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性和吸菸者更容易得到膀胱癌?──從正常膀胱組織的突變地圖找答案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臺灣得膀胱癌的人不算特別多。根據國健署 2021–2022 癌症登記報告,膀胱癌在臺灣男性惡性腫瘤的發生率大約排在第 11–12 名,女性更低,不在前 15 名之內。在全體人口的癌症發生率裡,膀胱癌沒有進入十大常見癌症。


不過,膀胱癌還是屬於泌尿系統主要的惡性腫瘤之一,與攝護腺癌、腎臟癌並列。膀胱癌在流行病學上的一個特色是:男性的發病率大約是女性的四倍(在臺灣,男性膀胱癌雖然沒有進入前10名,但也已經在上榜邊緣;而女性的膀胱癌則在15名之外,也反映了男性罹患膀胱癌的比率在臺灣也比女性高)。統計學研究發現,吸菸是膀胱癌明確的危險因子。然而,這些差異背後的分子原因,過去並不清楚。


癌症的發生是體細胞突變的累積與選擇所產生的結果。問題是:在看似「正常」的膀胱組織裡,這些突變是否已經存在?而這些突變又是否因性別或吸菸習慣而有所不同呢?


為了瞭解膀胱癌的成因,研究團隊採取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研究方法。他們不直接分析膀胱癌腫瘤細胞,而是從45 位逝世捐贈者的膀胱上皮(urothelium)取得細胞,總共 79 個樣本。


透過使用雙股超深度定序 (duplex sequencing, ~5,000× 覆蓋),他們鎖定16 個與膀胱癌相關的基因(例如 TP53RBM10CDKN1AARID1A,以及 TERT 啟動子)進行偵測。這種技術可以把定序錯誤率降到非常低,甚至連極少數細胞裡的突變也能可靠地偵測出來。也就是說,他們把正常組織當成「突變探測場」,想要找找到底經年累月之下,在一般人的膀胱裡累積了多少突變?透過這樣的方法,他們成功繪製出「正常膀胱組織的突變地圖」。


結果僅僅是在正常膀胱組織中,他們就找到了超過 64,000 個突變事件,遠比在腫瘤樣本裡看到的還要多。


男性和女性之間,是否有差異呢?


他們發現,在男性膀胱上皮中,RBM10、CDKN1A、ARID1A 等基因的截短型突變(會產生中斷而無功能的蛋白質)明顯比女性更多。


這三個基因在癌症生物學裡都屬於「腫瘤抑制」或「細胞命運調控」類型,其中RBM10 (RNA Binding Motif Protein 10)位於X 染色體,是一個 RNA 結合蛋白,主要調控前 mRNA 的選擇性剪接 (alternative splicing)。 RBM10 的突變常見於肺癌、胰臟癌、膀胱癌的突變;而CDKN1A (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也叫 p21, Cip1/Waf1)位於第 6 號染色體,是 p53 的下游標的基因,在 DNA 損傷時被誘導表現。主要功能是讓細胞在細胞週期的 G1/S 階段,會停下來修復 DNA。當 CDKN1A 發生突變或失去功能,細胞在 DNA 受損時仍會繼續分裂,使得基因體不穩定性增加。研究發現,在多種腫瘤(包括膀胱癌)中都有突變或調控異常的情況。


而位於第 1 號染色體的ARID1A (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1A)負責「打開」或「關閉」DNA 區域,讓基因表現被正確調控。它是一個典型的腫瘤抑制基因。當ARID1A 發生突變時,會造成基因表現錯亂,腫瘤抑制路徑失效。常見於卵巢透明細胞癌、子宮內膜癌、胃癌、膀胱癌等。


因此,當這些基因發生突變,就代表癌症發生率會上升;而男性膀胱上皮細胞這三個基因突變率增加意味著,男性膀胱更容易累積癌前變化。這與流行病學觀察一致:男性罹患膀胱癌風險較高。


另外,研究團隊還發現TERT 基因啟動子突變(能活化端粒酶)在年齡大於 55 歲的樣本中特別常見。如果這些人還有吸菸史,突變率更高。


特別的是,吸菸並沒有增加「整體突變數」,而是特別促進帶有TERT 突變細胞的擴張。也就是說,吸菸不只是「製造突變」,更像是「肥料」,幫帶有某些突變的細胞長大,增加癌變風險。


透過這樣的深度定序,研究團隊在TP53 等基因中幾乎看到了所有可能的突變位置。這種「自然飽和突變體學 (natural saturation mutagenesis)」提供了一種新方法:用人體正常組織當作實驗場,直接觀察哪些突變在真實環境中會被選擇並累積。對未來的個人化醫學與癌症預測有很大潛力。


透過這個方式,研究團隊發現男性與女性在膀胱組織的突變選擇上確實不同,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男性罹患膀胱癌的風險更高。


另外,吸菸不只是增加突變數,更會促進特定突變(如 TERT 啟動子突變)的細胞株壯大,這是膀胱癌風險上升的分子基礎。


這個研究證實了超深度定序提供了一種「看見正常組織突變」的新方式,讓科學家能直接追蹤癌症發生的早期步驟。


研究團隊讓我們意識到:為什麼男性和吸菸者的膀胱癌風險較高。不只是「突變有沒有發生」,而是「哪些類型的突變被選上、擴張」。


對醫學來說,這意味著我們未來或許能利用尿液或膀胱沖洗液來做類似的檢測,提前捕捉到那些「有風險的突變株」,做進一步做監測與預防。


參考文獻:

Calvet, F., Blanco Martinez-Illescas, R., Muiños, F., Tretiakova, M., Latorre-Esteves, E. S., Fredrickson, J., ... & Risques, R. A. (2025). Sex and smoking bias in the selec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human bladder.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521-x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96會員
1.0K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10/19
在徐四金的小說《香水》裡,主人翁葛奴乙為了捕捉「完美的香氣」不惜殺人。 三百年後,現代葛奴乙們,只需要幾顆珠子、一頂網帽,加上敏感度夠高的儀器,就可以讓我們聞到「嬰兒味」~
Thumbnail
2025/10/19
在徐四金的小說《香水》裡,主人翁葛奴乙為了捕捉「完美的香氣」不惜殺人。 三百年後,現代葛奴乙們,只需要幾顆珠子、一頂網帽,加上敏感度夠高的儀器,就可以讓我們聞到「嬰兒味」~
Thumbnail
2025/10/18
最近釋出、由英國 Exeter 大學全球系統研究所與國際百餘名科學家共同撰寫的〈全球臨界點報告〉,提出了許多警告,但也提出了許多我們還能去努力--而且不晚--的方向。
Thumbnail
2025/10/18
最近釋出、由英國 Exeter 大學全球系統研究所與國際百餘名科學家共同撰寫的〈全球臨界點報告〉,提出了許多警告,但也提出了許多我們還能去努力--而且不晚--的方向。
Thumbnail
2025/10/17
聽到「甜菊糖苷(stevioside)」這個名字,許多人第一個反應可能是:「那不是最甜的東西嗎?怎麼可能生髮?」 甜菊糖苷確實很甜,不過生髮的能力卻不與甜味有關喔!
Thumbnail
2025/10/17
聽到「甜菊糖苷(stevioside)」這個名字,許多人第一個反應可能是:「那不是最甜的東西嗎?怎麼可能生髮?」 甜菊糖苷確實很甜,不過生髮的能力卻不與甜味有關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提早發現男人的癌症! 昨天門診,來了一家子的人,他們都關心爸爸的健康,男性罹癌風險(增加23%風險)是比女性更高的,這個使他們大家都擔心,如何能提早發現爸爸的癌症呢? 這個真的是,很好的問題🙋‍♂️! 我整理一下,如何「提早發現男人的癌症」!
Thumbnail
提早發現男人的癌症! 昨天門診,來了一家子的人,他們都關心爸爸的健康,男性罹癌風險(增加23%風險)是比女性更高的,這個使他們大家都擔心,如何能提早發現爸爸的癌症呢? 這個真的是,很好的問題🙋‍♂️! 我整理一下,如何「提早發現男人的癌症」!
Thumbnail
女性肺癌的發生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且其中許多患者從未吸煙,有很多女性肺癌患者陸續增加.,,
Thumbnail
女性肺癌的發生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且其中許多患者從未吸煙,有很多女性肺癌患者陸續增加.,,
Thumbnail
肺癌免費篩檢2大族群,符合資格的對象包括: 1.具肺癌家族史: 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2.重度吸菸史: 50至74歲、每天1包菸吸菸30年;或是每天1包半菸,共吸菸20年。
Thumbnail
肺癌免費篩檢2大族群,符合資格的對象包括: 1.具肺癌家族史: 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2.重度吸菸史: 50至74歲、每天1包菸吸菸30年;或是每天1包半菸,共吸菸20年。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Thumbnail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Thumbnail
台灣向來有洗腎王國、洗腎之島的「惡名」。 全台罹患腎病的人口約有12%,需要洗腎人數冠居全球第一。
Thumbnail
台灣向來有洗腎王國、洗腎之島的「惡名」。 全台罹患腎病的人口約有12%,需要洗腎人數冠居全球第一。
Thumbnail
「那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士,因為晚上要起床解尿好幾次而導致失眠,白天上班也常跑廁所,所以來泌尿科檢查。」高偉棠醫師表示,「檢查後確認有良性攝護腺肥大,於是便開始服藥。」
Thumbnail
「那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士,因為晚上要起床解尿好幾次而導致失眠,白天上班也常跑廁所,所以來泌尿科檢查。」高偉棠醫師表示,「檢查後確認有良性攝護腺肥大,於是便開始服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