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愛的世界。
世界為什麼有這麼多愛?
因為宇宙是和諧與愛的宇宙,這世界自然呈現出來的是一個有愛的世界。人是宇宙的傑作,人跟人之間,彼此有著強烈的愛心、共理、情感交流,而形成了這個愛的世界。
然後,愛常埋藏著寃!
還是因為愛。因為誤會愛而寃起!起先是父母,本來無寃,只有愛,是純愛。然而寃卻悄悄誕生。父母親是跟我們最親近的人,是至親、至愛,絕對是無寃、無仇。人一出生下來,自己不能夠活動,也不能夠單獨營生,完全要靠父母,這是一種需要,自然形成強烈情感的依賴,情緒的牽絆。
也只有父母會如此的愛你、呵護你、無怨無悔,不可能有寃、有怨,他們努力犧牲滿足你的種種需求,讓你予取予求。因此,人跟父母之間就有了不解之緣,閉環依賴成性,不許他人介入,相互依戀、戀戀情深,終生魂牽夢繫。甚至連父母各方還要彼此競爭、推拉、厭喜,在生活上、在心底,精彩絕倫。
我們都依戀父親
情感真摯、親情濃烈、關愛十足,希望父親呵護我、保護我、重視我、愛我。然而,父親的威嚴、忙碌、不時常見面、沒有溝通,常讓人望而生畏,就沒有那麼親近。逐漸怨言、寃情誕生。
我們也依戀母親
被生、被養、被育、被餵食,之間的情感濃烈得脫不動、剪不斷、拉不開,盼求母親給予我、關心我、愛護我、支持我、拉我、疼我、滿足我。逐漸不滿足即怨生、寃生。母親的情緒、脾氣、管理我、控制我,讓我喘不過氣來,看來緊密,似乎也不是那麼親近。
父母兩人彼此是寃種,父母婚姻的衝突,深深打擊我們的心。這些寃種成為我們生命的印記,冤自然不會少。最糟糕的是,我們常只愛父母中的其中一個,而且還包藏著恩怨情仇。當我們愛父親時,就不能夠愛母親,只能二選一,不能夠包含雙方、彼此或全要。當我們愛母親時,就不能夠愛父親,還很生氣、無理取鬧的將父親推開、趕走、憎意不小、恨意十足,結果是愛恨情仇。
再來,就是人跟家人之間的關係
彼此之間,表面上是相親相愛,有著綿密的連繫,卻潛藏著強烈的潛規則、憤怒、埋怨。越親越怨;越近越遠,甚至有老死不相往來的親人、族裔,豈不駭人?其中最大的問題點在於同胞共衣,即兄弟姐妹,理應手足情深,然而卻是既親密又競爭,常常吵吵閙閙、不死不休、往往一輩子。
其中最大的心結是討愛鬼,努力的去要愛、找愛、爭愛、奪愛、搶愛、盜愛,最後往往是沒有愛。自然就是仇大怨深!你會發現,你的兄弟姊妹常會跟父母告狀你的不是,害你被罵、被修理、被處罰,甚至還被打,印象極其深刻。
因此,日後相處,總是有芥蒂,覺得對方很討厭、很煩、很壞,總是害怕他會作弄自己、陷害自己,動不動就有氣、怨聲載道,還含著仇恨,日後常抱著復仇者的心態,彼此難忘,甚至終生難過。
另外,人對於同一屋簷下的祖父母,之間的情感依戀也很深
夾雜著叔叔、伯伯、堂兄弟姊妹的愛恨情仇也不少。還有,姑姑、姑父之間的連結也很多,表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也匪淺。
另外,人跟外祖父母的情感依戀可能更深
夾雜著舅舅、舅媽、表兄弟姊妹的愛恨情懷常埋心底。
另外,人對於阿姨、姨丈的情感依附更大
糾纏著表兄弟姊妹之間的愛恨交織,更是深入骨髓。
人就是這樣!
只要是人,就會有家人、家族之間的關聯、依存、互動,常糾纒不清。甚至跟祖先之間,也充滿著寃親債主。把親情的關懷、互換、相補、纏鬥之間的狀況往外推展,如:
1.朋友。
2.同學。
3.鄰居。
4.玩伴。
5.狐群狗黨。
6.知己。
7.哥兒們。
8.閨蜜。
9.貴人。
10.愛情。
11.愛侶。
13.夫妻。
14.孩子。
15.戚族。
16.會社。
17.老闆。
18.上司。
19.同事。
20.下屬。
21.客戶。
22.廠商。
23.同行。
24.業界。
25.競爭者。
26.政府官員。
27.社區。
28.社會。
29.學生。
30.粉絲。
31.陌生人。
32.路人。
33.國人。
34.人類。
35.眾生。
以上都是基於愛、根於情,卻在有意互動、無意拉扯之間,結下樑子,總是恩恩怨怨,將來可以成為寃親債主。
我們的寃親債主不少。人的一生充滿著人與寃親債主的糾纒!
黃振輝/202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