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自己想做的事」與「自己最能做好的事」會是同一件事嗎?
這不是個簡單的問題。但在讀完《在1250°C遇見全新的自己》後,我開始願意面對它。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一無所有,其實只是忘了自己有多勇敢。在這本書裡,我遇見了「斯倫」——一隻像我一樣迷路、懷疑自己、卻依然選擇繼續走下去的小烏龜。以下是我的真實感受與整理...
一隻名叫斯倫的烏龜,帶我走進自己的影子
斯倫是一隻動作緩慢但靈魂溫柔的烏龜,他喜歡觀察自然、享受孤獨、閱讀與寫作。他不急著趕上別人,反而在每一次慢下來的片刻,感受到最純粹的幸福。
但這樣的他,被外界嘲笑、被期待改變,最終選擇了「變快」──
他變得不再思考、不再靜下來、也不再做真正讓他快樂的事。
他用吞飯、應酬、跑鞋與強化龜殼,成為外界喜歡的模樣,卻在這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自己。
即使他成為了「贏過兔子的烏龜」,也不再快樂。
直到最後,他遇見了一位陶匠烏龜。
「你是什麼樣的碗呢?」—— 當下,我沉默了
陶匠沒有直接給出答案,只讓斯倫倒茶,並問:「你是什麼樣的碗?」
這一問,讓我也震了一下。
那個時候,我靜靜地看著自己的生活節奏、日常狀態,我就像斯倫一樣,在勝利與努力之間早已喘不過氣。
我也問自己:「我,是什麼碗呢?」
是被拿來裝廢棄茶葉的容器?還是能盛滿香氣、分享溫度的茶杯?
是為了贏而改造得不堪負荷的烏龜?還是還沒來得及相信自己的自己?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只是感動,而是一個勇敢的提醒
我彷彿在斯倫身上,看到了正在努力又迷失的我。
不是不想改變,而是改變的方向,一直在「討好世界」而不是「回家找自己」。
書裡有幾句話,我想分享給你們,也提醒我自己:
- 因為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內心和靈魂想做的事,不知道什麼是能做好的事情,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最幸福。
- 只有懂得自己是誰的人,才能向世人展現自己最厲害的一面,只要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能找到問題的線索。(雖然我還在找....但我不會放棄˙v˙)
- 當你用心做某件事情時,才能得到的新體會。
- 一定要感受和體會現在,只要堅持,心就會變得剛強,就能慢慢理解。
- 因為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不知道內心和靈魂想做的事。
- 只有懂得自己是誰的人,才能向世界展現自己最強大的樣子。
- 當你用心做某件事情時,才會得到新的體會。
這些話,每次在我難過和失落的時候總會提醒我,我還在路上。不要放棄。
我想慢慢練習變回那個曾經喜歡閱讀、喜歡想事情的我, 一點一滴,不再硬撐、不再為了「贏」而扮演別人。
推薦給像我一樣迷惘的你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時常不知道自己是誰,
時常感覺身上裝滿了不屬於自己的「裝備」, 或許你可以去圖書館翻翻這本《在1250°C遇見全新的自己》。 你不需要立刻找到答案, 但也許你會在那隻慢慢走的烏龜身上,看到另一個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