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道的:女性肺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A. 女性肺癌發生率

女性肺癌的發生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且其中許多患者從未吸煙,有很多女性肺癌患者陸續增加。


依據世界衞生組織(WHO),每17位女生,會有一個人會罹患肺癌。對於抽菸的女性來說,這個風險會更高!

(One in 17 women will develop lung cancer in her lifetime)


B.為何女性肺癌患者增加?

1. 二手煙

女性常常無法避免吸二手煙,尤其在家中

吸二手煙,會增加不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

全球每年有43萬人死於吸二手煙,而其中64%就是女性👩🥲😰😥


2. 空氣污染

外部環境因素,也是導致肺癌上升的主要原因。除了室外污染(如汽車尾氣、霧霾、風沙)外,室內污染也需關注,例如室內裝修材料揮發、燒香、廚房油煙排放,這些都是身為女人常常吸到汚染空氣呢!


3. 遺傳和其他因素

a. APOBEC基因突變

最近的研究發現,台灣肺腺癌中,APOBEC酵素突變,是最主要的突變之一。特別是年輕女性(60歲以下)中,在台灣,未吸菸者的肺腺癌中高達74%存在APOBEC突變。這基因🧬突變,可能是觸發肺癌的因素之一。

b.其他基因變異

雖然沒有特定的“肺癌基因”,但某些基因變異是有可能增加肺癌的風險。例如,有肺結核病史的女性,由結核病留下的疤痕,可能會較易引起肺癌,而其風險,是比男性高出2至3倍呢!


C. 女性 如何自我防護?

1. 避免吸煙和二手煙。

2.注意室內空氣品質,選用功能強大的排油煙機,並保持通風。

3.適度運動,改善肺功能。

4.定期接受篩查,特別是有家族肺癌史的人

- 45至74歲女性

- 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 每天1包菸,吸菸30年;或是每天1包半菸,共吸菸20年。


記住,早期發現和治療是關鍵,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預防肺癌的風險。🌿🌸

avatar-img
886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肺癌免費篩檢2大族群,符合資格的對象包括: 1.具肺癌家族史: 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2.重度吸菸史: 50至74歲、每天1包菸吸菸30年;或是每天1包半菸,共吸菸20年。
肥胖,已被證實是男女生殖健康的重大威脅。對於男性和女性來說,超重和肥胖都會顯著提高不孕不育的風險。⚖️💑 #生殖健康 #肥胖與不孕
每天習慣≥2次外食, a. 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49% b.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了18% c. 癌症的死亡風險,增加了67%
高纖維飲食對體重管理和肥胖預防具有積極影響。研究發現,高纖維飲食能促進釋放調節食慾的荷爾蒙,抑制飢餓感、促進飽腹感,從而有助於 控制食慾,避免體重上升。食物類型如豆類、全穀類、蔬菜、水果、堅果和種子等均為高纖維食物的主要來源。增加高纖維食物攝入量可以改善健康狀況,預防肥胖。
熬夜對健康影響深遠,如發胖、失憶、皮膚受損、猝死及罹癌風險。康德醫學網刊載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睡眠不足與癌症風險息息相關。保持充足睡眠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父母給我們健康身體長大,不是用來熬夜的。不要熬夜,保護自己的健康。
我常常說: 「生活」,交給自己 「生病」,交給醫生 「生命」,交給上天 這才是「三生有幸」❤️ 在人世間! BUT 你有沒有發現 你有沒有遇過 只要有重病 你身邊很多人 都會變成「專家」了 😵🤫🫡🫣🥲😱⋯⋯ 如果他們自己,也生重病了 是否,也是
肺癌免費篩檢2大族群,符合資格的對象包括: 1.具肺癌家族史: 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2.重度吸菸史: 50至74歲、每天1包菸吸菸30年;或是每天1包半菸,共吸菸20年。
肥胖,已被證實是男女生殖健康的重大威脅。對於男性和女性來說,超重和肥胖都會顯著提高不孕不育的風險。⚖️💑 #生殖健康 #肥胖與不孕
每天習慣≥2次外食, a. 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49% b.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了18% c. 癌症的死亡風險,增加了67%
高纖維飲食對體重管理和肥胖預防具有積極影響。研究發現,高纖維飲食能促進釋放調節食慾的荷爾蒙,抑制飢餓感、促進飽腹感,從而有助於 控制食慾,避免體重上升。食物類型如豆類、全穀類、蔬菜、水果、堅果和種子等均為高纖維食物的主要來源。增加高纖維食物攝入量可以改善健康狀況,預防肥胖。
熬夜對健康影響深遠,如發胖、失憶、皮膚受損、猝死及罹癌風險。康德醫學網刊載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睡眠不足與癌症風險息息相關。保持充足睡眠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父母給我們健康身體長大,不是用來熬夜的。不要熬夜,保護自己的健康。
我常常說: 「生活」,交給自己 「生病」,交給醫生 「生命」,交給上天 這才是「三生有幸」❤️ 在人世間! BUT 你有沒有發現 你有沒有遇過 只要有重病 你身邊很多人 都會變成「專家」了 😵🤫🫡🫣🥲😱⋯⋯ 如果他們自己,也生重病了 是否,也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需提早預防的族群及方法 一等親內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 三十歲以後生第一胎或不曾生育 不曾哺乳 高血壓 糖尿病 肥胖 目前醫學上還沒有找到確切的發病原因,已知控制飲食可以有效降低得病的機率,切勿攝取過多的熱量,肥胖的人也必須減肥降低癌變的可能,慢性病的人也要積極控制其病情,目前沒有相對簡易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不再「為了取悅別人而容」 快樂追求自信的自我。根據衛福部最新110年統計資料顯示,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為此,多名立委於4/24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下修乳癌篩檢到40歲」,期許讓更多女性朋友透過提前發現,及早治療。
Thumbnail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而乳癌篩檢是發現乳癌的重要工具。你知道乳癌篩檢的重要性嗎?又有哪些篩檢方式呢?今天讓我們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請蔡俊明教授說明。
Thumbnail
人一生的際遇都掌握在自己的觀念、思想,以及行為上,所以我們要認真寫劇本,每分每秒的起心動念都刻在劇本上,用狹隘的心做人做事,來生參與劇本演出的合夥人,就是同一群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人,想要後悔也來不及了。老法師如是說。 有一個女人咳了一陣子,去大醫院檢查,診斷出肺腺癌,而且已經擴散。女人聽完醫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平時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卻突然被診斷肺腺癌且已腦部轉移,在確定有EGFR基因突變後,便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說,病友因為合併有腦轉移,建議再接受加馬刀治療。病友在服用標靶藥物一個禮拜後,大部分症狀就明顯改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需提早預防的族群及方法 一等親內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 三十歲以後生第一胎或不曾生育 不曾哺乳 高血壓 糖尿病 肥胖 目前醫學上還沒有找到確切的發病原因,已知控制飲食可以有效降低得病的機率,切勿攝取過多的熱量,肥胖的人也必須減肥降低癌變的可能,慢性病的人也要積極控制其病情,目前沒有相對簡易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不再「為了取悅別人而容」 快樂追求自信的自我。根據衛福部最新110年統計資料顯示,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為此,多名立委於4/24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下修乳癌篩檢到40歲」,期許讓更多女性朋友透過提前發現,及早治療。
Thumbnail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而乳癌篩檢是發現乳癌的重要工具。你知道乳癌篩檢的重要性嗎?又有哪些篩檢方式呢?今天讓我們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請蔡俊明教授說明。
Thumbnail
人一生的際遇都掌握在自己的觀念、思想,以及行為上,所以我們要認真寫劇本,每分每秒的起心動念都刻在劇本上,用狹隘的心做人做事,來生參與劇本演出的合夥人,就是同一群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人,想要後悔也來不及了。老法師如是說。 有一個女人咳了一陣子,去大醫院檢查,診斷出肺腺癌,而且已經擴散。女人聽完醫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平時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卻突然被診斷肺腺癌且已腦部轉移,在確定有EGFR基因突變後,便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說,病友因為合併有腦轉移,建議再接受加馬刀治療。病友在服用標靶藥物一個禮拜後,大部分症狀就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