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那位同學,只有短短一學期的交集。那時是疫情期間,我們恰好修了同一門課,大家都戴著口罩,只看得見對方的眼睛。
猶記得最後一堂課,她對我說:「學姊,等大家期末不那麼忙,我們來約吃飯聊天吧!」
我把這句話記在心裡。暑假時,我主動傳訊息問她。沒想到,訊息彷彿石沉大海,好幾天之後她才回覆,說她即將去美國交換,有很多事要處理,但等我們各自交換回來後,再好好聊聊。
半年過去了,我從荷蘭回來,她從美國回來,我沒有再主動聯繫。
直到前幾天,我們在畢業典禮現場再次遇見。
「學姊,畢業快樂!」她說。「啊,之前說要吃飯,都沒機會,我們之後可以再約!」
我笑著回:「好啊,也祝你畢業快樂!」她看起來很真誠,不像是場面話。
不想讓她失望的我,回家後傳了訊息:「今天見到妳很開心!不知道妳最近怎麼樣,如果想吃飯、聊天我都沒問題,但不用有壓力喔!」
一直到深夜,她才回覆:「其實,我要去美國念研究所了,時間突然變得很緊,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理🥹不過就算我到了美國,線上聊天也是沒問題的唷!」
⋯⋯我開始懷疑了。
她說想吃飯,是出自真心,還是只是一種禮貌性的說法?惦記這件事的我,是不是太認真了?我確實聽過,「下次再約」有時只是結束對話的方式,但當她說得那麼熱情,我不想辜負對方。
一直以來,我都期許自己做個信守承諾的人。只是,有時候我也怕自己看不懂分寸,最後反而顯得太傻,變成「聽到場面話還當真」的笑柄啊。
你也說過「下次再約」嗎?說這句話的時候,你們想的是什麼呢?這種不確定的邀約,我們應該認真看待,還是學著不放在心上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