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泥是台灣最看重永續議題的建材產業龍頭之一,同樣也是最早設定科學減量計劃的第一批企業,相關的作為可參考台泥官方資訊。
他們很早就開始投入碳捕捉相關計劃,但截至目前為止,在 CCS 方面主要還是只展示投入研究之金額以及目標(2030 達成捕捉 10 萬噸/年,2050 達成捕捉 160萬噸/年)。和國外企業相比,必然有些先天條件差異;例如台灣政府與環境在碳捕捉與封存方面相對的支持程度與限制,與歐盟相比就有很大差異。
碳關稅 CBAM 是以歐盟自己境內的產業表現作為標準,當歐盟境內的企業在努力降低碳排時,標準自然會迅速地提高。這將會是未來的可見趨勢。歐洲水泥巨頭新工廠搭配 CCS 規劃生產近零碳水泥,相關新聞來源請參考。
Holcim 斥資 4 億歐元啟動 OLYMPUS 計畫 打造近零碳水泥
水泥雖然是全球建築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其生產過程卻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因之一。建材巨頭 Holcim 近日在希臘 Milaki 正式啟動 OLYMPUS 計畫,運用先進的碳捕捉技術,力圖大幅降低排放,並為水泥業界立下新的永續標竿。
這項重大投資將興建一座現代化碳捕捉設施,預計到 2029 年可年產 200 萬公噸的近零碳水泥。計畫由當地 Heracles Group 支持推動,除可有效減少 CO₂ 排放外,也預計創造逾千個工作機會,兼顧環保與地方經濟發展。
打造低碳未來,重塑水泥工業
傳統水泥製程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可小覷,其碳排放量占全球總量約 8%。主要原因是生產水泥時需高溫煅燒石灰石,這個過程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
Holcim 推動的 OLYMPUS 計畫,正是為了扭轉這一問題。這座新廠將設於希臘 Milaki,採用最先進的碳捕捉技術,遠低於傳統水泥的排放水準。
此舉不僅符合歐盟 ( EU )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總體目標,也呼應歐盟所提出的 Clean Industrial Deal,該政策鼓勵各產業加速減碳轉型。OLYMPUS 計畫除了實現環境目標,也預計在整個執行階段創造大量在地就業機會。
Holcim Group 執行長 Miljan Gutovic 表示:
「我們正在將近零碳的水泥與混凝土從理念化為現實,並引領永續建築的潮流。OLYMPUS 是我們獲歐盟支持的七大 CCUS 計畫之一,正逐步實現 Clean Industrial Deal 的願景。預計到 2030 年,Holcim 每年可在歐洲供應超過 800 萬公噸近零碳水泥。」
如何用碳捕捉技術翻轉水泥產業?
OLYMPUS 工廠將導入兩項最先進的碳捕捉技術—— OxyCalciner 與 Cryocap™ FG,能有效捕捉水泥製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並加以儲存或循環再利用。這套系統滿載運轉時,每年可減碳高達 100 萬公噸,大幅降低水泥生產對環境的衝擊。
碳捕捉與封存( CCS )技術被國際間的氣候科學界與政策領袖視為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手段之一。歐盟( EU )更將其列為去碳化水泥、鋼鐵與化工產業的重要解方。
Holcim 選擇導入 CCS,也象徵建築業正逐步轉型為結合科技與永續的新產業模式。每年 200 萬公噸的近零碳水泥產能,將有助減緩建築業的碳足跡,協助各國實現淨零碳排目標,並降低建築相關污染。
這項計畫除了環保價值外,也兼具經濟效益。整體投資額達 4 億歐元,其中包含來自 EU Innovation Fund 的 1.25 億歐元資金挹注。預計建廠階段將創造逾千個就業機會,正式營運後亦將提供超過百個穩定職缺,造福數百個家庭,帶動地方經濟活絡。
此項舉措同時也是 Holcim 實現全面去碳化、邁向企業淨零排放承諾的重要一步。
Holcim 邁向淨零之路:進展、承諾與行動藍圖
Holcim 宣示將在 2050 年實現企業淨零碳排,並提出一套與全球升溫控制在 1.5°C 一致、經由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 )認證的科學減碳路徑圖。這項淨零策略涵蓋從原料到產品交付的整條價值鏈中所產生的各類溫室氣體排放。
核心目標與目前進度
- 2030 年短期目標:以 2018 年為基準,Holcim 預計將每公噸水泥類材料的範疇一和 範疇二排放削減 26.2%;另以 2020 年為基準,目標是將每公噸採購熟料與水泥的 範疇三排放降低 25.1%。
- 2050 年長期目標:範疇一與範疇二排放將減少 95%,範疇三絕對排放量將減少 90%。
目前 Holcim 已有初步成效,成功降低產品單位碳排強度,同時加速導入替代燃料與再生能源,有效推動整體營運脫碳化。Holcim 朝 2050 年淨零目標邁進的過程中,已啟動多項具體且具規模的行動,包括:
碳捕捉與再利用( CCUS ):
Holcim 預計至 2030 年投入 20 億瑞士法郎發展 CCUS 技術,目標是每年捕集超過 500 萬公噸二氧化碳,並推進每年生產 800 萬公噸淨零水泥。包括希臘 OLYMPUS 計畫與比利時 GO4ZERO 等旗艦項目,正是其技術落地的實證。
轉向替代燃料與原料:
Holcim 積極以生質燃料與其他廢棄物衍生能源取代傳統化石燃料,降低水泥窯爐的碳排來源。
推出低碳建材產品:
旗下的 ECOPact 綠色混凝土與 ECOPlanet 綠色水泥,具備明顯較低的碳足跡,讓建設業者在施工階段也能有效減排。
推動建築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Holcim 在建築與拆除廢棄物回收領域居於全球領先地位,2022 年回收量達 680 萬公噸,並以 2025 年突破 1,000 萬公噸為目標,藉此減少對新原料的依賴,同時降低整體碳排。
導入智慧設計與數位化創新:
藉由 3D 列印等技術,Holcim 能在不犧牲結構安全的前提下,節省最多 70% 的建材使用,進一步降低建築過程中的隱含碳排放。
綜合來看,Holcim 透過明確減排目標、大規模技術投資、綠色產品開發與循環經濟實踐,逐步落實其 2050 年淨零願景。這些行動已帶來可衡量的成果,也展現其作為建材產業轉型領航者的企圖心。
市場風向轉變:水泥與碳捕集雙軌並進的淨零挑戰
全球水泥需求在都市化與基礎建設推動下持續上升,但也帶來更大的減排壓力。若生產技術維持現狀,水泥產業的碳排放恐在 2050 年突破 38 億公噸,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關鍵挑戰之一。
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被視為最具潛力的解方之一,預估可將水泥生命週期的排放量減少近七成。這也推動了碳捕集市場的快速成長——根據市場研究,全球 CCS 產業至 2026 年規模可達 75 億美元,年增率高達 25.2%。在政府積極推動潔淨製程的背景下,企業面臨的不只是轉型壓力,也是綠色商機。
如 Holcim 的 OLYMPUS 等旗艦計畫,不僅展現水泥排放減半以上的可行性,更有望成為引導未來法規與公共資金投入的重要示範點。這類項目證明,排放與發展不必二選一。
不過,綠色轉型並非沒有代價。隨著 CCUS 技術納入生產流程,水泥成本也將水漲船高,預計每公噸價格將由目前的 90~130 美元,攀升至 2050 年的 160~240 美元。即便如此,龍頭企業仍持續投注資源於低碳轉型,視其為下一波產業競爭力的核心。
Holcim 等企業的積極投入,將對水泥產業的創新擴散與碳中和目標形成關鍵推力。
建築業的減碳里程碑,從 OLYMPUS 開始
Holcim 推出的 OLYMPUS 計畫證明,憑藉現有技術,水泥製程也能大幅減排,邁向近零碳排放。透過投資碳捕集與創新製程,Holcim 為全球建築業定下永續新標準。
這不僅呼應全球氣候承諾,也實際帶動當地經濟,兼顧環境與社會效益。隨著水泥需求持續攀升,OLYMPUS 提供了一個清晰的願景:人類與地球的未來建設,仍有機會走向更潔淨、更永續的道路。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歐盟淨零產業協議,同時推動產業競爭力與去碳化
低碳水泥的未來:水泥行業的碳捕捉與利用技術研究
建築行業脫碳的創新解方:生物炭在混凝土中的應用
負碳建材新突破:以海水與 CO₂ 製造永續混凝土原料
在混凝土中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已達規模化應用
建築業減碳新解方:環境屬性憑證 (EACs) 如何促進綠色建材市場發展
科學家打造「負碳砂」 從海水中培養出可固碳的新型建材
建築材料:減緩氣候變遷的潛在碳封存利器
建築業中的碳移除技術與政策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