瞭解「三不困擾」開始談起。
Thumbnail
2025/04/16
👉這是一本由102歲的人瑞寫的書!作者麥加莉醫師被譽為「整體醫學之母」,是美國整體醫學療法的先驅之一。這本書濃縮了她一世紀的人生智慧,無論每個年齡層的讀者,都能透過她提出的建議,用「全人健康」的生活態度,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價值,活得更健康幸福。
Thumbnail
2025/04/16
👉這是一本由102歲的人瑞寫的書!作者麥加莉醫師被譽為「整體醫學之母」,是美國整體醫學療法的先驅之一。這本書濃縮了她一世紀的人生智慧,無論每個年齡層的讀者,都能透過她提出的建議,用「全人健康」的生活態度,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價值,活得更健康幸福。
Thumbnail
2025/04/09
過度自由的選擇,為何反而感到焦慮?為什麼選擇越多,反而越痛苦?這都是「選擇障礙」造成的困擾,想要破除這種障礙,必須先瞭解四種心態。
Thumbnail
2025/04/09
過度自由的選擇,為何反而感到焦慮?為什麼選擇越多,反而越痛苦?這都是「選擇障礙」造成的困擾,想要破除這種障礙,必須先瞭解四種心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瀰漫幸福與熱情的生活, 不在於做了什麼大事, 而是能細細品嚐每個片刻的小細節。
Thumbnail
瀰漫幸福與熱情的生活, 不在於做了什麼大事, 而是能細細品嚐每個片刻的小細節。
Thumbnail
生活的美好在於我們每天都能找到的小確幸。本文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美好,減少壓力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生活的美好在於我們每天都能找到的小確幸。本文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美好,減少壓力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舒適,並擁有盡情享受的自由,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唯有先取得財富自由,我們才能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讓自己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成功,與我們人生的悲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其掙扎過活,我們更嚮往的是不被工作、時間、固定的薪水支
Thumbnail
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舒適,並擁有盡情享受的自由,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唯有先取得財富自由,我們才能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讓自己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成功,與我們人生的悲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其掙扎過活,我們更嚮往的是不被工作、時間、固定的薪水支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句話這麼說: 〔讓自己開心的秘訣:不強求,不在意,不討好。〕 人生在世,除了過生活,有兩樣很重要,一個是快樂,一個是健康。 如果你把這兩樣東西都弄没了,那麼你的人生基本上就是一無所有。 有錢生活固然很重要,但沒了快樂與健康,真的日子生活會很無意義,因為從來不是只有愛自己,而是不開心快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句話這麼說: 〔讓自己開心的秘訣:不強求,不在意,不討好。〕 人生在世,除了過生活,有兩樣很重要,一個是快樂,一個是健康。 如果你把這兩樣東西都弄没了,那麼你的人生基本上就是一無所有。 有錢生活固然很重要,但沒了快樂與健康,真的日子生活會很無意義,因為從來不是只有愛自己,而是不開心快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幸福,人人都向外看,殊不知能向內探索
Thumbnail
幸福,人人都向外看,殊不知能向內探索
Thumbnail
追求更好生活,愈努力就愈虛度時光,始終未找到原因。與其總自我探問,不如找到能給解答的人。想解決困擾、迎向美好人生境地,諮詢後開啟人生巔峰,幫助自我實現與成就感。
Thumbnail
追求更好生活,愈努力就愈虛度時光,始終未找到原因。與其總自我探問,不如找到能給解答的人。想解決困擾、迎向美好人生境地,諮詢後開啟人生巔峰,幫助自我實現與成就感。
Thumbnail
细致观察自己的生活可以发现,当处在「被消耗」的环境下,不管是被人消耗,还是被事物消耗,我们时间、精力及金钱的分配走向是弥补被消耗为优先级,再来才是其他事。而时间不够用、精力有限,常常弥补完自身,只剩零星资源,甚至毫无剩余在「真正想要追逐的事物」上。
Thumbnail
细致观察自己的生活可以发现,当处在「被消耗」的环境下,不管是被人消耗,还是被事物消耗,我们时间、精力及金钱的分配走向是弥补被消耗为优先级,再来才是其他事。而时间不够用、精力有限,常常弥补完自身,只剩零星资源,甚至毫无剩余在「真正想要追逐的事物」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