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come to Return to Light —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who you truly are.
歡迎來到回光養成系,一起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前言
歷時五週,我終於來到《The 5 Types of Wealth》的最後一個面向——財務財富 Financial Wealth。
你曾經想過嗎? 財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對我來說,財富不只是金錢本身,而是資源的流動與配置,是風險與決策的藝術。
我非常喜歡這句話:
「財富是對認知的補償,而不是對勤奮的獎賞。」
努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對的認知,就像在錯的土壤裡拼命灌溉,也難以開花結果。
現實中你也會發現,有些人工作得再辛苦,財務狀況依然困難;
而有些人看似輕鬆,卻能持續累積資產。
💡 財富的本質:資源流動與風險決策的藝術
真正會累積財富的人,不只是努力的人,
而是能看懂機會、懂得選擇、願意承擔風險並優化資源配置的人。
📌 努力與認知的交叉點:聰明地努力
高認知的人,會選擇用槓桿來放大成果:
- 網路槓桿:讓內容被無限傳播
- 資本槓桿:讓錢替你工作
- 時間槓桿:做一次,持續回報
我的2025賺錢計畫:副業 × 投資 × 節流
📒 1. 如何記帳與節流
我主要用行動支付,不做繁瑣的手帳式記錄,用網銀 App 的「消費分析」功能,把支出做大方向整理。
薪資入帳後分流至三帳戶:
- 投資帳戶
- 保險與儲蓄帳戶
- 消費帳戶(固定金額,超過就不花)
這樣幫我有效控管預算、減少衝動消費,也讓花錢變得更安心。
🧠 2. 副業經營 × 打造內容資產
目前副業:
- ✍️ 寫部落格(自由成長系 × 心靈療癒系)
前期互惠,後期報價收費
- 📱 經營自媒體(VLOG、社群)
IG、Facebook
- 聯盟行銷管道:
- 聯盟網
- 痞客邦的 MIB 系統
- 電商小賣店
未來收入目標:
- 在方格子開設沙龍,增加訂閱與廣告分潤
- 建立 Evergreen 型內容,打造「持續產值」的作品庫
- 今年底規劃Youtube頻道主軸,分享學習成長、品牌經營
這些內容資產,就是我正在累積的長期槓桿工具。
📈 3. 投資與自我增值
我投資的工具有:
- 房地產
- 股票個股與 ETF(台股+美股、地區分散+產業分散、股票型+債券型)
- 基金(主動管理型)
投資哲學:
「只投資我認同的價值與產業,因為金錢流向我願意支持的世界觀。」
同時透過資產配置與風險分散,來降低壓力、保持靈活。
自我增值方面:
- 善用 YouTube、Podcast、圖書館等免費資源
- 若有特別感興趣的課程,才會投入時間與金錢深入學習(衡量機會成本)
🧘♀️ 4. 消費選擇與生活儀式感
我稱我的花費原則為「值得的支出」,是有選擇、有儀式感的消費。
項目支出策略說明
食:家人與公司供應三餐,日常支出極低
衣:選擇百搭基本款,社交需求低、省下治裝費
住:與家人同住,目前房貸支付,將來都是自身資產,加上進場點好,有增值空間
行:通勤距離近交通費便宜
育:免費學習資源為主,特別課程才會付費投資
樂:偏好儀式感型體驗,如製香、油畫、溜冰等。
花錢對我而言,是在選擇一種生活態度;
不是省吃儉用,而是把資源用在真正讓自己感到豐盈的地方。
最後,我想說的是:
財富不是逃避生活的方式,而是更有力量去擁抱它,如果你也正在整理自己的財務系統,不妨從以下三件事開始:
- 🔍 記錄:搞懂錢都去哪了
- ✍️ 規劃:設立具體目標與策略
- 💭 轉念:將「花錢」變成「為理想生活投資」
歡迎留言與我分享你的金錢觀與實踐策略,願我們都能走在財富與自由交會的路上
🌿如果大家對於金錢財富的哪一塊有興趣,書書未來會針對你們感興趣的地方分享~~
最後,歡迎追蹤書書的IG,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訊小盒子喔:書書的棉花園
這裡是書書的棉花園
也是Return to Light(回光之旅)
分享個人成長、心靈療癒和生活儀式感
「你今天有沒有發現屬於你的光?」